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会诊在预防ICU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ICU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肯定护理会诊制度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我院3年来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会诊,我院ICU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护理会诊,对ICU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胡飞燕 《吉林医学》2012,33(3):621-622
目的:探讨层流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层流ICU病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层流ICU病房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护士行为,ICU管理制度化,日常工作标准化,是控制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而ICU是危重病人监护及治疗的特殊区域,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均易引起院内感染。感染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2000年以来本病区院内感染控制小组对重症病区院内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对策,现总结如下。1院内感染的原因1·1病人的原因:入住ICU的患者多为高龄,单个或多个脏…  相似文献   

4.
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小芹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40-140,142
目的 了解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设立对照组(115例)和干预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应用是ICU院内感染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ICU患者的院内感染率(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ICU院内感染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控制 ICU 院内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50例 ICU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研究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后,50例 ICU 患者均没有发生院内感染现象。结论:加强 ICU 管理能够有效降低 ICU 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石君惠  高红贞  段雪萍 《吉林医学》2013,34(11):2136-2138
目的: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选择ICU患者110例,分析总结ICU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10例ICU院内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最常见,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结论:了解医院感染的病因和护理对策,对医院感染降至最低水平起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30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06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有22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总感染率为7.37%。2011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10.71%。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25%。2013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4.93%。近年来,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对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的管理工作,健全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在施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为ICU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及施行有效的护理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丁肇霞 《中外医疗》2011,30(32):165-165
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地,近年来,ICU病房的感染率远远超过了普通病房,使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升高。针对医院ICU病房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的重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ICU1869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 1869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人数55例,占2.9%;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属于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医院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为致病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经器官插管侵入,呼吸道吸入;通过留置各种引流管及血管内的导管侵入;护理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病室环境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述引起感染途径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ICU病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马瑛 《黑龙江医学》2012,36(3):231-232
目的探讨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10-01~2011-03间,入住ICU的160例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入住的1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40例,ICU患者的医院内感染25%。以机体创伤大,治疗前体质较差,较多侵入性操作,大量应用抗生素等为易感人群。结论通过加强ICU院内感染的工作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使ICU医院感染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1.
欧绿风 《甘肃医药》2013,(2):150-152
目的:阐述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性护理措施,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82例发生院内感染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严重的内科基础病变、创伤性诊疗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老年患者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为多见。结论: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预防性的护理措施,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同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ICU发生的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对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危重病患者、老年体弱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侵入性操作与感染关系密切,ICU设置的不合理增加感染的可能。结论加强ICU管理,加强危重患者保护性隔离,ICU设施的改进,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因素并评价控制对策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ICU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由我院根据分析院内感染因素后所制定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各种感染发生情况和总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总院内感染率为19.8%,低于对照组的25.4%(P〈0.05)。观察组肺炎感染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5.2%(P〈0.01)。结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能降低院内感染率,值得在今后ICU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景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43-145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老年患者、有糖尿病史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长期昏迷者、心肺复苏术后、脑血管意外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严重创伤及鼻饲反流至肺部者最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结论针对ICU内常见感染原因,应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重视工作人员手的清洁;减少口咽部细菌的定植;控制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误吸;切断呼吸机感染途径;做好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加强ICU院内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伍媛 《中外医疗》2014,(8):9-10
目的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O.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找出我院神经外科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ICU310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结果:3100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人数150例,占4.9%;结论 我ICU院内感染有多种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82-1383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发生与侵入性装置使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4年ICU监测的相关数据,分析ICU院内感染与侵入性装置使用的相关性。结果:4年共监测患者317例,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3.91%、24.32%、26.83%和21.74%;侵入性装置相关感染中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千分率依次为7.11‰、9.69‰、16.49‰和14.78‰;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千分率依次为1.70‰、4.33‰、1.50‰和1.62‰;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千分率依次为4.16‰、3.45‰、1.81‰和1.90‰。结论: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占院内感染很大一部分,容易造成院内感染爆发;特别是患者大多要接受各种侵入性装置的诊疗,这些侵入性装置的使用是造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在ICU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应该加强侵入性装置使用患者的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侵入性装置相关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加强针对ICU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总结各种方法、效果和体会.方法:对综合ICU现有12张床位的各类危重病人临床资料进行随机抽取,作前瞻性、目标性、及回顾性监测分析.结果:综合性ICU病人获得院内感染后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同时增加死亡率.结论:针对感染因素,及可引起感染的环节,制定完善的感控制度,和严格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刘婕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1):70-7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45例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营养状态、年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无菌操作不严等为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是预防和治疗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