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 5分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和电镜法观察脑缺血区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可以明显减少缺血区神经细胞的死亡,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辛伐他汀可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凋亡相关基因Fa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通过抗凋亡机制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加溶媒组、辛伐他汀预处理组,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予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Fas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加溶媒组相比,辛伐他汀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获不同程度改善(P〈0.05),脑组织Fas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通过抑制脑组织中fas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8只。对照组用改良K-H缓冲液持续灌流;I/R组用改良K-H缓冲液稳定灌注、停灌、再灌;治疗组用改良K-H缓冲液稳定灌注、停灌后,在K-H缓冲液中加入辛伐他汀20μmol/L再灌;K-H缓冲液再灌;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用改良K-H缓冲液稳定灌注、停灌后,在K-H缓冲液中加入辛伐他汀20μmol/L、L-NAME 100μmol/L再灌,K-H缓冲液再灌。观察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检测其冠脉流出液中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NO,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I/R组比较,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CK、LDH、MDA及细胞AI降低,T-SOD活性、NO升高(P均〈0.01);与治疗组比较,L-NAME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CK、LDH、MDA及细胞AI升高,T-SOD活性、NO降低(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增加NO含量、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海风藤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区caspase-3蛋白、凋亡诱导因子时相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分布,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模型组、海风藤提取物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大脑中动脉栓塞90 min再灌注6、24、72 h时缺血灶周围脑区caspase-3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时相表达.结果 ①脑L/R后在缺血灶周围区均出现三者的表达,且表达有几乎一致的规律性.②缺血90 min再灌注24、72 h.海风藤组与其他两组比较,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阳性细胞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①AIF、caspase-3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②海风藤提取物可以减少AIF、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轻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素的脑缺血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黄素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Zea longa的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损伤,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大黄素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陷,减少脑梗死体积,减轻脑组织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活性。结论大黄素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万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及其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万珂组各10只。脑缺血2 h再灌注即刻给予万珂0.2 mg/kg尾静脉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在24 h时间点取材。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结果假手术组无脑梗死现象,生理盐水组及万珂组均可见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且万珂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假手术组偶见凋亡细胞,万珂组与生理盐水组均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但万珂组凋亡细胞有所减少(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万珂可减轻细胞凋亡,缩小脑梗死体积,对缺血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乐尔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Fas、Bax表达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Fas、Bax、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处理分析结果.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组织可检测到较多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CA1区.海马Fas mRNA表达上调,海马CA1区锥体层神经元、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Fa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凋亡呈同样趋势.海马Bax mRNA上调,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水平却显著增加,下游Caspase -3、Caspase-9 mRNA显著上调.乐尔脉和氟桂利嗪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降低Fas mRNA和Fas蛋白表达,但不降低Bax mRNA和Bax蛋白表达.结论 乐尔脉限制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期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和发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乐尔脉降低海马Fas mRNA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区Caspase-3、Survivin的时相表达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时检测,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于术后,模型组、治疗组于缺血2 h后再灌注6 h2、4 h、48 h、72 h时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不同时相各组缺血灶周围脑区Caspase-3、Survivin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大鼠I/R后在缺血灶周围区各个时间点均可见到Caspase-3、Survivin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两组Caspase-3、Survivin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Caspase-3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高峰在I/R后24 h,Sur-vivin的表达高峰在I/R后48 h。治疗组各时间点Caspase-3和TUNEL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Sur-vivin的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红注射液促进Survivin的表达,抑制Caspase-3表达,减轻迟发性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手术对照组和雌二醇组。后两组又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各分为3、6、12、24h四个小组,每小组8只。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3、6、12、24h后断头取脑,应用TUNEL染色及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测定梗死灶体积、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未发现脑梗死灶和凋亡细胞及caspase-3阳性细胞。雌二醇组较手术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caspase-3表达减弱(P〈0.05)。结论雌二醇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细胞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向再灌注后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米帕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nNOS、iNOS)的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iNOS表达升高,并出现神经细胞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iNOS的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多,至24h达高峰,但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并未见明显增强。米帕明保护组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和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增强,iNOS的表达显著升高,使NO的形成增加,这可能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米帕明具有下调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减少NO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将大鼠分为亚低温组和正常温度组,每组48只。每组中12只用于脑梗死体积的测定;36只用于DNA单链损伤的测定。每组再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h再灌注0.5、2、8、24、72h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冰帽控制基底核区温度在32~34℃,同时使用电热毯维持肛温在36.5~37.5℃。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观察再灌注72h两组大鼠存活率;行DNA多聚酶Ⅰ介导的生物素偶联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缺口平移标记(PANT)染色,检测DNA单链损伤。结果①生理学指标:亚低温组及正常温度组血糖、血压及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72h生存率:亚低温组再灌注72h大鼠的生存率为92%,正常温度组为58%(χ2=6.75,P=0.027)。③梗死体积:亚低温组总的脑梗死体积,脑皮质、基底核区梗死体积分别为(61±28)、(20±17)、(42±14)mm3;正常温度组为(240±55)、(163±41)、(77±17)mm3,两组比较,总的脑梗死体积(P<0.05),皮质、基底核区脑梗死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DNA氧化损伤:PANT染色阳性细胞数于再灌注0.5h开始出现,亚低温组和正常体温组分别为(20±7)、(44±4)个/高倍视野(P<0.05);24h达高峰,亚低温组和正常体温组分别为(44±9)、(133±12)个/高倍视野(P<0.01)。亚低温可以减轻所有时间点的PANT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局部亚低温可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后DNA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 方法 采用老年雄性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与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 90min再灌注 1~ 7d脑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及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 ( 2mg·kg-1 ·d-1 ,持续 7d)对VEGF蛋白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结果 实验大鼠再灌注1h ,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及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软脑膜开始表达VEGF ,1d达峰值 (P <0 0 1) ,前者于 1d后快速下降 ,后者维持高水平至 7d。缺血半暗带脑血管内皮细胞在 1~ 7d也有较丰富VEGF表达 (P <0 0 1)。地塞米松处理组缺血区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地塞米松在缺血再灌注 1~ 7d明显减少缺血脑组织含水量 (P <0 0 5)。 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VEGF表达 ,地塞米松可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及尤瑞克林的影响。 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尤瑞克林治疗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 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cl-2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14.28±2.54)个/HP、0.551±0.068和(16.54±1.84)个/HP、0.585±0.084],比假手术组[(7.58±0.97)个/HP、0.324±0.042]增多(P<0.05);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ax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24.38±3.58)个/HP、0.540±0.076和(26.74±4.04)个/HP、0.527±0.065],比假手术组[(8.24±1.95)个/HP、0.309±0.037]增多(P<0.05)。尤瑞克林干预后,Bcl-2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25.61±3.41)个/HP、0.791±0.096],Bax阳性细胞数和mRNA的表达下调[(18.54±2.38)个/HP、0.359±0.053],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尤瑞克林可上调脑组织中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尼莫地平、胞磷胆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尼莫地平组,胞磷胆碱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90min,同侧颈总动脉结扎60min模型。尼莫地平经颈内动脉给药(40μg/kg);胞磷胆碱经腹腔注射给药(250mg/kg,1次/d,连用3d)。再灌注后24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后72h测量脑组织梗死体积,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前脑皮质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尼莫地平组、胞磷胆碱组及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6±0.8、1.5±1.2、1.2±0.8和0.7±0.6;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86±25)、(122±22)、(119±21)和(81±27)mm^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6±1.9)、(8.8±2.0)、(4.6±2.4)、(2.2±1.7)%。所有观察指标,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与胞磷胆碱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尼莫地平组或胞磷胆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所有用药组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尼莫地平和胞磷胆碱早期使用均有效,两药联合使用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脑缺血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溶剂组(26只)、ASA组(12只),根据再灌注时间将每组再分为24、72h两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24、72h模型。ASA组大鼠于再灌注同时灌胃给予ASA,60mg/kg(60mgASA加0.05ml无水乙醇助溶,用中性PBS液定容至10m1),1ml/100g。溶剂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的0.5%无水乙醇PBS溶液。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测定三磷酸腺苷酶(ATP)含量,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及乳酸含量。结果①ASA组大鼠再灌注24、72hATP含量为(27.7±3.5)、(29.7±2.5)μml/g(湿重);Na+-K+-ATP酶为(8.6±0.9)、(7.8±0.6)μmol·mg-1·h-1;Ca2+-ATP酶为(6.1±0.8)、(6.6±0.7)μmol·mg-1·h-1,与溶剂组大鼠的(10.3±1.0)、(4.6±0.8)μmol/g(湿重),(4.5±0.7)、(5.8±0.8)及(4.5±0.4)、(2.5±0.5)μmol·mg-1·h-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除Ca2+ATP酶含量高于假手术组[(4.3±0.5)、(4.6±0.3)μmol·mg-1·h-1]外,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SA组再灌注24、72h乳酸含量为(0.68±0.25)、(0.62±0.15)mmol/g(蛋白);乳酸脱氢酶活性为(9769±957)、(9677±532)U/g(蛋白);与溶剂组大鼠的(0.42±0.12)、(0.33±0.16)mmol/g(蛋白),(4033±723)、(5902±689)U/g(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的(0.58±0.19)、(0.61±0.23)mmol/g(蛋白),(9430±273)、(9382±375)U/g(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损伤24和72h大鼠脑组织均有明显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缓激肽、缓激肽B1受体(bradykinin B1 rgceptor,B1R)和缓激肽B2受体(bradykinin B2 receptor,B2R)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处理组(Ns组):NS 2 ml/(kg·d),连用3 d;TK(处理组(TK组):TK 17.5×10-3U/(kg·d),连用3 d.3 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缺血区缓激肽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缺血脑组织B1R、B2R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NS组比较,TK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减轻[(6.17±1.17)分对(8.17 4±1.33)分,t=2.000,P=0.004],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29.67±3.78)%对(37.50±6.72)%,t=0.078,P=0.005];缺血脑组织缓激肽含量升高[(9.25 4±1.13)对(15.53±1.68),t=6.283,P:0.000];B2RmRNA表达显著上调[(1.21±0.17)对(2.15±0.20),t=0.943,P=0.000),而B1R mRNA表达上调不明显[(0.51±0.05)对(0.57±0.06),t=0.058,P=0.141)];B2R蛋白表达显著上调[(1.15±0.16)对(1.88 4±0.21),t=0.737,P=0.0001,B1R蛋白表达上调不明显[(0.50±0.04)对(0.53±0.05),t=1.326,P=0.214].结论 TK 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使缺血脑组织缓激肽含量增高,B2R表达上调,而对B1R表达影响不大.由此推测,B2R在TK保护缺血脑组织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硼替佐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硼替佐米组各5只.脑缺血2 h再灌注即刻给予硼替佐米0.2 mg/kg尾静脉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再灌注后24 b取材.免疫组化法测组织核因子(NF)-κBp65、白细胞介素(IL)-1β;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假手术组偶见NF-κBp65、IL-1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别为(1.21±0.16)个/400倍、(11.56±0.99)个/400倍],凋亡细胞亦少见[(2.88±0.27)个/400倍],生理盐水组与硼替佐米组均可见大量NF-κBp65、IL-1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分别为(56.28±1.95)个/400倍与(29.76±2.53)个/400倍、(47.64±2.06)个/400倍与(29.6±1.61)个/400倍、(51.05±4.23)个/400倍与(33.44±2.06)个/40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可通过减少NF-κB的激活,抑制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发性一过性过度灌注现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2 h组(B组)和缺血6 h组(C组),B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0 h、0.5 h、1 h、2 h、4 h、6 h、24 h组,C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0 h、0.5 h、1 h、2 h、24 h组,每组4只.各组动物在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大鼠行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 A组假手术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相对值及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结果与对侧无显著差异.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B组缺血核心区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cerebral blood flow,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逐渐上升,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逐渐下降,再灌注6 h后与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显示,B组缺血核心区神经元密度降低,部分细胞体积增大呈空泡变,部分神经元胞体和胞核浓缩.C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缺血核心区rCBF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再灌注0.5 h,B组和C组在缺血核心区均出现一过性rCBF和rCBV增高现象,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显示此时缺血核心区出现大量凋亡和坏死细胞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再灌注6 h,B组缺血核心区电镜下可见血管密度增高,微血管怒张.结论 CIPI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和再灌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病理学损伤机制具有一定相关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超早期自发性一过性过度灌注现象与灌注损伤后的一过性炎性充血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期脑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脑温度变化的规律。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5只。对缺血再灌注组大鼠使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缺血3h再灌注48h。持续监测缺血后1h和再灌注后1h大鼠纹状体和脑皮质的温度变化,同时监测肛温。保持室温在22~25℃,湿度在60%。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在缺血早期,纹状体温度下降1.3℃,脑皮质温度下降1.5℃,肛温变化不明显;再灌注后,纹状体和脑皮质温度反跳性升高0.5~0.8℃,其中脑皮质温度快速升至(36.3±0.6)℃,纹状体温度升至(36.8±0.8)℃。肛温变化仍不明显。假手术组脑温度相对稳定。结论缺血期脑温度先下降后缓慢升高,再灌注时脑温度反跳式升高后稍有下降,随后缓慢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自由基的变化及苯妥英(PHT)对其改善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HT低剂量治疗组和PHT高剂量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每组均于手术后6h、12h、24h三个时间点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的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SOD活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SOD活力(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SOD活力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SOD活力(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各时点SOD活力又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组MDA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MDA水平(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MDA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MDA水平与PHT低剂量治疗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MDA的水平升高,SOD活力降低,说明自由基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HT可降低MDA的水平,增加SOD的活性,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