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以及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关系,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非前列腺炎患者、尿常规及EPS常规检查正常者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IL-10、PGE2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PSI和EPS中P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EPS中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CPSI和EPS中PG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S中IL-1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3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S中的IL-10、PGE2与CPS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3 5、0.432 9,P<0.01)。结论: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10和PGE2水平升高,其慢性盆痛症状严重程度与EPS中IL-10、PGE2水平呈正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能通过降低PGE2水平以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毛国强 《中外医疗》2008,27(22):78-78
探讨药物联合治疗慢性前列朦炎的临床疗效.选择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218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CPSI)和前列腺按摩液(EPS)指标变化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评估疗效.药物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湿热瘀阻)的疗效。方法:选择前列腺痛的门诊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和口服对照组西药;对照组69例,口服盐酸特拉唑嗪。4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包括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尿流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NIH-CPSI评分、提高尿流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有良效,中药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与口服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5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评分标准(CPSI)和前列腺液(EPS)指标变化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评估疗效,应用骶管注药阻滞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结果358例平均随访10.2个月,依据CPSI进行疗效判定,临床治愈180例、显效79例、有效73例、无效26例。结论CPSI是一种较好的疗效评价方法,骶管注药阻滞联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EPS)中炎性反应相关指标CD64与其他指标,即白细胞和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CPSI)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RP、PCT,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前列腺液中CD64表达,前列腺液白细胞镜检,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填写CPSI表。结果: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CD64与EPS、CPSI-1、CPSI总分在三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31、0.258、0.254,P<0.05),与CRP、PCT无相关性(P>0.05)。结论:CD64优于CPSI等方法,可在前列腺慢性炎临床检验中作为一项炎性反应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CP类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按照NIH分类标准,根据前列腺液常规检查,二杯法细菌培养(PPMT).应用免疫比浊法对4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CRP含量进行了检测,获得196组数据.结果: 卵磷脂小体(LLZXT)与CRP含量呈负相关(r=-0.33,P<0.01).WBC计数与CRP含量呈正相关(r=0.63,P<0.0001).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前6项(CPSI6)与CRP含量正相关(r=0.28,P<0.0001).结论: 前列腺液中CRP水平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前列腺液中的CRP水平不仅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依据,而且可望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的定量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7例,均用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治疗1个月,选择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CPSI)和前列腺按摩液(EPS)指标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67例中总有效率82.0%.其中治愈率19.4%;显效率24.2%;有效率38.4%;无效率17.9%.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黄小芳  刘迎  许小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9):2947-2948,2953
目的 观察CO2激光器对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患者112例,分为激光治疗组和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各56例。确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和ⅢB类。激光治疗组:经尿道插入并定位于前列腺部。照射能量18J/次,隔天治疗1次,每周2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2CPSI)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判断。结果 症状程度评分值较治疗前减少60%^1以上为改善。疼痛和不适改善率83.9%,排尿次数的改善率69.6%,对工作以及对心理的影响改善率71.4%(40/56),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率73.2%(P〈0.05);治疗前后前列腺按摩液(EPS)中WBC的数量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如排尿不适、血尿、持续的尿路感染等)。结论 用CO2激光器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健铭  何倩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07-10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CP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左旋氧氟沙星和特拉唑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清化益肾汤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CPSI评分、EPS(前列腺液)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CPSI评分及EPS检查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刘洁辉  廖海球 《中外医疗》2007,26(24):29-30
目的 观察癃闭舒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癃闭舒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前列腺肛门指诊(DRE)、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33%,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78%,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及EPS中WBC,pH值与尿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的NIH-CPSI积分与尿流率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 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92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选择敏感抗生素1~2周,α1-受体阻滞剂、中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热疗、前列腺按摩等物理治疗.两组病人共治疗4周.结果 依据CPSI 症状评分判定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73.4%.结论 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石通淋胶囊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单盲观测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60例门诊确诊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14分,EPS-WBC≥10个/高倍视野、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双石通淋胶囊)和对照组(前列康片),每组30例,连续用药6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EPS-WBC)数值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3.3%(P<0.05).治疗前NIH-CPSI总评分:治疗组为(24.40±5.04)分、对照组为(23.80±5.34)分;治疗后NIH-CPSI总评分:治疗组(9.93±8.04)分、对照组为(16.83±9.27)分;2组比较P<0.05.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13.86±1.52)分、对照组为(13.53±1.25);治疗后治疗组为(5.40±2.73)分、对照组为(9.83±3.45)分,2组比较P<0.05.结论 双石通淋胶囊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翁沥通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分为翁沥通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翁沥通治疗2个月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前列腺液的变化。结果:翁沥通组患者NIH—CPSI评分明显降低(P〈0.01),检查前列腺液自细胞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药翁沥通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阎鹏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5):609-610,626
目的:探讨检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尿酸(UA)水平的意义。方法:按国际慢性前列腺炎分类诊断标准,将在我院确诊的113例CP患者分为两组,ⅢA组59例,ⅢB组54例,实验另设正常对照组21例(未患CP的健康志愿者),三组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炎评分(CPSI-P、-U、-T),测定EPS中WBC计数和UA浓度,治疗4周后再分别进行上述测定。结果:①CP患者的EPS中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前后CP患者CPSI评分,EPS中U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PS中WBC在治疗前后Ⅲ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B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PS中UA水平可能与CP发病有关,EPS中UA测定对C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1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特拉唑嗪 左氧氟沙星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治疗,疗程4~12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症状评分(CPSI)标准对治疗前后评分,行前列腺液常规(prostatic fluid,EPS)镜检.结果 多数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全部病例CPSI评价治疗前12~38分,平均32.6分;治疗后5~16分,平均12.7分.EPS检查WBC治疗前10~满视野/HP,平均30个/HP;治疗后0~20个/HP,平均为10/HP.结论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前列安栓与前列舒丸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荣兵  孔少仪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400-1401
目的观察前列安栓与前列舒丸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口服前列舒丸,同时将前列安栓肛门纳入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罗红霉素;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前列腺液中WBC和卵磷脂小体、最大尿流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的WBC、卵磷脂小体和最大尿流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中WBC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安栓与前列舒丸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陈强文 《华夏医学》2009,22(3):452-454
目的:探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抗生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特拉唑嗪(2 mg,每晚1次)+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和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治疗,8周后观察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l)评分及前列腺液(EPS)常规.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IH-CPSI评分、EPS常规中白细胞数目均有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盐酸特拉唑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比单用左氧氟沙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蒲芪通补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蒲芪通补方,对照组给予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前列腺液(EPS)检查白细胞计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及EPS检查白细胞计数情况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疼痛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蒲芪通补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92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选择敏感抗生素1~2周,α1-受体阻滞剂、中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热疗、前列腺按摩等物理治疗。两组病人共治疗4周。结果依据CPSI症状评分判定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73.4%。结论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泌淋胶囊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患者给予泌淋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8.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8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及EPS中WBC、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的NIH-CPSI积分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泌淋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