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测定10%葡萄糖注射液中双黄连粉针中的活性成份:黄芩甙、绿原酸、连翘甙与VitC配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绿原酸、连翘甙含量无明显变化,黄芩甙含量明显上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表明双黄连粉针可与VitC针配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聚丙烯可立袋、非PVC复合膜软袋4种不同材质包装常用大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中国药典》附录光阻法测定配伍前,配伍后Oh,4h,及通过输液器后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结果配伍后混合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不同材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4种材质包装的常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比空白输液显著增加,不同材质输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合格的输液器具,可大大减少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紫外光谱相似度考察注射用丹参粉针(冻干)与6种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注射用丹参与氯化钠注射液(0.9%)、葡萄糖注射液(5%)、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测定配伍后7h内配伍液的pH值及UV吸收度,根据UV吸收值计算紫外光谱相似度及其变化。结果:6种配伍液7h内pH值无明显变化;在200nm一400nm范围内,注射用丹参与6种输液配伍的平均相似度大小依次为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液在250.5~300nm范围内相似度较大;配伍液相似度变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结论:注射用丹参与氯化钠注射液(0.9%)、葡萄糖注射液(5%)、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较稳定;与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输液配伍后相似度较小.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4.
双黄连粉针剂与10%葡萄糖配伍的微粒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不同剂量的双黄连粉针剂与10%葡萄糖输液配伍的微粒变化情况。100ml10%葡萄糖加入不同剂量0.3g、0.6g、0.9g、1.2g的双黄连粉针,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25μm、≥10μm的微粒变化,表明双黄连粉针可与10%葡萄糖配伍,如果临床上应用两者配伍进行输液时,应调节滴注速度,受控制输液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粉针剂加VitC输液中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测定10%葡萄糖注射液中双黄连粉中的活性成分:黄芩甙,绿原酸,连翘甙与VitC配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绿原酸,连翘甙含量无明显变化,黄芩甙 含量明显上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表明双黄连粉针可与VitC针配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氟罗沙星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做出讨论,并得出氟罗沙星在5%及10%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好可与二者配伍。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产生白色沉淀,含量明显下降,因此临床使用时,不能与有含氯化钠的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7.
洛美沙星在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洛美沙里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4种输液配伍中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别测定洛美沙里与4种输液在25℃和37℃的条件下配伍后,在24h内含量、pH值等变化情况。结果:在25℃、37℃条件下,洛美沙星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4h内含量、pH值和外观无显著变化。结论:在25℃、37℃条件下,洛美沙星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4h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头孢他啶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在5%葡萄糖、10%葡萄糖、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并观察输液的外观,PH的变化。结果:头孢他啶在4种输液中的含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含量下降越快。结论:可以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在5%葡萄糖注射液等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5℃,将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加入到4种输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配伍液的含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值和外观变化。结果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5℃放置16 h其外观、pH值和含量基本不变。结论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与4种输液配伍,在16 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室温6小时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钟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利巴韦林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双黄连粉针不宜与维生素C配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从外观检查、PH值和Vc含量变化、双黄连中黄苓苷和绿原酸的紫外特征光谱考察、配伍前后薄层层析图谱比较等五个方面对双黄连粉针与Vc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双黄连粉针不宜与Vc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室温24小时内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后,24小时内非诺多泮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甲磺酸非诺多泮与上述三种输液配伍24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继军 《中外医疗》2009,28(23):71-7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唪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等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5℃,将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加入到4种输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配伍液的含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值和外观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地唪钠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5℃放置8h其外观,pH值和含量基本不变。结论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配伍,在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室温6小时内注射用赖氨匹林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三种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阿司匹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水杨酸),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上述三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水杨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赖氨匹林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粉针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精密pH计等方法,模拟临床用药,考察炎琥宁与常用抗敏药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后0、1、2、4、6h时在3种不同输液中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及pH值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配伍后在室温(25℃)下6h内稳定,可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生脉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生脉注射液按临床常规剂量与2种输液配伍,在室温条件下放置5 h,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的人参皂苷Rg1含量,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形状,测定不溶性微粒数目。结果:生脉注射液与2种输液配伍后,其外观无显著性改变;配伍后注射液中的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多;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1 h后人参皂苷Rg1含量明显下降,与0.9%NS 250 ml注射液配伍5 h内人参皂苷Rg1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与5%葡萄糖注射液相比,生脉注射液在0.9%NS注射液的稳定性更好,同时也适合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潘力  廖厚知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98-10,991,08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分别在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8h内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色泽、澄明度、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8h内是稳定的,可用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8.
张旭 《吉林医学》2013,(35):7567-7568
<正>双黄连粉针是由金银花、黄岑、连翘三味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笔者现总结3例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如下。病例1,患者,男,18岁。因高热、头痛、咽痛2天就诊,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1.2 g)2支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输至1/3时,患者出现全身皮肤性荨麻疹伴瘙痒。处理方案:随即停止输液,马上给予地塞米松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g),同时肌内注射扑尔敏4 mg,口服氯雷他定1片,15 min后患者症状好转。病例2,患儿,女,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0.6 g,约10分钟后,患儿出现大汗淋漓,眼睑开始充血、水肿,继而扩展至眼鼻、口唇及全身,并伴有呼吸困难。处理方案:停止使用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复方双黄连颗粒剂和黄芩单味药材提取物中黄芩苷在大鼠胆汁中代谢的差异.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检测黄芩苷的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并初步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给药后的大鼠胆汁中,发现了几个主要代谢产物并初步鉴定了其化学结构.黄芩颗粒剂和复方双黄连颗粒剂中黄芩苷经肝脏代谢后其主要的相同代谢物为5,6,7-三羟基黄酮-6-O-葡萄糖醛酸苷-7-O-葡萄糖醛酸苷,5,6,7-三羟基黄酮-6-O-硫酸酯-7-O-葡萄糖醛酸苷和5,7-二羟基-6-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胆汁中,黄芩单方代谢有原型黄芩苷和5,6,7-三羟基-6-O-葡萄糖醛酸苷,而复方双黄连颗粒剂则无.结论:黄芩颗粒剂与双黄连颗粒剂在黄芩苷的代谢产物存在明显差异,复方配伍促进了总黄芩素在胆汁中的排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阿莫维酸钾在5%葡萄糖,10%葡萄糖,0.9%氯化钠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莫维酸钾的含量,并观察输液的外观、pH及阿莫维酸钾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 阿莫维酸钾在0.9%氯化钠注射中6h内含量在99%以上,在5%葡萄糖注射液及10%葡萄糖注射不稳定。结论 阿莫维酸钾可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不能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