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CT影像诊断方法对于纵隔畸胎类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纵隔畸胎类肿瘤患者42例的的CT影像资料,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均为单发肿块,囊性畸胎瘤25例,实性畸胎瘤17例,其中3例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证实为畸胎癌.采用CT影像诊断正确诊断37例,误诊5例.结论对于纵隔畸胎类肿瘤进行CT影像诊断,一般通过平扫就能做出诊断,而进行增强扫描能够更好地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确定实性部分的范围,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X线和CT对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和CT确诊的3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3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中,全部病例由CT确诊,CT表现为纵隔内、大血管旁及肺间质透亮气体影,可见极少量气体.X线明确诊断为31例,X线胸部正位片表现为纵隔旁线条样透亮影21例,纵隔内多发不规则条片状影10例,侧位片显示更清晰.结论 胸部X线及螺旋CT检查都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但X线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早期行CT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率,还能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效能。方法:选取72例纵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MRI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单项及联合检查在纵隔型肺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72例纵隔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44例,均为原发性纵隔肿瘤;恶性肿瘤28例,均为纵隔型肺癌。Kappa检验结果显示,CT检查诊断纵隔型肺癌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30,P=0.000);MRI检查诊断纵隔型肺癌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92,P=0.000);CT联合MRI检查诊断纵隔型肺癌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13,P=0.000)。CT联合MRI检查诊断纵隔型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均较高于CT、MRI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纵隔型肺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型肺癌CT检查的影像特征:肿块均发生结节状改变,边缘不规则,多呈毛刺状、分叶状,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三种影像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进行综合评价。 17例单纯作胸部正侧位胸片 ;4 6例作胸部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 ;8例作胸部磁共振扫描 ,其中 5例作Gd-DTPA静脉增强 ;5例作系列的平片CT和MRI胸部检查。全部病例通过三种影像检查评价其定位、定性的诊断精确性。结果 17例胸部平片X线结果 :前纵隔肿瘤 13例 ,后纵隔肿瘤 4例。 4 6例作常规胸部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前纵隔肿瘤 2 9例 ,中纵隔肿瘤 7例 ,后纵隔肿瘤 10例。 8例作胸部MRI检查 ,5例前纵隔肿瘤包括前中纵隔肿瘤 4例。 5例系列的平片、CT、MRI检查病例 ,前纵隔肿瘤 4例。对随机抽样的 76例纵隔肿瘤 ,根据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 ,CT、MRI对纵隔肿瘤诊断明显优于平片 ,其定位和定性诊断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T与MRI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无显著性 (P >0 0 5 )。MRI对纵隔恶性肿瘤的判断高于CT检查 ,两者间存在显著性 (P <0 0 5 )。结论CT检查对于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都有十分有用的价值 ,MRI检查应为CT定性诊断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纵隔各类肿瘤的CT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影像特征性表现。结果29例前纵隔肿瘤中,其中有胸腺肿瘤18例,包括侵袭性胸腺瘤7例,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生殖细胞肿瘤9例,包括良性畸胎瘤8例,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2例。不同前纵隔肿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达93.1%(27/29)。结论CT检查对前纵隔肿瘤类型及良恶性的判断有很高的准确性,熟悉其影像特征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纵隔气肿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纵隔气肿的X线正侧位胸片及CT影像表现.结果 24例纵隔气肿X线胸片表现为纵隔旁线条样透亮影,纵隔内多发不规则条片状影.确诊率达91.67%,CT表现环绕纵隔的低密度气体影,确诊率达100%.结论 高度怀疑纵隔气肿的患者首选X线正侧片检查,如X线胸片不能确诊或需明确其他并发症时应进一步行CT检查,两者结合,可以防止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7.
胸部疾病中种类甚多,包括肺部疾病、纵隔疾病、心脏血管疾病、食管疾病以及胸膜、胸壁等疾病,本文仅就其中的常见病,多发病CT表现进行描述,更为主要的是掌握对CT影像的辨认、分析以及判断的推理等方法,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病人体征,发挥CT诊断的效果,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影像在不典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南充市西充县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经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的6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实变型11例,结节或肿块型21例,空洞型13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11例,阻塞性肺炎型6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多样,并有其自身特点,应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源性肿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25例神经源性肿瘤中良性肿瘤23例,其中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5例.发生于后纵隔22例,其中2例肿瘤侵入椎管,呈哑铃状改变.1例发生于前纵隔.CT表现为紧邻纵隔的类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胸壁肌肉组织,部分病灶中心可见坏死区,3例肿瘤内尚可见斑点状钙化.恶性者2例,均发生于后纵隔,为恶性神经鞘瘤.CT表现为肿瘤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可见血性胸水,另1例伴有邻近骨质破坏. 结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较典型的CT影像特征,CT除能较准确诊断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外,还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形态以及累及周围结构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前下纵隔血肿的认识及了解其CT影像表现。方法:对2例外伤病人行MSCT螺旋扫描后,对图像进行遮盖容积重建(SVR)、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重建(SSD)等后处理,并观察其CT表现。结果:应用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观察到前下纵隔血肿的直接影像及其相关CT影像表现。结论:在胸部外伤病人行MSCT螺旋扫描时,要注意对前下纵隔的观察并及时提出前下纵隔血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纵隔疾病很多,大多引起纵隔影像增宽,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现总结我院纵隔影像增宽80例普通X线片、CT纵隔平扫,并对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并对发病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数目以及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纵隔型肿瘤的不同CT特点,以期提高纵隔型肿瘤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肿瘤的CT征象,结合文献报道,研究纵膈型肿瘤的影像特点。结果:32例中,前纵隔肿瘤17例,中纵隔肿瘤10例(包括纵隔型肺癌3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主要呈膨胀性生长,边缘境界清楚;而恶性肿瘤体积大且不规则,混杂密度,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多累及周围组织血管。结论:CT扫描能较准确地显示不同纵隔型肿瘤的影像特点,结合其发病部位与临床表现,对术前肿瘤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纵隔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其特征,探讨CT在诊断纵隔脂肪肉瘤上的价值,以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结合病理学特点,并归纳分析既往文献中的病例报道,并对6例纵隔脂肪肉瘤患者的CT表现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对纵隔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比较明确,在定性诊断上虽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确诊仍需要病理学诊断.结论 CT是诊断纵隔脂肪肉瘤的有效方法,但确诊仍需结合病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特点、病理诊断途径及其结果,以加强对本病的病理基础与影像表现关系的认识。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小细胞肺癌51 例,对其CT表现进行全面回顾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中央型占绝大多数;瘤组织密实,界缘清,内缘常与纵隔肿物相融合;以肺门或纵隔旁肿块伴纵隔影增宽为其主要的CT特征表现。结论:病理检查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诊断阳性率,认识小细胞肺癌的影像特征表现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纵隔型肿瘤的不同CT特点,以期提高纵隔型肿瘤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肿瘤的CT征象,结合文献报道,研究纵膈型肿瘤的影像特点。结果:32例中,前纵隔肿瘤17例,中纵隔肿瘤10例(包括纵隔型肺癌3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主要呈膨胀性生长,边缘境界清楚;而恶性肿瘤体积大且不规则,混杂密度,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多累及周围组织血管。结论:CT扫描能较准确地显示不同纵隔型肿瘤的影像特点,结合其发病部位与临床表现,对术前肿瘤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对原发性前上纵膈占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前上纵膈占位病变患者的CT临床资料,对其CT诊断符合率及CT成像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例原发性前上纵膈占位病变的CT诊断符合率为93.7%,16例原发性前上纵膈占位病变患者的CT图像表现均具有特征性.结论 CT检查可清楚显示原发性前上纵隔占位病变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邻近结构的关系,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常可于术前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小细胞肺癌55例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5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SCLC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T影像诊断特点以及鉴别诊断.结果 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而肺不张少见是SCLC的CT表现特点及鉴别要点.结论 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是诊断SCLC的有效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及临床评价。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其中平扫18例,增强扫描14例。结果 18例侵袭性胸腺瘤均表现为前纵隔不规则分叶软组织肿块,邻近纵隔器官侵犯,心脏大血管侵犯12例,纵隔胸膜、心包侵犯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侵袭性胸腺瘤CT影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肿瘤分期及制订治疗计划、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淋巴管瘤的CT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影像表现和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 4例淋巴管瘤的CT表现。结果:发生在颈部18例,肠系膜11例,腹膜后7例,后胸壁5例,纵隔2例,左侧腋窝并同时累及颈和纵隔1例。表现为囊性、边界清楚或不清的肿块影。增强CT扫描肿块囊内不强化,囊壁或囊肿内分隔有轻度强化。结论:淋巴管瘤的CT影像具有特征性,CT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密度、大小、形状和范围,是诊断淋巴管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矽肺的CT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矽肺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00例矽肺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胸部CT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200例,大结节影及块状阴影22例;肺气肿61例(其中27例伴有肺大疱);并发气胸2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钙化143例;胸膜增厚、粘连177例;肺间质改变86例.合并结核37例,合并肺癌3例.结论 CT检查能更详细了解矽肺病灶的分布、内部改变及并发症等继发改变,结合职业史,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