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谷氨酸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和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2~3d Wistar大鼠T12~L5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乳剂对照组(L组)、谷氨酸对照组(G组)、异丙酚对照组(P组)、谷氨酸和异丙酚合用组(GP1、GP2、GP3组)。加药后培养24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平均吸光度(A)值及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G组、GP。组细胞发生大量凋亡(均P〈0.01),bax蛋白阳性表达,bax蛋白A值升高(均P〈0.01),bcl-2蛋白阴性表达,bcl-2蛋白A值降低(均P〈0.01)。与G组比较,GP2组、GP3组凋亡降低(P〈0.05,P〈0.01),bcl-2蛋白阳性表达,bcl-2蛋白A值升高(P〈0.05,P〈0.01),bax蛋白阴性表达,bax蛋白A值降低(P〈0.05,P〈0.01)。结论 异丙酚通过增强bcl-2蛋白表达,显著抑制谷氨酸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其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奥氮平对谷氨酸(Glu)损伤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坏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奥氮平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Glu损伤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Glu损伤组和奥氮平+Glu损伤组,在体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坏死率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细胞凋亡率增加 (P<0.01);与Glu损伤组比较,10.0 μmol/L奥氮平+Glu损伤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损伤组神经元坏死率升高2.9倍 (P<0.05);与Glu损伤组比较,100.0和200.0 μmol/L奥氮平+Glu损伤组神经元坏死率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损伤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 (P<0.01),S期细胞百分数下降(P<0.01),G2 + M期变化不明显;而与Glu损伤组比较,
50.0和100.0 μmol?L-1奥氮平+Glu损伤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为Glu损伤组的79.9%和62.6% (P<0.05或P<0.01);S期细胞比例上升为Glu损伤组的2.5和3.8倍 (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能够抵抗Glu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和坏死,改变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异丙酚对谷氨酸诱导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1~3d Wistar大鼠T12~L5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原代混合培养2周。将细胞随机分为7组(n=9):正常对照组(C组)加入Hanks液;乳剂对照组(L组)加入乳剂0.2ml/L;谷氨酸组(G组)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00μmol/L;异丙酚组(P组)加入异丙酚至终浓度50μmol/L;CP1,GP2,GP3组先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00μmol/L,30min后分别加入异丙酚至终浓度5,25,50μmol/L。培养24h后取各组细胞上清液检测IL-1β和TNF-α含量,取各组细胞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G组和CP1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加,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增生肥大,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P〈0.01),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G组比较,GP2组和GP1组凋亡细胞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无明显增生肥大,IL-1β和TNF-α浓度降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其中GP2组P〈0.05,GP3组P〈0.01)。C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可显著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其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 (Dex)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 4组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ex (0、 10 -5、 10 -4、 10 -3 mol/L)培养 18h后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 10 -3 mol/L的Dex诱发了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 4个组的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指数 :G0 /G1期依次为86 2 9± 0 2 8、 88 0 6± 0 0 3、 91 2 2± 1 14和 83 10± 2 39,前 3组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第 4组例外 ;S期依次为 2 6 7±0 14、 3 5 9± 0 30、 2 97± 0 4 4和 6 0 6± 0 2 5 ,前 3组间无显著差异 ,第 4组明显增加 ;G2 /M期依次为 11 0 3± 0 5 1、8 35± 0 75、 5 81± 0 4 9和 10 84± 1 2 9,前 3组随浓度增加而减少 ,第 4组例外。S期细胞指数与G2 /M期细胞指数之比 ,分别为 1∶4 13、 1∶2 33、 1∶1 96和 1∶1 79,后 3组与第 1组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Dex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有明显的抑制。治疗剂量的Dex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由S期向G2 期的转换 ,10 -4mol/L以下的浓度同时抑制其由G1期向S期的转换。大剂量的Dex可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尼卡地平对谷氨酸诱导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d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随机分6组(n=9):正常对照组(C组)加入Hanks液;谷氨酸组(G组)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500μmol/L;尼卡地平组(N组)加入尼卡地平至终浓度10μmol/L;GN1、GN2、GN3组先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500μmol/L,10 m in后分别加入尼卡地平至终浓度1、5、10μmol/L。培养30 m in后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继续培养24 h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G组和GN1组细胞大量凋亡,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FAP表达、[Ca2+]i及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P<0.01);G、GN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GN2组和GN3组凋亡明显减少,细胞形态正常;GFAP表达、[Ca2+]i及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升高。结论:尼卡地平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抑制了谷氨酸诱导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其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if15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出生1 d的大鼠分离出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NC-小干扰RANA(siRNA)(NC-siRNA组)、Kif15-siRNA转染细胞(Kif15-siRNA组),不做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48 h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Kif15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Cleaved caspase3、p38、p-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Kif15-siRNA能显著抑制Kif15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及NC-siRNA组比较,Kif15-siRNA组细胞存活率、G2/M期细胞及PCNA、cyclinD1、p-p3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G1期细胞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38蛋白表达在各组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中Kif15的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于G1期,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p38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能有效抑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基因表达的siRNA载体,并检测抑制Cx43表达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大鼠Cx43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构建pGCsi.U6.neo.GFP质粒载体。质粒通过电转方法转染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干扰质粒对大鼠ASTs 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用谷氨酸ELISA定量试剂盒检测释放至培养基中谷氨酸的浓度,并用DAPI染色进行细胞计数。结果测序结果显示,Cx43基因的目的片段正确插入载体,并保持正确的读码框。干扰质粒转染ASTs 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Cx4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存活未受影响,而谷氨酸释放明显减少(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抑制大鼠Cx43基因表达的siRNA载体,抑制Cx43表达可降低ASTs谷氨酸的基础释放。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和ATP对新生儿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IL—6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谷氨酸和ATP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酸(100~200μmol.L^-1)对IL-6合成呈浓度依赖性促进作用;ATP(50~100μmol.L^-1)对IL-6的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谷氨酸IL-6合成的促进作用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质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胺酮和异丙酚对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 W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n=9):C组为对照组,加入Hanks液;G组加入谷氨酸;GK组先加入谷氨酸,10 min后加入氯胺酮;GP组先加入谷氨酸,10 min后加入异丙酚;GPK组先加入谷氨酸,10 min后同时加入异丙酚和氯胺酮。培养24 h后分别检测各组上清液IL-1β、TNF-α和IL-10浓度、细胞凋亡率及胞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G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加(P<0.01),未凋亡的细胞被激活增生肥大,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P<0.01),IL-10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G组比较,GK、GP和GPK组凋亡细胞减少(P<0.05,P<0.01),IL-1β和TNF-α降低(P<0.05,P<0.01),IL-10升高(P<0.01),SOD活性增加而MDA含量低(P<0.05,P<0.01),细胞无明显增生肥大。GK组和G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和GK组分别与GP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氯胺酮和异丙酚均可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和激活,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同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甲醛对雄性小鼠的生殖与遗传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甲醛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PC),每组12只。采用静式吸入染毒,各染毒组吸入甲醛浓度分别是21(1/24LC50)、42 (1/12 LC50>)和84 mg·m-3 (1/6 LC50),阴性对照组吸入正常空气,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1)。染毒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6LC50染毒组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甲醛剂量的增加,S期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加,G0/G1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数逐渐减少,各剂量染毒组小鼠睾丸细胞S期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6LC50染毒组G0/G1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剂量组(P<0.05)。 结论:甲醛可以使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率增加,并影响其细胞周期,具有一定的生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谷氨酸诱导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原代混合培养、分离、纯化获得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3个组:对照组(C组,加入D-Hank's液);谷氨酸组(G组,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25μmol/L);谷氨酸和氯胺酮组(GK组,先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25μmol/L,30 min后加入氯胺酮至终浓度1 mmol/L)。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种类及LC3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bcl-2、LC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G组细胞内beclin-1、beclin-1/bcl-2、LC3Ⅱ/LC3Ⅰ蛋白表达较C组上升,bcl-2蛋白表达较C组下降(均P〈0.05)。GK组细胞内beclin-1、beclin-l/bcl-2、LC3Ⅱ/LC3Ⅰ蛋白表达较G组下降,bcl-2蛋白表达较G组上升(均P〈0.05)。结论 125μmol/L谷氨酸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1 mmol/L氯胺酮可抑制谷氨酸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发生的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酸和ATP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IL-6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谷氨酸和ATP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酸(100~200μmolL-1)对IL-6的合成呈浓度依赖性促进作用;ATP(50~100μmolL-1)对IL-6的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谷氨酸对IL-6合成的促进作用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谷氨酸对脊髓小胶质细胞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探讨谷氨酸能否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以及激活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方法原代离体培养脊髓小胶质细胞,分别用细胞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50μM的ATP刺激细胞1小时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谷氨酸通过不同浓度(500μM,1000μM和2000μM)分别作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30min、1h和2h)作为实验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小胶质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表达水平。结果 500μM的谷氨酸孵育1h,小胶质细胞释放TNF-α并开始被使激活,在2h TNF-α释放量大大增加(P〈0.05)。对于1000μM和2000μM组,TNF-α在三个时间点增加量都非常明显(P〈0.05),但并不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趋势。在1000μM 2h组,TNF-α释放量最多(P〈0.001)。而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浓度达到1000μM和2000μM且孵育时间需持续2h,脊髓小胶质细胞释放的NO才会明显增加(P〈0.05)。结论谷氨酸能够激活小胶质细胞,可能1000μM是其激活小胶质细胞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4.
胸腺细胞体外培养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流式的细胞仪研究了小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对细胞内DNA合成、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胸腺细胞体外培养引起的DNA合成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延迟,体外培养后4小时即表现出明显的DNA合成抑制。8-12h抑制深,24h蛋白质的合成开始恢复,细胞凋亡则表现时间依赖性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P物质(SP)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施加SP刺激.分别采用^3H—Glutamate掺入和RT—PCR观察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摄取和转运体GLT-1表达的变化。结果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SP的刺激下^,3H—Glu的摄取逐渐下降,10^-9mol/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10^-6mol/L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LT-1的表达在10^9-10^-8mol/L SP作用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10^-6 mol/L SP刺激组GLT-1表达值低于正常对照(P〈0.05、P〈0.01)。结论 高浓度的SP作用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LT-1表达和谷氨酸掺入下降,表明周围慢性疼痛可能通过致病递质SP使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入减少,神经间隙谷氨酸堆积而导致脊髓中枢继发的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6.
吗啡、纳络酮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吗啡及纳洛酮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提纯达98%以上(免疫组化检测GFAP进行鉴定),通过掺入H^3-谷氨酸进行培养,观察吗啡,纳络酮及吗啡加纳络酮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的影响。结果:单独应用吗啡,纳络酮均可增强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的功能(P<0.01),联合应用则对吗啡或纳络酮的谷氨酸提取有抑制作用。结论:吗啡,纳络酮可调节星形质细胞的谷氨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18.
青光眼与谷氨酸、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严重损害视力的常见眼病,其发病率为1%,一直是眼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长期以来人们对青光眼关注的唯一目标是眼压,并就眼压升高对视神经的损害提出两个学说:机械学说和血流学说。随着对青光眼神经损害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且神经节细胞是以凋亡的方式死亡的。本文就谷氨酸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在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的情况下,对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有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组,根据CNTF剂量不同,每组再分别分为0、2、20、200ng/ml 4个亚组(共8个亚组)。每个亚组分别在6、12和24h取材,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在各细胞周期时相中的百分比。结果CNTF使无血清培养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上升,而使有血清培养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下降。结论无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进入活化状态,但不刺激其增殖;有血清培养时CNTF可以协助血清中的丝裂原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对谷氨酸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谷氨酸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d W istar大鼠T11~L6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谷氨酸组(G组),氯胺酮组(K组),余下3组为谷氨酸+不同浓度氯胺酮组(标记为GK1~GK3组),培养30 m in后取各细胞检测[Ca2+]i,再培养48 h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G组细胞发生了大量凋亡(P<0.01),[Ca2+]i显著升高(P<0.01);与G组比较,GK2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明显降低(P<0.05),GK3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显著降低(P<0.01)。结论:适量氯胺酮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显著抑制了谷氨酸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