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子人格心理学思想及人格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梁漱仅先生就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寻得出孔子的这套心理学来,则我们去讲孔子即是讲空话。”[‘]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孔子的心理学思想作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对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及其人格分类作些探讨。1入格心理学思想孔子非常重视人的培养,特别是人的人格塑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论语}}通篇教诲人们如何做人行事,其中不乏有关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论述。1.1基本观点:1.1.1学习现。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在人的本性中,与生仅有的先天的东西都是接近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  相似文献   

2.
电影治疗     
电影治疗是本体心理学的方法之一,1996年我国派出10余人到意大利学习本体心理学,此文是回国后g理。电影治疗是本体心理学的方法之一,1996年我国派出10余人到意大利学习本体心理学.此又是回国后整理。语言和图画都是用来表达内心思想、感情、意向和外在行为的.是正在发生、已经发生、甚至将要发生的事的记录.是一种符号功能和象征意义。因为内在思想、感情都有象征物.也都有自己的痕迹。象征物在宗教中都是一些画.有自己特有的规定。画面又是心理内容的投射.电影正是利用语言、画面和故事情节,更生动、完整、逼真地表现人物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日趋激烈的竞争对 2 1世纪人才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而我国高校的心理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尚属薄弱环节 ,且存在诸多不科学或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倾向 ,特别是在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方面 ,存在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或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心理教育等现象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因此 ,探讨适应我国大学校情和学生特点的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 ,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不应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也不能将它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 ,而应根据中国国情和我…  相似文献   

4.
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讨论了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充分发挥其心理功能,以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临床心理评估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 2 0世纪刚刚过去 ,新世纪的曙光来临之际 ,对临床心理评估过去的发展情况的现状进行一个简略的回顾 ,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和把握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194 6年 ,《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ournalofClin icalPsychology)发表了Hunt的一篇论文“诊断性测验在临床心理学中的未来”[1] ,此文针对当时有些反对使用心理测验的临床心理学家过分强调“主观判断”和临床心理评估中存在的过分依赖“测验分数”这两种现象进行了讨论 ,并对临床心理测验与量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6.
锻炼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的各种心理学问题,着重研究运动的各种心理效应.探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心理的影响。本文概述了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可能机制以及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与锻炼心理效应的关系等问题.并指出了体育锻炼心理学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着重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它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忽视文化因素的做法有着根本的不同。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有利于加强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创新我国的心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但定义较为混乱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涉及对思想和动作进行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最初的研究源于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对前额皮质(prefront Mcodex,PFC)损伤的患者所出现的一些神经心理缺陷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课堂心理环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因素。而作为道德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能动地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关系尤为密切,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解读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工流产者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工流产者心理状态分析无锡市同仁医院刘霞,黄声长,郭本仁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冯沙虹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工流产手术是一项公认的节育补救措施。但是人工流产者常见的心理反应如何,在国内妇产科、精神科及心理学的专著中提及较少。为此,我们应用SC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适合中学生使用的意志力问卷。方法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经过访谈,分析中学生的意志力因素,构建出中学生意志力问卷的理论结构,并自编初测问卷。随机抽取北京市中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共进行两次测试,形成了单维一度的中学生自陈式意志力问卷。结果该问卷各项指标良好。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学生的意志力总分不存在性别差异,却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而且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十分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我国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及意志力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学习适应性、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青年性格问卷(P.FDS)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35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1)多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学习适应性各分量表及人格多数维度均与心理健康总分成非常显着的负相关;(3)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分量表对心理健康有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自制力、宽容性、进取能力、同众性、自我接受、适意感、灵活性、好印象对心理健康有着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学习适应性及人格特征对 高中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普遍存在于焦虑症患者之中的基础焦虑障碍,担忧是其核心特征。在众多担忧理论之中,Wells的元认知理论是目前最有效地解释GAD的理论。由该理论发展而来的担忧量表对GAD的鉴别及诊断都显示了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恋爱相互吸引因素的整体情况并抽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制的利克特6段调查量表,对武汉地区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PC12.0对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抽取出的5大因子并通过了信度检验;在多元方差效度分析中,性别变量差异较显著.结论 当前在校大学生恋爱相互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人能力、人格特征、家庭情况、相互感受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现状,以便为心理学知识普及宣传及指导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自填问卷方式,对河南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对河南在校大学生来说,很多人对心理学都非常感兴趣,他们渴望接触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但有不少人在对心理学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甚至有20%的人对心理学还存在很大的偏见。结论虽然近几年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较快,但其社会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学知识宣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article presents the future of clinical psychology board certific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specia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ic nature of state licensure, clinical psychology as a specialty will develop into a specialty area in a similar fashion as have specialties in medicine. A brief history of board certification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by the 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is reviewed and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oard certified in either clinical psychology or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Towards a critical health psychology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field of critical psychology is exerting an influence in the way various sub-disciplines within psychology operate. In this article we use a critical psychology framework to review the field of health psychology. Through the use of values, assumptions and practices we review progress in health psychology and offer recommendations for aligning contemporary practices with current thinking in critical psychology. We discuss typical expectations, critical formulations and critical practice for interventions with individuals, groups and communities along these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18.
本土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研究取向。一些非欧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学者开始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致力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本土心理学具有研究的独立化和自由化.文化契合性和研究的人文性三个基本特征。中国的本土心理学是世界本土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学的中国化,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Despite new movements in psychology that are supportive of human diversity, there is no general framework for relating significant social-psychological markers like gender, race, age, sexual orien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human diversity to theory, research, and action in community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reviews four perspective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a general psychology of human diversity: the population-specific psychologies (e.g., Asian-American psychology,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African-American psychology),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s (emphasizing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systems analysis and the dynamics of oppressio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emphasizing culture, and inter- as well as intragroup methods), and ecological psychology (emphasizing the dynamics of specific settings and the people in them). Using tenets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hilosophy and an emphasis on social equity and cultural relativism to create a value stance, the relevant concepts from each perspective are discuss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emerging diversity-conscious worldview for research, action, and theory in community psychology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Health psychology as a field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mally developed 30 years ago but it was prefigured by sustained debate within social and applied psychology about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and its role in society.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is pre-history of health psychology and how the field has subsequently developed. It considers how its character is shaped by dominant ideas within psychology and is also enmeshed in broader social relations. To illustrate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health psychology it considers how the field is represented in a selection of popular textbooks. It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the growth of some critical approaches within health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