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期增重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256例孕妇作为研究组,采用历史对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该院规律产检至分娩的31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常规产检及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检方法,比较两组孕期增重及妊娠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期体重增长[(13.6±4.6)kg]明显小于对照组[(15.3±5.1)kg],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9%∶8.7%和14.8%∶22.6%),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中转剖宫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也明显低于观察组(7.0%∶12.3%和5.1%∶8.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指导能明显降低孕期增重,有利于降低新生儿体重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于12 w前后在本院建卡的212例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3年9月的124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0月~2014年1月的88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孕12 w开始接受常规产检和孕期健康教育讲座,研究组孕妇于建卡时(孕12 w前后)、孕22~24 w、孕32~34 w由专业营养师一对一进行面对面营养评价与营养指导,两组孕妇随访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轻于与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由专业营养师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控制孕妇孕期体质量,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维健康教育模式对二胎孕妇孕期认知水平、产前检查(产检)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二胎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维健康教育,比较2组孕妇孕期认知水平(包括母婴营养膳食、孕期危险状况、产检时间、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及合并症相关知识)、产检依从性及妊娠结局(包括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母婴营养膳食、孕期危险状况、产检时间、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及合并症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孕妇产检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维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二胎孕妇孕期认知水平、产检依从性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孕期孕妇接受个性饮食指导及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所建立母子手册并定期接受产检、于2021年12月31日前分娩的孕妇总共198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孕期指导)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措施之外加以个性饮食指导及营养管理)分别包含99例,比较两组孕期体质量增加和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期体质量指数增加、总体质量增加及出生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和宫内胎儿发育受限等妊娠并发症出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剖宫产、巨大儿及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出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孕妇接受个性饮食指导及营养管理效果确切,能控制孕妇孕期体质量,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期个性化膳食指导对孕产妇孕期增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科门诊确诊早孕且为初产、单胎的181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1例。实验组在常规产检的基础上,接受基础围产营养软件的个体化膳食指导。对照组接受孕期常规产检。观察两组孕产妇体重增长情况、产后巨大儿发生率和手术产率。结果孕24周后实验组孕产妇体重指数(BMI)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38周后实验组孕产妇高于标准BMI例数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孕产妇产后巨大儿发生率和手术产率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围产营养软件的个体化膳食指导可以指导孕产妇合理摄入营养,控制体重增长,使其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许海清  李晓娟 《妇幼护理》2022,2(6):1305-1307
目的 研究营养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妊 娠期糖尿病患者 11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 展营养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产妇妊娠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以及产妇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血糖控制 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可改善血糖水平, 降低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705-1706
探讨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干预意义。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2321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另选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未进行孕期营养体重管理的2886例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变化、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进行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后,孕期28周、孕期36周及分娩时的BM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中糖尿病、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干预妊娠结局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将孕期愿意接受饮食调控的80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予以个体化饮食调控,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调控,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采集两组孕妇脐血进行常规检验,明确两组孕妇胎儿的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22.5%和25.0%(P<0.05),自然分娩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57.5%(P<0.05)。研究组孕妇的脐血脂联素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脐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孕期对孕妇实施个体化饮食调控,可有效减轻饮食对胎儿正常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孕妇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艳芳  刘丽丽 《妇幼护理》2022,2(18):4179-4181
目的 分析于产科护理门诊中引入个体化孕期营养指导方案对母婴结局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 于本院产科护理门诊接收的 6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 1:1 随机数列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孕期营养指导。分析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体重增长情况、新生儿结局以及护理满 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正常增长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科门诊开展个体化孕期营养指导,能控制产妇孕期体重增长,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 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社区护理方案对孕期妇女营养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产科门诊孕期建档的4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建档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孕期妇女营养指导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社区护理方案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孕期合理饮食指导、补充营养素、体质量管理、运动锻炼等,比较两组孕期妇女分娩前体质量增长、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妊娠期合并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孕期妇女体质量增长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期妇女定期产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自测血糖和卫生习惯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期妇女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社区护理方案可促进孕期妇女营养健康,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0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给予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妊高症、羊水过多和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孕妇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及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对GDM患者妊娠结局有着积极有利的影响,应重视GDM的早期治疗和血糖的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前体体质量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更好的做好孕期保健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分娩的有完整资料的单胎适龄期初产妇3 690例,从中选取330例,根据孕前的体质指数(BMI)(kg/m2)值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体质指数BMI≥24(超重或者肥胖),对照组的体质指数为:18.5≤BMI≤23.9(正常范围),分别比较各组间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与BMI值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妊高症、糖尿病或血糖异常、巨大儿以及术后切口液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或者肥胖可增加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或者血糖异常、术后创面脂肪液化以及巨大儿等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孕期应适当控制体质量,及早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孕期有氧运动与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正规产检的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150例自愿行孕期有氧运动训练者为试验组,其他150例未行有氧运动者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孕16周(运动前)、孕37周(运动后)测量体重,并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级别、产后出血以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1)试验组体重及BMI增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级别、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更能合理控制体重增长;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得到较好的分娩结局,并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对产科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方法简单、方便、无创伤、易开展,值得的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孕妇预后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入组妊高症患者及正常产妇各173例,记录年龄、受教育年限,测量血钙、血镁、血清脂联素、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同时记录分娩方式、孕妇并发症及围生儿状况,做两组间比较.在研究组内采用多因素分析,分析8种不同因素对妊高症预后的影响.结果 (1)研究组的围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尿酸、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血钙、血镁、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对照组.低体重儿、产后出血、剖宫产在20~35岁年龄的孕妇中研究组多于对照组.(2)尿酸浓度影响围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儿(SE=0.359、0.621、0.486,P<0.05);血钙浓度影响胎儿窘迫、胎盘早剥(SE=0.361、0.473,P<0.05),血镁浓度影响围生儿死亡(SE=0.732,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影响产后出血(SE=0.348,P<0.05);平均舒张压和平均收缩压影响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剖宫产(P<0.05);受教育年限和年龄影响剖宫产(SE=0.441、0.651,P<0.05).结论 妊高症的预后与年龄、受教育年限、血压、血钙、血镁、尿酸、血清脂联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林铿 《华西医学》2014,(7):1267-1270
目的探讨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分娩的5 224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孕妇均经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筛查,筛查阳性者再进行滴度检测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28例。根据其是否经产前检查并治疗分为治疗组(79例)和未治疗组(4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差异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5);而两组新生儿预后情况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P〈0.05);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取静脉血做血清学检测(TPPA和TRUST),其TPPA均为阳性,TRUST阳性85例。结论孕前、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早期发现妊娠梅毒者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对降低流产、死产、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将35例在我院门诊筛查并入院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接受治疗,然后在我院分娩的患者作为治疗组,47例因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但已临产或近临产未能接受治疗的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而两组早产、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CG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的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晚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检测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47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舒张流速比(S/D)、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比较两组子宫动脉各血流参数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同时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阻力指数正常组与异常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PP)类型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前置胎盘患者的诊断和处置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为胎盘前置,并最后诊断为胎盘前置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前置类型来看,将患者分为完全性(36例)、部分性(43例)、边缘性(17例)3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母亲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完全性组的年龄、孕次和剖宫产史率高于边缘性和部分性,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前置胎盘类型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和早产率间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卡方检验显示,3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胎盘前置具有更差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因此,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应加强产前保健和监护,并做好充分准备,以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19.
郭婷婷  肖小敏  李雪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34-2037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发生羊水过多的相关因素。【方法】以308例羊水过多孕妇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300名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记录所有孕妇孕期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两组差异。[结果]308例羊水过多孕妇共分娩新生儿316名;胎儿先天畸形的16例,其中羊水过多发生在妊娠32周以前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81.25%(13/16),高于妊娠32周以后发生羊水过多的畸形发生率18.75%(3/16)(P〈0.05);且大于30岁的孕妇胎儿畸形发生率68.75%(11/16),巨大胎儿40例(12.66%)均发生在32周以后发生的羊水过多中。羊水过多的程度基本不影响妊娠结局;观察组的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出生窒息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孕32周前发生的羊水过多应注意排查胎儿先天发育异常,尤其是合并高龄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根据情况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危害、监护与诊治方法.方法 以67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分娩的70例非ICP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胎儿窘迫率、羊水污染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P对胎儿危害严重,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密切胎儿监护并适时终止妊娠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