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者,女性,45岁,工人。主诉。周身刺痒,大片发疹伴胸闷、心慌3天。颜面潮红,面部散在风团,咽部充血,前胸、后背、腹部、大腿外侧均有大小不等风团,圆形或不规则形,色深红,边缘清楚。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ST_(II、III、aVF)降低,T_(aVF)倒置、~(11)低平。治疗:口服维生素C0.2g扑尔敏8mg,各1日3次,10%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g,氟美松10mg静点,同时应用祛风活络,清热解毒中药痊愈。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哌替啶引起心电图改变1例宋森林,崔宝庆,陈诗英(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瑞达医院咨询门诊北京1000)哌替啶引起心电图改变,最近作者遇到一例,为引起同道重视,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9岁,以"脱毒"出院后7天,每晚iv哌替啶100mg6天为主诉入...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2年,加重2周入院。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反复心悸、胸闷。情绪激动或劳累都可出现。休息后可缓解,程度不重。到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提示V。~V6T波倒置0.2~0.5mv,初步诊断为冠心病,间断服用丹参片治疗,自觉服药及休息后症状能缓解,未再做进一步的诊疗。1周前患者情绪激动后又出现心悸、胸闷,程度较以前重,服用丹参片及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来住院。体温37.1℃,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心律齐,无杂音,双肺、腹部未查见异常,血常规正常,心电图V1-V6T波仍倒置(与2年前心电图相比无变化)。入院后按冠心病给予丹参针、果糖、硝酸甘油等营养心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治疗半月,患者症状仍不见好转。住院期间做腹部B超提示胆囊底结石0.8em。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脉病变,考虑胆心综合征,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周复查心电图Vl1~V4T波倒置0.1~0.3mv,V5W6T波直立0.2~0.3mv,心悸、胸闷症状减轻。术后随访半年,未再诉心悸、胸闷,半年后复查心电图V1~V6T波均直立。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性 ,42岁。主因反复剑突后闷痛伴气短 2个月 ,加重 2h就诊。既往体健 ,肥胖体型。患者于某天夜里熟睡中突发剑突后闷痛 ,无明显放射。伴有气短 ,恶心、未吐 ,持续约 0 .5h后自行缓解 ,未予介意。 2h前在阅读报纸时上述疼痛再次发作 ,伴有冷汗 ,气促。未曾用药 ,遂来诊。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血清肌钙蛋白阴性 ,高血脂。B超示脂肪肝 ,胆囊、胰腺未见异常。初诊为自发型心绞痛经吸氧 ,静脉滴注硝作者单位 :0 5640 0 河北省涉县人民医院酸甘油等治疗后疼痛缓解。复查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消失。心脏彩超检…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男,78岁。因咳嗽、咳痰、气促2个月余,左前胸痛1周伴右前胸痛、纳差、呕吐3d,于2006年3月28日入院。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目前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心电图(ECG)都有典型的图型改变,但确有不少患者AMI发生后ECG不出现典型改变.本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5 ±3.6)岁,现报道如下。1AMI的不典型ECG表现类型 ①T波高而失,当T波振幅在心前导联≥11mm或Ⅱ、 Ⅲ, avF≥5mm且T/R比值≥1时有诊断价值,就应考虑到前壁或下壁AMI.这种T波高尖的变化亦称为AMI的超急期改变,临床上则称之为AMI前综合征的一种变化. ②出现Q波:在 V1、V2导联… 相似文献
9.
高龄胆结石患者所致的心脏改变,首诊多以心脏疾病方面问题就医。我院对明确诊断胆心综合征24例行手术治疗胆结石后,心脏方面症状、心电图明显好转,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6例,年龄49-72岁,其中55-67岁为多。按首诊心脏问题到明确诊断为胆心综合征1a3个月-6a。症状主要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改变,室性早搏,心肌缺血、束支传导阻滞,S-T段改变。2结果按冠心病和心律不齐治疗,部分患者开始自觉症状稍有好转。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5年1月~1995年1月,收治32例胆道炎症致心血管症状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25~56岁,50岁以上者2例,余均在40岁以下。以中青年女性居多。病程3个月~6年不等。临床表现:发热12例,伴畏寒10例,浮肿9例。乏力32例,早搏频发,ST-T改变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临床观察,急性胆囊炎可诱发心脏早搏、阵发房速、房扑、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ECG 检测,可能出现酷似心绞痛发作时或运动阳性的心电图异常。相反也有一部分心绞痛患者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以上相关病象临床称为胆心综台死。我科于1985年至1986年间发现10例,占同期外科收住胆囊炎、胆石症病例的1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探讨胆心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手段.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例胆心综合征患者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有不同形式的临床表现,经诊治后,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诊断明确,治疗及时,该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胆—心综合征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4年至1985年6月我科共收住院治疗胆道疾患280例,有胆心表现者32例,确诊为胆心综合征者22例。平均年龄48岁。其临床症状类似冠心表现。心电图改变为心动过缓13例,T波改变13例,S—T段改变4例,束支传导阻滞(右)2例,早搏3例,房颤1例。心动过速原因甚多未做统计。随访时间半年以内12例,半年以上(包括半年)者10例。典型病例:例1,女,63岁。间歇性右上腹痛三周,伴恶心吐,右上腹轻压痛,B超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收治我科。心电图示V_3、V_4、V_5、V_6S—T段下移0.05mv,经治疗一周后复查心电图正常。行胆囊切除术后第二天再查心电图,QRS主波导联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胆心综合征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胆心综合征6例报道陈沐丁伟老年人胆道疾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同时存在。当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发作时,因内脏神经反射和激烈疼痛导致冠脉痉挛,会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现将笔者遇到的6例胆心综合征报告如下: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王利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3)
胆心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本文结合21例误诊病例,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最小者51岁,最大者74岁。均因心前区疼痛、心电图ST-T异常(其中伴有室性早搏4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以心绞痛收入院... 相似文献
20.
本组收集8例经B超检查后经手术证实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术前均有心脏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经手术切除胆囊后心脏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符合胆心综合征诊断。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8例均为干部。男5例,女3例。年龄58~78岁,平均65岁。病程1~8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