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尿肽(BNP)和 D‐二聚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在 ACS 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诊断为 ACS 的患者12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7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液 BNP 及 D‐二聚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在各组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CS 患者血清 BNP 、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其中 AMI 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 UAP 患者(P<0.05)。结论 ACS 患者血清 BNP 、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血清 BNP 、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可以准确反映 ACS 患者的病情,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CRP和D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起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明确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及德国德利曼公司试剂测定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RP和DD水平,用统计学分析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RP和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RP和DD水平也依据病情的轻、中、重程度而表现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RP和DD水平与急性响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的正确测定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4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3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与50例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S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NSTEMI组(P<0.05)和UAP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对ACS的防治和病情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D-二聚体(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Ⅷ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D-D升高提示体内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和凝血酶增多,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记物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8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22例,冠心病组65例,冠心病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3例(AMI组),稳定型心绞痛18例(SAP组)。分别应用全自动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法、ELISA法检测4组血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和UAP组血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及SAP组(P〈0.05或P〈0.01);SAP组各指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各指标水平高于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BNP及D-二聚体是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22例,冠心病组65例,冠心病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3例(AMI组),稳定型心绞痛18例(SAP组)。分别应用全自动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法、ELISA法检测4组血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和UAP组血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及SAP组(P<0.05或P<0.01);SAP组各指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各指标水平高于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BNP及D-二聚体是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CT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用干式免疫荧光法对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血清D-二聚体与hs-CRP测定,并与25例健康的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与hs-CRP水平明显比正常对照组患者的水平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CT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度以及预后观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血浆中脑钠尿肽(BNP)、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病程发展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1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60例对照组进行血浆BNP、D-D及hs-CRP含量测定,同时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D-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s-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PT和APTT无显著性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与D-D、hs-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1、0.533).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BNP、D-D及hs-CRP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病变情况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BPH)伴急性尿潴留(AUR)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泌尿外科就诊的 BPH 患者102例,将其分为单纯 BPH 组(56例)和 BPH 伴 AUR(BPH +AUR)组(46例),检测其血浆 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PH+AUR 组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较单纯 BPH 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BPH 伴 AUR 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处于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状态,应尽早采取措施解除患者尿潴留症状,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D-二聚体急诊检测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2009-10~2010-04首次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诊断为ACS并进一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CS的患者116例,按照发病病程时间2 h内、4 h、4 h以上进行分组,各组患者均测定全血D-二聚体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进行各组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D-二聚体及cTnI判断患者是否为AC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D-二聚体较正常参考值范围明显升高,病程2 h内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0.754)大于cTnI(0.513,P<0.05).结论 ACS急性发病过程中D-二聚体升高;病程2 h内D-二聚体较cTnI先发生异常升高改变,临床疑似ACS的患者早期进行D-二聚体检测具有临床提示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在不同的年龄组段的阳性率。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177例糖尿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除39岁以下组的阳性率为75%外,其他组均随着年龄增长D-二聚体的阳性率也随着升高,40-49岁组为12.5%、50-59岁组为33.3%、60-69岁组为29.0%、70-79岁组为61.7%、80岁以上组为78.9%。结论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对观察糖尿病及判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73-1074
研究血浆BNP、D-二聚体及超敏CR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为心功能Ⅰ与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行正常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给予血浆脑钠尿肽(BNP)、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观察组血浆BNP、D-D、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各心功能级别不同组间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浆BNP联合D-D与hs-CRP在诊断CHF、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脑利尿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和SYNTAX评分分为轻度组(40例)和中重度组(6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罗氏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NS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总蛋白(TP)、清蛋白(Alb)、24h尿蛋白、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NS患者(治疗前后)的TP、Al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4h尿蛋白、D-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D-二聚体明显降低。结论D-二聚体检测在NS患者治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在不同的年龄组段的阳性率.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177例糖尿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除39岁以下组的阳性率为75%外,其他组均随着年龄增长D-二聚体的阳性率也随着升高,40~49岁组为12.5%、50~59岁组为33.3%、60~69岁组为29.0%、70~79岁组为61.7%、80岁以上组为78.9%.结论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对观察糖尿病及判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0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同等例数健康检孕妇作对比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评估指标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D-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ACS患者70例根据发病类型细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组,25例)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组,20例),同时选取3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和ACS组患者胸痛发作后1、3、7、14 d的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结果 不同时间点下ACS组患者血清抵抗素与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抵抗素与hs-CRP水平在3 d达到最大值;ACS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胸痛发作3 d时,STEMI组、NSTEMI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显著高于UAP组(P<0.05)。结论 血清抵抗素与hs-CRP共同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二者水平变化可能与ACS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90例健康对照者和92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hs-CRP和D-二聚体水平两两比较,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D-二聚体对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急诊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将此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80例在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纳为对照组。将两组hsCRP、BNP、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发生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患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结果两组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hsCRP、BNP、D-二聚体水平上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MACE的患者hsCRP、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5);在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联合检测间比较,hsCRP、BNP、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在特异度上,hsCRP、BNP、BNP、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hsCRP、BNP、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单独检测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