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脐静脉血中RBP、PA、TRF在新生儿营养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脐静脉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浓度的检测,以分析RBP,PA,TRF在新生儿的营养状况评价中的意义。方法用美国Dade Behring BNP特定蛋白分析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脐静脉血中RBP、PA、TRF的含量。根据胎龄简易评分法,按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图确定胎龄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SGA组脐静脉血RBP、PA含量明显低于AG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这两组的TRF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生儿脐静脉血中RBP、PA含量是判断新生儿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对新生儿营养不良早期以及亚临床营养不良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以及随机选取非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分别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并测定患者的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的充分性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营养不良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营养良好者(P〈0.01)。血清白蛋白、标准化氮出现率相当蛋白、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蛋白质摄入量、尿素清除指数和肌酐清除率等指标与糖尿病肾病血透组患者焦虑评分(P〈0.05)及抑郁评分(P〈0.05)呈明显负相关。而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热量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应激因素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2013年收治的50例U C患者临床资料。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5例设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U C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3周后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含量,并采用SGA体系评定患者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LB、PA含量和对照组PA含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血清ALB、PA水平及SGA营养状况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 UC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有利于促进康复和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22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于人院48h内采用SGA和NRS2002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分别采用配对χ2和Kappa检验比较两种评价工具之间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223例患者均完成SGA和NRS2002营养状态评价,SGA评价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2.3%,NRS2002为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工具对营养状态的评价虽然存在一致性(P〈0.01),但一致性差(Kappa=0.368)。结论SGA和NRS2002均可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价,但两者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性,NRS2002易于发现早期营养不良的患者,有利于营养不良的预防,SGA则侧重于营养不良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HD)患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结合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饮食评估对57例血液透析患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观察了营养状况与饮食摄入、透析充分性、透析时间、年龄的关系。结果 57例透析患中营养良好35例(61.4%),轻至中度营养不良18例(31.6%),重度营养不良4例(7.0%),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8.6%。各营养状况组之间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肌酐(Scr)、三头肌皮皱厚度(TSF)、饮食蛋白摄入量(DPI)和蛋白分解率(nPCR)差异显,而三组间Kt/V无显差异。65岁以上老年患营养不良发生率(50%)明显高于65岁以下患(32.4%)。结论 血液透析患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液透析过程本身、年龄及炎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营养状况的影响,并进行干预治疗,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在本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诊治疗的CAPD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测定其iPTH浓度,同时测定所有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浓度。测量人体指数学指标:肱三头肌皮褶(TSF)、肱二头肌皮褶(BSF)、上臂中部周径(MAC);使用改良整体主观评估法(MQ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析iPTH与各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对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低磷饮食,并补钙治疗),1,25(OH)2D3治疗组[常规低磷饮食,补钙治疗及1,25(OH)2D3干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服用前后各组iPTH与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iPTH与Hb、Alb、PA、MAC呈负相关(P〈0.05);与MQSGA呈正相关(P〈0.05)。45例CAPD患者中40例存在SHPT;1,25(OH)2D3治疗组治疗后iPTH、MQSGA均降低,Hb、Alb、PA、MAC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PTH及各营养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iPTH是参与导致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1,25(OH)2D3可通过降低CAPD患者的iPTH而改善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出现营养状况差异的原因。方法将109例血透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n=26)、中年组(n=49)、老年组(n=34),测量身体指标、血生化指标、饮食调查结果、握力、主观综合评估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关联。结果三组患者的小腿围、前白蛋白、血肌酐、握力、SGA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该5个因素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下降趋势,护理人员有必要针对年长患者进行定期营养监测和干预,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营养评估法(GNA)对108例MHD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价,根据不同GNA数值分为3组。A组:营养良好,GNA〈7.5分;B组:轻至中度营养不良,GNA7.5~15.0分;C组:重度营养不良,GNA〉15分。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惠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及多发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析3组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GNA评估:A组58例(53.7%),B组32例(29.6%),C组18例(16.7%)。B组颈动脉病变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样C组病变更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关系密切,营养状态愈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比率愈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脓毒症致AKI患者63例作为A组,同期收治的69例脓毒症无AKI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AKI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PCT水平与SCr、BUN以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B组PCT水平与SCr、BUN以及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患者PCT水平显著升高;应用ROC曲线分析PCT对AKI患者死亡预测作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可信区间为(0.719~0.939)(P〈0.05)。【结论】PCT对于脓毒症致AKI患者具有着较高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能够较好预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诊断营养不良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和TEG。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三组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1)MHD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6.6%,营养不良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低于营养正常者(P〈0.05)。(2)营养正常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不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纤维蛋白原升高(P〈0.05);与营养正常组比较,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MHD患者TEG反应时间(R值)延长,凝血指数(CI)负值增大,营养不良患者最大振幅(MA值)增大(P〈0.05)。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比较,MA值增大,CI负值增大(P〈0.05)。结论MHD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凝血功能改变较为复杂,常规凝血功能结合TEG检查能够早期发现不同营养状况血透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67例MHD患者通过SGA评分、人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进行营养评估,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标记物并记录心血管并发症.分析营养状况、炎症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根据SGA评分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9.3%.营养不良组hs-CRP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hs-CRP升高者22例(32.8%),其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正常者(P<0.05).hs-CRP与SGA分值、ALB、血肌酐(Scr)负相关(P<0.05).合并心血管并发症者ALB、preALB低于无并发症者,而hs-CRP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67例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7.9%.结论 部分MHD患者存在MIA综合征,营养不良与炎症相互影响,二者可能共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住院行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分别应用改良SGA、传统SGA对其进行营养评估,同时进行人体学指标、实验室指标的测定,通过对改良SGA评分、传统SGA评分与患者一般情况、人体学指标、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两者的评价效果。结果改良SGA评分结果定量的评分系统(dialysis malnutrition score,MS)值与年龄、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上臂围(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AC)、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albumin,AL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球蛋白(immunoglobulin,GLB)、肌酐(creatinine,SCr)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传统SGA评分仅与TSF、MAC、BMI有相关性。结论改良SGA较传统SGA对于MHD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更敏感、有效,护理人员应根据营养评价相关结果而采取一定综合性措施,从而全面有效地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以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83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同时收集基本资料、辅助检查结果.随访48月(40±13月),采用Kaplan-Meier以及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差别. 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提示:SGA<25分患者的死亡风险较SGA≥25分患者高(P<0.05),MIS>10分组比MIS≤10分死亡风险高(P>0.05).以MNA-SF分组,MNA-SF≥11分死亡风险低于NA-SF<11分(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SGA及MIS不同分组仍然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P<0.05). 结论 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能力不同,SGA法以及MIS法所评价的营养状况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风险有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CAPD患者40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给予评价判断,根据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胆固醇(CH),以及进行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测定分类。对比3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经过测定40例CAPD患者营养良好25例(62.5%),轻中度营养不良10例(25%),重度营养不良5例(12.5%)。3组间Scr、ALB、PA、CRP、CO2CP、CH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中,低转运、低平均转运有22例,占88.0%,高平均转运仅3例;15例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13例,占86.67%,低转运、低平均转运各1例,两组腹膜平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且腹膜转运类型大都属于高转运以及高平均转运类型,Scr、ALB、PA、CRP、CO2CP、CH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纠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15.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17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7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为(7.45±4.58),52例(44.44%)患者睡眠质量较好,65例(55.56%)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其中33例(28.20%)睡眠质量极差。不同性别患者在入睡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水平和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呈负相关;综合营养评分不同的患者在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总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因素可能有性别、营养状况、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采用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患者与血液透析(HD)患者之间的长期临床疗效,探讨适合中国人的长期透析方法。方法选自我院门诊或住院终末期肾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4例,B组22例,A组采用HD[包括常规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等]方法,每周透析3次、透析时间12-15h/周;B组采用DAPD方法,每天透析液剂量6-8L,每袋腹膜透析液交换时间为3-4h,夜间干腹。随后长期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即尿素清除指数(Kt/V),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发生率(SGA)、血清白蛋白(sALB),并发症控制情况包括血红蛋白(Hb)、二氧化碳结合力(CO:CP)、血钾(K+)、血钙(Ga2+)、血磷(P-)、游离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血压(平均动脉压)、感染发生率、就业率、年医疗费用,并采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的评分。结果A、B两组患者均可以长期维持透析生存,且在透析充分性((Kt/V)、营养状况(SGA、sALB)、并发症控制情况(Hb、CO2CP、K+、Ga2+、P-、平均动脉压)、感染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析1年时,B组患者在尿量、BI和就业率大于A组[两组分别为:尿量:(274±102)ml与(205±86)ml,P=0.017;BI:82±13与73±11,P=0.044;就业率:40.9%与12.5%,P=0.044)],超滤量、iPTH、HAMD和年医疗费用小于A组[两组分别为:超滤量:(1162±124)ml与(1542±136)ml,P〈0.001;iPTH:(77.5±12.7)ng/L与(104.4±11.3)ng/L,P〈0.001;HAMD:84-3与184-4,P〈0.001;年医疗费用:(7.67±1.48)万元与(11.354-2.52)万元,P〈0.001)];透析5年时,B组患者BI、就业率均大于A组[两组分别为:BI:80±13与71±14,P=0.029;就业率:36.4%与8.3%,P=0.032],iPTH、HAMD和年医疗费用均小于A组[两组分别为:iPTH:(83.8±13.4)ng/L与(123.8±12.4)ng/L,P〈0.001;HAMD:8±2与194-2,P〈0.001;年医疗费用(10.32±1.64)万元与(13.47±2.38)万元,P〈O.001],生存率、透析维持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为:生存率:70.8%与86.4%,P=0.289;透析维持时间:(56.82±6.13)个月与(57.354-6.30)个月,P=0.774]。结论长期行DAPD方法的患者与普通HD患者相比,在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的维持、并发症的控制、血压的调节、降低感染率等方面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在减轻透析患者抑郁程度、保证更好的生活质量、缓解经济负担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本院38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行肠外营养支持设为PN组,15例行肠内营养支持设为EN组,观察两组术后生化营养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 d后EN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均显著高于PN组(P〈0.05),且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5);EN组胃肠道出血、腹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胃肠肿瘤术后的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胃镜下置人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3例符合条件的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24例:早期行胃镜下鼻空肠管置人行肠内营养治疗;全胃肠外营养组19例: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腹痛、腹胀时间、血浆内毒素的改变,同时了解血浆白蛋白、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3.3±2.2)、(7.6±3.2)d,明显优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7.1±3.8)、(13.3±4.9)d,F值分别为48.038、63.567,P均〈0.01],发生胃肠道出血0例、肺部及肠道感染1例、高血糖2例、胰腺囊肿1例,并发症亦少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为5、10、8、6例,X2值分别为7.147、13.084、6.777、5.847,P〈0.05或P〈0.001)。血浆内毒素在肠内营养组中下降较早、较快,治疗后14d降至(0.19±0.11)EU/ml,明显低于全肠外营养组的(0.85±0.28)EU/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6,P〈0.001)。肠内营养组血浆淀粉酶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分别为(1623±479)、(547±322)、(179±106)U/L,全胃肠外营养组分别为(1467±589)、(789±503)、(233±156)U/L,两组血浆淀粉酶较治疗初期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在治疗后7、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7、1.889,P均〉0.05)。两组血浆白蛋白治疗后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保护肠黏膜,有利于SAP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以NRS-2002为主要筛查工具的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11年3月~9月消化内科106例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入院24h内运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进行评价,依据评定结果予以营养支持。与2010年3月~9月未开展营养筛查的9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营养筛查前后住院患者营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营养风险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支持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性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结论营养筛查前及临床营养支持前的营养支持不足,营养筛查和营养支持能降低住院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了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小于胎龄儿尿微量蛋白(SGA)和血BUN、Cr的变化探讨尿微量蛋白在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肾脏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小于胎龄儿组新生儿40例(足月小样儿组20例,早产小样儿组20例),对照组分别为40例足月适于胎龄儿、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于生后48h内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尿微量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酸酶(NA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采静脉血检测血BUN、Cr.结果 足月小样儿组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尿TRF、IgG 、血BUN、Cr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小样儿组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TRF、IgG 、血BUN、Cr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足月小样儿组与早产小样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尿TRF、IgG和血BUN、Cr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小于胎龄儿尿微量蛋白水平有明显变化,可以作为新生儿宫内发育不良肾脏损害早期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