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近视中屈光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近视度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眼科选取近视儿童86例172只眼,参照儿童近视度数SE指数大小,将其分低度、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组四个组,测量所有患者的前房深度(ACD)、晶体厚度(LT)和眼轴长度(AL)、角膜前表面曲率(AC),总结分析近视度数与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发现:AL与SE、ACD呈正相关,而与LT、AC呈负相关关系;近视度数与LT/AL,ACD+LT/AL呈负相关,与AL/CR则呈正相关。结论:先天性近视儿童其眼球发育早于常人,眼轴变长,近视度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眼轴长度的增长。不同度数的患者其AC和AL差异显著,AC、LT与AL的比值变化趋势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散瞳对儿童眼球生物测量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办法。选取77名儿童(154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1名(62只眼),女性46名(92只眼),男女比例1:1.48;年龄5~15岁,平均年龄9.6岁,中位年龄10岁;选择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使用Lenstar分别测量77名儿童(154只眼)散瞳前后的角膜曲率(Kf和Ks)、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以及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值,分析散瞳前后测量的Kf和Ks、ACD、LT及AL结果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测量结果差异与年龄的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散瞳后Kf(t=2.57,P=0.011)、Ks(Z=-2.39,P=0.017)、ACD(Z=-9.45,P0.01)、LT(t=8.05,P0.01),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Z=-1.18,P=0.239),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与ACD散瞳前后的差异与年龄相关(r=0.24,P=0.03;r=-0.32,P0.01),Kf和Ks散瞳前后的差异与年龄不相关(r=0.11,P=0.187;r=0.05,P=0.525)。结论散瞳对儿童眼球生物测量参数有影响,其中角膜曲率(Kf和Ks)、ACD、LT会发生变化;ACD与LT散瞳前后的差异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轴(AL)、屈光度、前房深度(ACD)及角膜屈光力的相互关系及高度近视的成因。方法将高度近视患者191例(375眼)分为3组:A组为高度近视43眼(-6.25~-10.00D),B组为超高度近视(-10.25~-15.00D)116眼,C组为超高度近视(≥-15.25D)216眼,分别测量3组患者AL、屈光度、ACD及角膜屈光力K1、K2值,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A组AL(26.68±1.50)mm、B组(28.46±1.44)mm、C组(31.01±1.84)mm,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A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屈光力K1、K2值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DSCVA)随屈光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A、B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屈光度与AL呈正相关(r=0.382、0463、0.592,P<0.05或P<0.01);C组屈光度与角膜屈光力K1、K2值及ACD呈正相关(r=0.184、0.208、0.306,P<0.05或P<0.01);A、B、C组AL与角膜屈光力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眼轴延长是高度近视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角膜屈光力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A型超声(A超)、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前眼轴的差异性,探讨彩超、A超能否代替IOLMaster 700。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所有入组病例均于术前进行IOLMaster 700、A超和眼球彩超检查,检查测量同一患者的双眼眼轴长度(AL),反复测量5次,取平均值;分别观察比较IOLMaster 700、A超与彩超测量的AL值。结果 IOLMaster 700测量AL值为23.75(22.91,24.36)mm, A超测量AL值为23.75(22.93,24.36)mm,彩超测量AL值为23.80(22.98,24.40)mm, 3种设备组内相关系数ICC=0.998,组内相关系数95%CI为0.997~0.999,3种设备之间一致性高。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IOLMaster 700与A超测量的AL值呈正相关关系(r=0.999,P<0.001);IOLMaster 700与彩超测量的AL值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人晶状体随年龄的增长对跟前段轴向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跟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正常人105例(105只眼)前房深度(ACD)和晶状体厚度(LT);比较它们性别间的差异,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与ACD、LT的相关关系。【结果】正常人ACD、LT的平均值分别为:2.97(S=0.32)mm、4.21(S=0.43)mm。女性ACD为2.87(S=0.33)mm比男性3.07(S=0.29)mm浅(P=0.001);LT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ACD与年龄负相关(r=-0.570,P=0.000)。LT与年龄正相关(r=0.806,P=0.000)。ACD随年龄的增加每年变浅8μm(P=0.000);LT随年龄每年增厚21μm(P=0.000)。晶状体随年龄向玻璃体腔方向扩张的速度存在性别差异(P=0.000),男性13μm/year,女性7μm/year。【结论】女性ACD比男性浅。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加,ACD逐渐变浅,LT厚度逐渐增加。女性LT的增加使ACD更趋于变浅,而男性则较多向玻璃体腔扩张。  相似文献   

6.
晶状体随年龄增长对眼前段轴向空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正常人晶状体随年龄的增长对跟前段轴向空间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跟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正常人105例(105只眼)前房深度(ACD)和晶状体厚度(LT);比较它们性别间的差异,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与ACD、LT的相关关系。【结果】正常人ACD、LT的平均值分别为:2.97(S=0.32)mm、4.21(S=0.43)mm。女性ACD为2.87(S=0.33)mm比男性3.07(S=0.29)mm浅(P=0.001);LT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ACD与年龄负相关(r=-0.570,P=0.000)。LT与年龄正相关(r=0.806,P=0.000)。ACD随年龄的增加每年变浅8μm(P=0.000);LT随年龄每年增厚21μm(P=0.000)。晶状体随年龄向玻璃体腔方向扩张的速度存在性别差异(P=0.000),男性13μm/year,女性7μm/year。【结论】女性ACD比男性浅。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加,ACD逐渐变浅,LT厚度逐渐增加。女性LT的增加使ACD更趋于变浅,而男性则较多向玻璃体腔扩张。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眼前段组织与房角开放度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正常人房角开放度数(AA)与眼前段结构的关系&#65377; 【方法】 收集211例(211只眼)正常人,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扫描其前房和晶状体,并测量前房深度(ACD)&#65380;前房横径(ACHD)&#65380;解剖前房深度(AACD)&#65380;睫状体带长度(CBL)&#65380;虹膜厚度(IT)&#65380;晶状体厚度(LT)&#65380;晶状体位置(LP)以及晶状体前极的位置(LAAP)&#65377;采用直线相关分析这8个参数与AA的关系&#65377; 【结果】 AA的均值为(40 ± 17)°,男性(44 ± 18)°,女性(37 ± 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893,P = 0.004)&#65377;AA与ACD(r = 0.721,P = 0.000)&#65380;LT(r = -0.545,P = 0.000)&#65380;CBL(r = 0.615,P = 0.000)&#65380;LAAP(r = -0.717,P = 0.000)&#65380;LP(r = 0.557,P = 0.000)和ACHD(r = 0.175,P = 0.011)相关,与AACD(r = 0.130,P = 0.059)&#65380;IT(r = 0.129,P = 0.061)无相关性&#65377; 【结论】 女性的房角比男性窄;在眼前段组织中,决定正常人房角宽窄的最关键的因素为晶状体&#65380;睫状体和虹膜根部的附着位置&#65377;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农村地区白内障患者,测量眼轴长度(OAL )&#65380;角膜厚度(CT)&#65380;前房深度(ACD)&#65380;晶状体厚度(LT)&#65380;角膜曲率(CC)等生物学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65377;【方法】 对2009年山西省眼科医院防盲手术医疗队实施复明手术的1 049例(1 210只眼)农村地区白内障患者,采用A型超声与角膜曲率仪进行术前眼球生物学参数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65377;【结果】 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中,年龄与眼轴(OAL)呈弱负相关(r = -0.23),年龄越小OAL越长,变异越大,80岁以上年龄组的眼轴长度和变异最小,男性OAL大于女性(P < 0.05);角膜中央厚度(CT1)双眼相等,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年龄无相关性(P > 0.05),男女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角膜周边厚度下方(CT4)最厚,鼻侧(CT5)最薄;前房深度(ACD)和CT1与OAL呈正相关,与晶状体厚度(LT)呈负相关;LT较正常人厚,男性大于女性(P < 0.05);角膜曲率水平径(HK)与垂直径(VK)呈正相关,与LT无关,女性HK&#65380;VK均大于男性(P < 0.05)&#65377;【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测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不同人群的眼解剖参数的正常值,该测量可为白内障手术及角膜屈光手术提供有价值的解剖学基础&#65377;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48~60月龄儿童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及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的分布,并探讨其与月龄、体格参数的关系。方法:2 300例48~60月龄儿童,测量并记录其身高、体重。 测量ACD、LT及AL。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ACD、LT及AL与月龄、体格参数的关系。结果:1 986例同意接受眼科检查(86.4%),1 541例有完整的ACD、LT及AL测量结果。ACD、LT及AL分别为(2.71 ± 0.25)mm、(3.81 ± 0.23)mm、(22.26 ± 0.67)mm,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其中,男童ACD、LT及AL分别为(2.77 ± 0.24)mm、(3.81 ± 0.23)mm、(22.51 ± 0.62)mm,女童ACD、LT及AL分别为(2.64 ± 0.25)mm、(3.84 ± 0.24)mm、(21.96 ± 0.60)mm。不同性别ACD、LT及A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ACD与月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r=0.079、0.176、0.156,P均 < 0.01);LT与月龄、身高呈负相关(r=-0.118、-0.123,P均 < 0.001),与体重无关(P=0.077),AL与月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r=0.108、0.282、0.255,P均 < 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身高每增加1 cm,ACD增加0.007 mm,LT减少0.007 mm,AL增加0.034 mm(P均< 0.001),体重变化与ACD、LT及AL都无关(P均 > 0.05)。结论:48~60月龄儿童,男童较女童前房更深,晶状体更薄,眼轴更长。随月龄增加,前房加深,晶状体变薄,眼轴增长。儿童越高,前房越深,晶状体越薄,眼轴越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学龄期近视儿童眼前节生物学参数之间,以及与近视屈光度、眼轴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眼科门诊7~15岁双眼近视儿童631例,均选取右眼。所有儿童均使用复方托吡卡胺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并计算获得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通过索维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获得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角膜曲率(keratometry,K)、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并计算获得眼前节长度(anterior ocular segment length,AnL)、 LT/AL、 ACD/AL、AnL/AL、AL/角膜曲率半径(corneal radius,CR)值,比较各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度、中度及高度近视组,SE(F=571.843,P < 0.01)、AL(F=71.248,P < 0.01)、AnL(F=4.678,P < 0.05)、ACD/AL(F=7.786,P < 0.01)、AnL/AL(F=14.165,P < 0.01)、AL/CR(F=135.263,P < 0.01)、LT/AL(F=4.705,P <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和ACD呈正相关(r=0.208,P < 0.01),和K值呈负相关(r=-0.451,P < 0.01)。AL和LT、AnL之间无显著相关性。ACD和LT呈负相关(r=-0.378,P < 0.01)。SE和AL、LT均呈负相关(r=-0.696,-0.128,P < 0.05)。SE和K值无相关性,但控制变量AL后,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667,P < 0.01)。SE和LT/AL、AnL/AL均呈正相关(r=0.268,0.465,P < 0.01),和AL/CR比值呈负相关(r=-0.826,P < 0.01)。控制变量AL后,SE和LT/AL呈负相关(r=-0.349,P < 0.01),和AnL/AL则无相关性。结论: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眼前节各屈光成分也发生相应改变,但相较眼轴的增长,眼前节结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方法测量屈光不正患者和视力正常者的角膜曲率(AL)和眼轴长度(K)值的精确性。方法收集屈光不正患者54例(60眼)为观察组,同期在眼科体检的54例(60眼)视力正常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IOL-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方法对AL和K值进行测量,并对两组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AL值IOL-Master长于A超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K值IOL-Master测量结果与电脑验光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中、高度近视(〈-10.00D)患者中,两种方法测得的AL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高度近视(≥-10.00D)患者两种方法测得的A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L-Master对屈光不正患者和视力正常者的AL测量的准确性均优于A型超声测量法,对K值的测定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证明 Pentacam 综合眼前节三维分析系统可以应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早期筛查。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急性 PACG 缓解期组、慢性 PACG 组、急性PACG 临床前期组、慢性 PACG 对侧眼组各25只眼,应用 Pentacam 综合眼前节三维分析系统测量前房形态参数,包括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 )、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前房夹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 )。结果正常对照组前房形态3种参数测量值均大于其他各组(P <0.01),而 PACG 各组之间3种参数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ntacam 综合眼前节三维分析系统测量前房形态参数可以为 PACG患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产UBM测量闭角型青光眼前段结构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闭角型青光眼眼前段结构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BME-300型UBM对40例(8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进行测量,计算校正值,并与A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未进行校正之前,UBM与A超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测量值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8.853~42.777,P<0.01).校正之后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与A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BM所测角膜厚度明显大于A超所测结果(t=23.508,P<0.01).结论 UBM测量所得眼前段数据应根据公式进行校正;在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的测量中UBM与A超一致性较好,角膜厚度测量两者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A超活体结构测量检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 ,以了解PACG和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晶体相对位置的量化关系。方法 :应用A超检测急闭青、慢闭青和正常眼各 2 8例 5 6眼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7例 8眼术前的活体眼前节结构 ,并对其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ACG前房浅 (2 0mm左右 )、眼轴短 (2 2mm左右 )、晶体较厚 (4 7mm左右 )、晶体相对位置靠前 (0 197左右 ) ,可以作为诊断PACG的客观指标之一。急闭青与慢闭青比较、急闭青中同一患者的急发眼与临床前期眼比较 ,前房更浅、晶体相对位置更靠前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前房最浅 (1 5mm左右 )、眼轴最短 (2 1mm左右 )可以作为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A超活体结构测量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发生、诊断及判定预后方面有重要的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Phaco+IOL)术后屈光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5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Phaco+IOL术的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PACG组)45例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单纯白内障组)47例。评估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视功能指数(VF-14)评分变化,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及晶体拱高(LV),比较SRK/T、Hoffer Q及Holladay1三种不同公式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AE)的差异,并分析PACG组绝对屈光误差值(AE)与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BCVA及VF-14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ACD、L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G组MAE大于单纯白内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白内障组各公式MAE及MAE在0.50D误差范围内的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A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眼压情况分为观察组(25例25眼,眼压≥28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对照组(28例30眼,眼压≤21 mm Hg),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视野及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ACD、A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力、眼压、ACD、AL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眼压、ACD、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APACG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Zeiss IOLMaster与传统超声生物测量法、验光仪对儿童眼轴、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测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IOLMaster在儿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德国Zeiss IOLMaster 3.02相干光生物测量仪和法国QMC 5.03接触型A超依次分别测量小儿眼科门诊的患者(4~16岁)126例244眼的眼球轴长(AL)和前房深度(ACD),并对两种方法 的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应用IOLMaster和验光仪(NIDEK AR-600A)分别测量全部人群的角膜曲率,并对两种方法 的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分别比A超测量值大(0.22±0.22) mm和(0.10±0.20) m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角膜曲率与验光仪测量值相比,相差0.04 D,无统计学意义(P>0.05);IOLMaster测量的各项生物参数与传统方法 测量的数值比较,有显著相关性(P<0.001).(2)在儿童同一年龄阶段组中,眼轴长度值与屈光度有关联性,屈光度负值越大,眼轴越长;同时随年龄增长,儿童的眼轴也会逐渐发育.IOLMaster在测量不同屈光度的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的眼轴长度与传统A超有显著相关性(P<0.001).(3)变异系数(COV)比较IOLMaster为0.67%,小于A超0.72%.结论 (1)IOLMaster测量正视儿童的眼轴长度范围为23.12~24.01 mm;(2)IOLMaster测量值比传统A超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值分别为0.22 mm和0.10 mm;(3)IOLMaster测量值与传统验光仪角膜曲率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IOLMaster与传统测量方法 相比,对儿童生物参数测量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测量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背景及目的:近来,伴有晶体前移的脉络膜扩张被认为是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的机制。本研究旨在对比发生急性房角关闭24h以内及2周后的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晶体位置等生物测量指标。方法:对41例APAC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病例研究。受试者一旦发生急性房角关闭,即给予药物治疗,然后行双眼激光虹膜切开术(LI)。在LI前(基线)及LI后2周,分别对受累眼及对侧眼进行眼部生物指标测定。采用光学测厚仪测定中央前房深度(ACD)及周边前房深度(LCD),并在裂隙灯下进行分级。采用A超测量晶体厚度(LT)及眼轴长度(AL)。晶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与慢性PACG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进行手术的PACG患者共50例(55眼)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急性PACG患者24例(24眼),慢性PACG患者26例(31眼)。评价急性和慢性PACG的临床表现、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4.1±7.2)个月,急性PACG和慢性PACG患者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43.19±14.73)mm Hg、(31.55±14.97)mm Hg,最后一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2.78±6.37)mm Hg、(13.13±4.56)mm Hg,两组术后眼压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共发生浅前房11眼(2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恶性青光眼发生6眼(10.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慢性PACG患者与急性PACG患者有着明显不同的临床特征,施行小梁切除术后,慢性PACG患者较急性PACG患者有更高的恶性青光眼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和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或者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患者中葡萄膜渗出的患病率,并与开角型青光眼(OAG)或者高眼压症患眼中的患病率相比较。设计:前瞻性病例连续研究。受试者:351例PAC连续患者501只眼,及随机选择的原发性OA G或者高眼压症患者116例156只眼。PAC组包括35例40只急性PA CG眼,30例对侧未受累眼;有急性PACG病史的39例中35只对侧眼受累;357只眼存在慢性PAC。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葡萄膜渗出液,测量前房深度(ACD)。主要观察指标:是否有葡萄膜渗出液及ACD变化。结果:急性PA CG组中23只患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