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退热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体温皆为38.5 ℃以上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8例和对照组152例,疗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别于服药后 1 h、2 h、3 h、4 h、6 h后测定体温,较体温下降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显效率高,出汗过多等不良反应较少,异有显著性.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可作为儿科首选退热药推荐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在治疗小儿发热过程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效果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76例,根据其是否运用布洛芬将其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服用基础降温药物,同时观察组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现象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2.6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47%),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11%)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P<0.05).结论: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发热症状进行治疗可降低其温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布洛芬混悬液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布洛芬混悬液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的总有效率87.5%,乙组的总有效率为67.5%,甲组的治疗效果高于乙组.甲组和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的不良反应率5%,乙组的不良反应率10%,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乙组.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乙组,退热快,药效作用更持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 ,合理应用解热剂一直是值得探索的课题。2 0 0 0年 1 2月~ 2 0 0 2年 1 2月2年间 ,我院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并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的退热疗效进行了比较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有发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1 5 0例 ,男 81例 ,女 69例 ,直肠体温 39.5~ 40 .8℃。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1 0 1例 ,平均年龄 6岁 ,平均体温39.4℃ ;对照组 41例 ,平均年龄 7岁 ,平均体温39.5℃。2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 0 .4ml/kg(每 1 ml含布洛芬 2 0 mg)。对照组用复方氨基比林 0 .0 8ml/kg肌肉注射 (每 1 m…  相似文献   

5.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扑热息痛和布洛芬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解热药治疗发热患儿。我科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和泰诺林对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9月收住的急性感染伴高热的患儿进行了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4 6例  相似文献   

6.
秦艳 《大家健康》2016,(2):177-177
目的:探究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治疗的96例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与金莲清热颗粒和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者临床效果。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较小,服药后30 min、1 h、2 h 观察组患者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迅速退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于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60例发热小儿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前者以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进行治疗,后者以布洛芬混悬液进行临床治疗,经过相同时长临床治疗,对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体温显著降低,治疗有性为93.3%(对照组为83.3%);同时患儿不良反映发生情况较少,多汗4例、轻度皮疹2例(而对照组中共有多汗7例、轻度皮疹4例、恶心4例)。临床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对于小儿发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并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沈新  鞠廷学  韦林山 《海军医学杂志》2010,31(2):163-163,18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系刚入伍新兵,因鼻塞、流涕、发烧半天前来就诊.查体:患者急性面容,体温39.2℃,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示:血WBC 9.5×109/L,胸部透视未见异常,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小儿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退热贴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小时、2小时及6小时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由于症状均较轻微,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具有退热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发热的常用药物,对于2个月以内患儿,应采取退热贴降温更好,临床可根据患儿年龄采取不同的退热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导致患儿精神、食欲改变等全身症状,常使家长十分焦虑,婴幼儿高热时易发生惊厥,因此退热处理不容忽视。作者于2006年4月.2006年10月对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急性高热患儿204例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雪 《中国民康医学》2020,(2):13-14,17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研究组采取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与对照组的95.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  相似文献   

13.
布洛芬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商品名美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与安乃近注射液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165例高热(体温≥39.0℃)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应用美林88例起效时间平均41.7分钟,1小时退热平均1.98℃,持续平均8.34小时。应用安乃近注射液77例起效时间平均39.6分钟,1小时退热平均1.87℃,持续平均4.52小时。结论:布洛芬混悬液与安乃近注射液退热疗效及速度相同,但持续时间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在联合医用退热贴在小儿高热中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220例高热患儿(T≥38.5℃)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医用退热贴组(联合组)、布洛芬混悬液组,对比两组组患儿用药后30min、1h、2h、4h、8h时的腋下体温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儿各阶段退热程度明显高于布洛芬混悬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布洛芬混悬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后8h两组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医用退热贴在治疗小儿高热中,疗效显著,能够迅速降温,且持续时间长,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停药处理可有效消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高雪红 《当代医学》2014,(5):139-140
目的:探讨分析布洛芬混悬液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儿15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7%与对照组9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每个时间段体温均值(服药后0.5 h(38.8±0.41)℃、服药后1 h(38.27±0.31)℃、服药后2 h(37.35±0.21)℃、服药后4 h(36.72±0.27)℃、服药后8 h(36.68±0.2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服药后0.5 h(39.07±0.39)℃、服药后1 h (38.68±0.25)℃、服药后2 h(37.68±0.36)℃、服药后4 h(37.74±0.27)℃、服药后8 h(37.8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相比,临床效果更显著,退热快、药效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高锐 《中原医刊》2006,33(7):21-22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婴幼儿急性感染伴高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及51例急性消化道感染患儿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了解其体温变化情况,并与病情相同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P<0.01)。急性消化道感染伴高热患儿治疗组总有效率84.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P<0.01)。结论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婴幼儿急性感染伴高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发热是小儿急性感染常见症状之一,常引起家长焦虑,高热在3岁以下婴幼儿易导致惊厥,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用布洛芬混悬液(美林)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本院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患儿可出现发热、咽痛、头痛等不适症状。个别患儿可因高热引发惊厥,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儿,高热易导致热性惊厥,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高热是医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布洛芬混悬液是目前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退热及镇痛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和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少,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而广泛应用。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3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其中同时伴有咽痛和(或)头痛者48例,随机…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1年3月至2002年12月,用布洛芬混悬液(扬州市第三制药厂生产)治疗烧伤后高热,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男51例,女18例;年龄1~53岁,平均24岁;烧伤面积8%~95% TBSA,平均23%;入院时间,伤后1~13天,出现高热时间,伤后1~44天,其中,感染期31例次,换药后70例次,手术后35例次.其他18例次;统计体温范围,39~41.5℃。本组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