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鼻内窥镜下结合鼻腔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切除术34例,其中单纯腺样体肥大4例,腺样体肥磊+扁桃体肥大6例,腺样体肥磊+渗出性中耳炎10例,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渗出性中耳炎14例,手术不仅适用于儿童,用于成人。本文对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经鼻内窥镜下结合鼻腔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切除术34例,其中单纯腺样体肥大(A)4例,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A+T)6例,腺样体肥大+渗出性中耳炎(A+S)10例,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渗出性中耳炎(A+T+S)14例,手术不仅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本文对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通过分析96例儿童OSAHS的临床资料,采用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并对其中36例患儿术前、术后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96例患儿,临床治愈76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94.8%。其中36例患儿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及血氧饱和度低于0.90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主要病因,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多导睡眠仪监测是诊断和判定疗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轻者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严重可引起睡眠时上气道阻塞,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患儿身体、智力发育。常需要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和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行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儿童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具有直观、术野清晰、切除彻底、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医师及患者的肯定,特别是儿童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我院自2011-07至2012-12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切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63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X线征象及其在本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75例经多导睡眠检测(PSG)确诊的OSAHS儿童患者,应用仰卧位X线咽腔侧位及张口位造影片检查,观察及测量腺样体形态、厚度,扁桃体大小,咽腔宽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单纯腺样体肥大14例(18.67%);单纯扁桃体肥大5例(6.7%);两者均大56例(74.7%);合并副鼻窦炎4例(5.3%).腺样体呈双弧形突出34例(45.3%);单弧形突出36例(48%).厚度最大26 mm,最小11.5 mm,平均17.67 mm.A/N:最大0.94,最小0.50,其中≤0.60的5例,0.60~0.70的22例,0.71~0.80的29例,>0.80的19例,平均值0.74.扁桃体肥大,最大37 mm×18 mm,平均值24.88 mm×13.50 mm.口咽腔横径:最宽17 mm,最窄1.5 mm,平均值7 mm.单纯扁桃体肥大与单纯腺样体肥大及扁桃体肥大合并单纯腺样体肥大的AHI、鼾声指数、最低SaO2(%)、平均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腺样体肥大与扁桃体肥大合并单纯腺样体肥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HI轻、中、重度各组间扁桃体各级分布较均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腺样体各级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扁桃体、腺样体均达到Ⅲ、Ⅳ的AHI轻度组为23.0%,中度为58.3%重度为75.6%,轻度与重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OSAHS的的主要原因为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OSAHS之间有相关性,扁桃体作用不明显,同时存在可产生相加效应.X线在本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晓琴 《西南军医》2006,8(1):53-54
儿童睡眠呼吸疾病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腺样体肥大,同时腺样体肥大也是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基础因素。我们对27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物中耳炎的患儿采用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观察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患儿行鼻咽部行轴位CT扫描,层厚3.75mm,行0.625mm矢状面重建,观察腺样体形态并测量A/N比值。结果:68例均为腺样体弥漫性增大并向前不同程度突入后鼻孔,伴有双侧咽鼓管口淋巴组织增生及副鼻窦炎48例、中耳乳突炎25例、扁桃体肥大33例、鼻甲肥大57例。A/N≤0.61≥0.70者28例,A/N≥0.71者40例。结论:CT检查能全面准确显示腺样体肥大及阻塞鼻咽腔的程度,同时可以显示其并发症,CT检查是腺样体肥大术前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及术后镇痛镇静作用,比较两种药物对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进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40)和瑞芬太尼组(R组,n=40)。S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快速诱导,以0.2μg·kg-1·h-1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药。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快速诱导,以6μg·kg-1·h-1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5分钟停药。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镇痛镇静程度。结果 两组在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后5分钟时S组MAP较基础值无明显差异;R组MAP较基础值明显增高(P〈0.05)。S组患儿在术后Ramsay评分较适宜,VAS评分较低。结论 两种药物均适用于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舒芬太尼可提高术后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1岁8个月,主因鼻塞、流涕,睡眠中打鼾1年入院。1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鼻塞、流涕,睡眠中打鼾、张口呼吸,此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睡眠中常出现憋气现象。后在我院门诊行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示: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双声带光滑。中耳分析示:双耳鼓室导纳曲线C1型。门诊以腺样体肥大收住入院。入院查体见小儿双侧下鼻甲大,鼻腔内有大量黏液样分泌物。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并行经口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鼓室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采用鼓室置管术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结果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89耳)1年左右中耳功能恢复正常,听力保持在25 dB以内达95%。结论鼓室置管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后气道(PAS)宽度。结果大多数患儿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厚,13例患儿的A/N≤0.60,26例患儿的A/N在0.61~0.70之间,37例患儿的A/N≥10.71,同时PAS≤5mm的19例,最小直径约1.5mm;6~10mm的32例;≥10mm的25例。X线鼻咽部侧位片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与鼻内镜及术中所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与变态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9月-2007年9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无唇裂病史入院手术患儿共53例,并比较腺样体肥大患儿和正常同龄儿童的中耳功能的差异。结果①未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单纯腺样体肥大与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P〉O.05),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与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34,P〈O.05);②腺样体大小与中耳压力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41,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与变态反应之间无直接关系,而当变态反应引起中耳病变时肥大的腺样体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加重中耳的渗出是中耳疾病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鼻咽腺样体肥大的16层MDCT表现.方法:对528例被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小学生进行鼓膜检查、听力检查、声阻抗检查和鼻咽部横断面CT平扫检查并比较.结果:528例被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小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咽腺样体肥大和听力损失,并且鼻咽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比率呈正相关.结论:16-MDCT扫描可清楚显示鼻咽腺样体肥大及其程度,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鼻咽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鼻呼出一氧化氮(nasal exhaled nitric oxide,NNO)水平,评估其与腺样体肥大程度、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03-01~2020-03-01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89例,均记录性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疑似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临床怀疑为OSAS的各年龄组儿童30名(Ⅰ组1~3岁,Ⅱ组4~8岁,Ⅲ组9~14岁),分别进行鼻咽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多导睡眠监测(PSG).CT横断图像经薄层重建后传递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于正中矢状面测定腺样体的厚度(A)及鼻咽腔宽度(N),以腺样体鼻咽比率(A/N)反映腺样体大小.结果:以A/N比率≥0.71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为参考标准,CT诊断OSAS 29例;经PSG证实OSAS 33例,其中A/N比率≥0.71者24例,A/N比率<0.71者9例.CT与PSG疾病检出的符合率为72.7%.儿童腺样体肥大与OSAS的诊断无明显的相关性(r=-0.991, P>0.05).33例各年龄组OSAS儿童的A/N比率分别为:0.73±0.04、0.75±0.04、0.72±0.03,非OSAS(单纯性鼾症)各年龄组的A/N比率分别为:0.52±0.06、0.54±0.05、0.51±0.05.各年龄组OSAS儿童与单纯性鼾症儿童的A/N比率有显著差异性(P<0.01).CT显示并发症:伴分泌性中耳炎9例,副鼻窦炎21例,鼻甲肥大18例.结论:MSCT能准确测定OSAS儿童腺样体的大小、评价鼻咽腔阻塞的程度,并且可清楚地显示并发症.MSCT可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对疑似OSAS的普查、筛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1—9月,静脉复合吸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患儿。于手术麻醉结束前30 min分别注射帕瑞昔布钠1 mg/kg、芬太尼1μg/kg或生理盐水。三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中麻醉药用量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后患儿10 min的躁动评分。记录术后1、2、4、8 h各时间点患儿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观察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的A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的镇静评分在术后1、2 h显著高于A组和C组。B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三组患儿均无明显呼吸抑制、血压剧烈波动等不良反应。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手术可产生较好的镇痛作用,可预防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陈贤明  甄泽年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1):1120-11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经口对26例小儿腺样体肥大病人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26例病人腺样体均切除干净,无残留,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经口行腺样体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以及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鼻塞为鼻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但儿童鼻塞还应注意检验腺样体是否肥大.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啉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1].本文自1997年以来,对以鼻塞就诊的儿童检查发现有32例为腺样体肥大,全部施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PAS),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结果:A/N≤0.60者16例,0.61~0.70者14例,A/N≥0.71者56例;PAS≤5mm者36例;6~10mm者24例;≥10mm者26例。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于雪峰  廖俊  申林 《武警医学》2012,23(3):238-239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较常见的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的主要病因,长期不治还可导致颌面部发育障碍及身体生长发育迟缓[1]。近年来,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部分成年人的腺样体肥大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成为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口盲刮,并发症较多,存在许多弊端。我科从2005—08至2006—08对5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取鼻内镜下刮除与等离子低温消融配合治疗腺样体肥大,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