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丽艳  王淑丽 《吉林医学》2013,34(13):2582-2583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记录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感染菌株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65岁,应用机械通气时间≥7 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3天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明显增高,气管切开并不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机械通气3天后心功能缓解情况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心功能衰竭、减少医源性感染、有效排痰、充分的口腔护理和胃肠道护理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是ICU危重患者治疗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比较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中常见的并发症,预后差。并具有多重耐药,其耐药率不断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抗生素应用情况、低蛋白血症这些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具体综述探讨了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情况。从现代定义学上出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相似文献   

3.
张霞 《吉林医学》2011,32(16):3220-3221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1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撤机失败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且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按照脱机时间的长短,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2例,1周内成功脱机)和B组(19例,1周后成功脱机).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插管前患者意识水平、是否有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年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龄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帮助患者尽早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98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并根据是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成两组,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均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的98例患者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侵入性操作、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等;观察组患者意识障碍的发生率、留置胃管率及穿刺置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发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ICU收治行机械通气8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以及致病菌。结果: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d,制酸剂的应用,全静脉营养,合并基础疾病均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的比例高达57.14%。结论:尽早拔管、胃肠内营养,避免抑酸药物应用,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张篙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15-115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选取在2011年5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有创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有创通气治疗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撤机失败、呼吸机相关肺炎、住院时间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时采取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汪利华  黄政  瞿长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切换时间窗PaO2、PaCO2和p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汇总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重症监护期间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的8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A组(机械通气时间不超过7 d)和B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7 d)。汇总分析两组患者插管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插管前A、B两组患者在年龄、心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在消化道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消化道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消化道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为延长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因素。结果从研究中发现,影响患者患病的因素包括体质指数、抑酸药的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年龄分布、营养的不同支撑途径和是否患有其他一些基础性的疾病等六个方面,并且通过系数回归发现,该六种影响均为正向影响。结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因素有很多,可以从控制这些因素着手来防止和抑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比如降低体质指数、合理使用抑酸药、减少呼吸机通气时间、通过患者肠内来进行营养的供应、通过治疗手段减少患者一些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产生和控制患者的体重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谈剑 《大家健康》2015,(1):96-97
目的:探索研究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共100例,在对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连续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在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Sa O2、Pa O2/Fi O2、p H等,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情况、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100例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进行无创呼吸机连续机械通气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无创呼吸机连续机械通气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的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另一组为对照组,予以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血气分析变化、ICU住院时间、相关肺炎的几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治疗后有效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1.8±8.3)d和(8.4±2.5)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3.3±7.9)d和(13.7±4.6)d(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1例,ICU住院时间分别为(26.4±9.8)d和(13.7±5)d(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提高拔管成功率,减少ICU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无创急性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九四医院2008年8月~2013年6月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91例,分析并比较VAP在年龄、性别、呼吸机使用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管切开情况、意识状态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发生VAP的患者共17例,发生率为8.9%.②VAP发生率在年龄(≥60岁、<60岁)[13.2%(10/76)、6.1%(7/115)]、呼吸机使用时间(≥7d、<7 d)[14.5% (9/62)、6.2% (8/12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18.8%(3/16)、8.0%(14/175)]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在性别、气管切开、意识状态等因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60岁(OR =2.218)、呼吸机使用时间≥7d(OR=6.326)、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5.575)与VAP发生相关(P<0.05).结论 呼吸机治疗时间、年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情况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防治.  相似文献   

15.
黄志宇 《当代医学》2014,(14):40-4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择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1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未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原发为肺部疾病以及是否早期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是影响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引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较多,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护理胎龄小和低体重患儿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ECOPD伴有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呼吸机常规护理,撤呼吸机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病情相对稳定后通过人工气道连接呼吸训练器进行渐进式呼吸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吸循环不稳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能有效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探讨防控对策。方法:选择116例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医源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鼻胃管留置、抑酸剂、糖皮质激素应用相关。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多,除一般性预防外,应该尽早无创通气减少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抑酸剂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AECOPD患者发作期相关呼吸机肺炎病原菌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伟群 《海南医学》2011,22(13):39-41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作期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ICU病房68例AECOPD患者发作期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68例AECOPD患者发作期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脱机拔管序贯无创呼吸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至ICU治疗的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患者,对照组2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膈肌活动情况及主要通气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膈肌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早期序贯无创呼吸机可降低总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膈肌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瑞清  吕俊雅 《安徽医学》2012,33(10):1293-1295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32例患者,其中经临床确诊为VAP的32例,非VAP为100例,分别对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血糖、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激素、制酸剂、APHY+PEEP通气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等13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显著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制酸剂、APHY+PEEP通气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8项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制酸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这5项指标是VAP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VAP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实践中各因素相互关联影响,应重视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降低VAP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