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ToyopearlHW-44、SephadexLH-20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委陵菜的乙酸乙酯层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quercetin-3-O-α-L-arabinofuranoside,Ⅰ),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Ⅱ),山柰酚-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furanoside,Ⅲ),山柰酚-3-O-β-D-(6-O-cis-p-香豆酰基)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6-O-cis-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Ⅳ),山柰酚-3-O-β-D-(6-O-trans-p-香豆酰基)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6-O-trans-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Ⅴ),4′,5,7-三甲氧基-黄酮醇(Ⅵ),布卢姆醇A(blumenol A,Ⅶ),dihydrosyringenin(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委陵菜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Ⅷ为首次从委陵菜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4.
5.
采用溶剂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等手段对五指那藤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subsp. intermedia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五指那藤茎的60%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白桦酮酸(2)、白桦脂酸(3)、3-表-白桦脂酸(4)、木通种酸(5)、24-O-乙酰木通种酸(6)、3-O-α-L-阿拉伯糖基-30-去甲常春藤皂苷元-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7)、Stauntoside A(8)、刺楸皂苷A(9)、刺楸皂苷J(10)、Kizuta saponin K10(11)、3-O-α-L-鼠李糖基(1→2)-O-α-L-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β-D-木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12)、刺楸皂苷B(13)、3-O-α-L-鼠李糖基(1→2)-O-α-L-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葡萄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14)、sieboldianoside A(15)、septemoside A(16)、刺楸皂苷K(17)、刺楸皂苷 Ⅰ(18)、3-O-α-L-阿拉伯糖基(1→2)-O-β-D-葡萄糖醛酸基-常春藤皂苷元(19)。其中 4,6,10,12,14,16~19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且 6 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7,(4):41-46
目的研究灵芝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取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依据波谱数据对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共分离了25个化合物,分别为灵芝酸A(1)、灵芝酸AM1(2)、灵芝酸C2(3)、灵芝酸D(4)、灵芝酸DM(5)、灵芝酸F(6)、灵芝酸H(7)、灵芝酸I(8)、灵芝酸K(9)、灵芝酸M(10)、灵芝酸N(11)、灵芝酸S(12)、灵芝酸TN(13)、灵芝酸TQ(14)、灵芝酸TR(15)、灵芝酸Y(16)、灵芝烯酸C(17)、灵芝烯酸D(18)、灵芝醇A(19)、灵芝醇B(20)、灵芝醇F(21)、Lucialdehyde A(22)、Deacetyl ganoderic acid F(23)、Ganodermanontriol(24)、Ganodermanondiol(25)。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对灵芝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为灵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全草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小鱼眼草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甲酸酯(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β-香树脂醇(3),β-香树脂酮(4),3β-羟基, Δ11,13(18)-齐墩果二烯(5),Δ12-齐墩果烯(6),木栓酮(7),达玛烷二烯醇乙酸酯(8)和表木栓醇(9)。化合物 1~8 为首次从鱼眼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9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1 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10.
11.
委陵菜三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23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5个三萜类化合物,鉴定为α-香树素(α-amyrin,1),β-香树素(β-amyrin,2),乌苏酸(ursolic acid,3),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4),蔷薇酸(euscaphic acid,5),坡模酸(pomolic acid,6),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7),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8),2β,3β,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β,3β,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9),积雪草酸(asiatic acid,10),24-羟基委陵菜酸(24-hydroxy tormentic acid,11),2α,3α,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myrianthic acid,1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3),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14),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α-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5)。结论:化合物1,2,4~15为首次从委陵菜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10,12,14和15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其中化合物4和9抗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13.
猫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猫人参(大籽猕猴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反复分离纯化,用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猫人参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齐墩果烷(1),isotachioside(2),积雪草酸(3),儿茶素(4),表儿茶素(5),熊果酸(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获得,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技术手段,从赤芝水提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灵芝三萜酸和18个已知类似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新化合物为2β-acetoxy-3β,25-dihydroxy-7,11,15-trioxo-lanost-8-en-26-oic acid(1)。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anoderic acid H(2),12β-acetoxy-3β,7β-dihydroxy-11,15,23-trioxo-lanost-8,16-dien-26-oic acid(3),ganoderenic acid D(4),ganoderic acid C1(5),ganoderic acid G(6),3β,7β-dihydroxy-11,15,23-trioxo-lanost-8,16-dien-26-oic acid(7),ganoderic acid B(8),ganoderic acid C6(9),3β,15α-dihydroxy-7,11,23-trioxo-lanost-8,16-dien-26-oic acid(10),ganoderic acid A(11),ganolucidic acid A(12),lucidenic acid E2(13),lucidenic acid N(14),lucidenic acid P(15),lucidenic acid B(16),lucidenic acid A(17),lucidenic acid C(18),lucidenic acid L(19)。虽然化合物2~19在赤芝中已经报道,但是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因此,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赤芝的化学成分,尤其是填补了赤芝传统水煎剂化学成分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翻白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1)、槲皮素(2)、山柰酚(3)、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5)、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6)、山柰酚-3-O-α-L-鼠李糖(1→2)[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7).结论:化合物1,4,6,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委陵菜积雪草酸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委陵菜积雪草酸(asiatic acid, AA)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A对照组(8 mg·kg-1AA),模型组(5.0~9.0 g·kg-1乙醇),及AA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乙醇+8,4,2 mg·kg-1AA)。各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每天1次,连续24周。末次给药1.5 h 后,取血,处死大鼠,采集肝组织。检测大鼠血清AST,ALT,检测肝脏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GSH-Rd,丙二醛(MDA)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Toll样受体4(TLR4),CD1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TIR结构域衔接蛋白-β(TRIF),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做组织学检查,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AA治疗后,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MDA含量明显降低,SOD,GSH-Px,GSH-Rd,MPO活性明显升高。此外,AA能抑制TNF-α,IL-1β的表达;同时还可抑制TLR4,CD14,MyD88以及核因子NF-κB的水平。组织学检查显示,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均有所减轻。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委陵菜积雪草酸对乙醇所致的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多裂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HP-20、氧化铝、SephadexLH-20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多裂委陵菜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四甲基环己烯型单萜苷(megastigmanglycosides):citrosideA(1),icarisideB1(2),(6S,7E,9R)-roseoside(3),(6S,7E,9R)-vomifoliol-9-O-β-D-xyl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