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扁桃腺、增殖腺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30例小儿扁桃腺及增殖腺切除术的全身麻醉处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30例,年龄4~14岁。其中Ⅲ°扁桃腺肥大26例,手术时间为60~70分钟。 麻醉方法 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1mg/kg。麻醉诱导:12例不合作小儿肌注氯胺酮4~8mg/kg,待入睡后入室。开放静脉通道后,注入琥珀胆碱1~2mg/kg,行气管内插管。合作小儿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液,经静脉注入氯胺酮+琥珀胆碱,或以芬太尼0.1mg+异丙酚2mg/kg+琥珀胆碱1~2mg/kg诱导后,…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行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共4例,年龄1岁、3岁4个月及12岁各1例,麻醉前肌注阿托品0.02mg/kg、苯巴比妥钠3~5mg/kg,不合作者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8mg/kg、安定0.2~0.3mg/kg、硫喷妥钠5mg/kg、琥珀胆...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在高龄剖胸手术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SAⅡ~Ⅲ高龄剖胸手术病人40例,年龄70~82岁,随机平分为两组,麻醉过程如下:1.Cardicoap监护仪持续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2.且I经T6~7或T5~6硬膜外穿刺置管并注芬太尼1.5μg/kg,全麻诱导:安定0.2mg/kg,2.5%硫喷妥钠4mg/kg,芬太尼2μg/kg,潘库溴胺0.1mg/kg,手术开始后硬质外注0.2%布比卡因6ml。术中麻这浅时注芬太尼及经回路内  相似文献   

4.
三种剖宫产麻醉方法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选取年龄27.75±3.67岁,孕龄39.48±1.10周、ASAI级的剖宫产30例。剖宫产指征为珍贵儿或(和)头益不称。随机分为全麻(1)组、硬膜外(2)组、局麻(3)组。每组各10例。(1)组入室后静注阿托品0.5mg、硫喷妥钠4mg/kg、琥珀胆碱1mg/kg完成气管插管后行控制呼吸,手术开始时静注氯胺酮1mg/kg、卡肌宁4mg/kg、依呼气末PaCO2值调整呼吸参数,使其维持在5.32~6.00kPa。胎儿娩出后吸安氟醚维持麻醉至术终。(2)组不用术前药,经L2~3置管,用2…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8年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同种异体胎脑垂体移植术治疗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垂体前叶功能低下9例(Ⅰ组),颅脑手术20例(Ⅱ组),两组均为女性,年龄分别28.7±3.1岁和30.2±1.3岁,体重分别55.4±2.2kg和53.6±4.8kg(P>0.05)。I组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1、2。2.术前准备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0.1g,东莨菪碱0.3mg。I组术前24小时静注氢化考地松100mg。3.麻醉实施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接Ohme…  相似文献   

6.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及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应用阻抗法和分气流监测法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Propofol,PRO)后患者血流动力学(MAP、NR、SLCI、IFI、VET、EVI、SVRI、IC、PFI、LSWI)与通气功能(VT、RR、VE、FEV1%、ETCO2、SPO2、 I-EtO2)的变化。 40例(ASAⅠ~ Ⅱ)随机分成四组,PRO剂量分别为 1.0mg/kg、1.5mg/kg、2.0mg/kg、2.5mg/kg。结果:(1)1~4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0%、20%、30%、80%,苏醒时间分别为3 0±1.5、7.4±2.3、9.1±3.6、9.6±4.2分钟:(2)静脉注射不同剂量PRO启SAP、DAP、MAP、SI下降,HR、CI、SVRI无明显变化,心肌收缩性(IC、PFI、EVI)明显减弱,SVRI减少;(3)PRO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以VT和VE影响最大,与剂量呈正相关;对面罩吸氧患者SpO2、RR、ETCO2无明显改变,I-EtO2减少;舌后坠者托起下颌对VT、VE的恢复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50例年龄≥60岁,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五组,用安定0.3mg/kg、芬太尼4.0μg/kg、琥珀酰胆碱1.5mg/kg诱导后插管前90秒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利多卡因(0.5、1.0、1.5、2.0mg/kg)。监测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分钟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对照组插管后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利多卡因0.5mg/kg和1.0mg/kg组最为平稳。因此认为芬大尼 4.0μg/kg复合利多卡因 0.5~1.0mg/kg,能有效地预防 60岁以上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观察依托咪酯(Etomidate)在全麻诱导时的麻醉效能及对循环功能和电解质的影响。资料和方法本文对象为择期手术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9岁,ASAⅠ~Ⅱ级,平均体重56.92kg。手术包括胸科20例,颅脑10例,普外20例。依托咪酯来自青岛鸿雁药厂。麻醉方法术前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入室行面罩吸氧去氮5分钟后,于45秒内静注安定0.2mg/kg、芬太尼4μg/kg和依托咪酯0.4~0.6mg/kg。待入睡2分钟后滴注琥珀酰胆碱1.5~2…  相似文献   

9.
小儿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27例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0.1%氯胺酮和0.03%安定复合液(下简称KD复合液)麻醉,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7例中男21例,女6例,年龄(8.36±1.03)岁,体重(23.47±0.47)kg。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0例,外伤性白内障17例(均为一侧)。术前查体均未发现异常。手术操作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时间(41.74±0.33)分钟。麻醉方法 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3~0.5mg或东莨菪碱0.2~0.3mg,不合作患儿,氯胺酮4~6mg/kg肌肉注射,入睡后,开放静脉,KD复合液开始以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3倍ED95插管剂量的美维松分次 血组胺浓度及对血淮动力学影响。方法:4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7组,每组6例。组Ⅰ-Ⅵ将美维松0.25mg/kg分为0.25mg/kg一次注入及0.05mg/kg+0.2mg/kg,0.1mg/kg|0.15mg,0.125mg/kg+0.125mg/kg,0.15mg/kg+0.1mg/kg和0.2mg/kg+0.05mg/kg分两  相似文献   

11.
枢复宁TM预防小儿腭裂修补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小儿腭裂手术后静脉注射枢复宁TM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45例ASAⅠ~Ⅱ级,年龄3~10岁,择期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第Ⅰ组不用枢复宁TM,第Ⅱ组于麻醉后手术前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第皿组术毕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麻醉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1mg/kg和苯巴比妥钠3mg/kg。用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或1mg/kg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后,用羟丁酸钠50mg/kg和0.1%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患儿均在恢复室观察直至完全清醒方送近病房。醒后4小时开始进流质。结果第Ⅰ、Ⅱ、Ⅲ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1/15(73.33%)、7/15(46.67%)、2/15(13.33%)(P<0.01)。本研究表明:术毕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能有效预防小儿腭裂术后恶心、呕吐,不提倡术前预防性应用枢复宁TM。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大剂量甲氨喋呤化疗的血清药物浓度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骨肉瘤大剂量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化疗42例次,化疗方案分两组,第一组MTX剂量为200mg/kg,静脉滴注时间为2、4、6小时;第二组静脉滴注时间为6小时,MTX剂量为200mg/kg、300mg/kg、400mg/kg、500mg/kg。结果表明,零时血清药物浓度随滴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为6.2×10-4mol/L,5.1×10-4mol/L、5.0×10-4mol/L,各时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零时血清药物浓度随MTX剂量增加而显著增高,为5.0×10-4mol/L、7.7×10-4mol/L、1.1×10-3mol/L、2.7×10-3mol/L。零时血清药物浓度越高,血清药物浓度下降速度越快,24小时为1×10-6mol/L左右,24小时以后,下降速度缓慢,至72小时为1×10-7mol/L左右。24小时以后的血清药物浓度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琥珀胆碱诱导气管插管的合适剂量,61例ASAⅠ~Ⅱ成年病人,分为0.7mg/kg、1.0mg/kg、1.5mg/kg和2.0mg/kg四组。用肌颤搐反应监测比较各组肌松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T1最佳抑制程度,并比较气管插管肌松程度和诱导前后血清K+的变化。结果表明,琥珀胆碱的气管插管剂量以1.0mg/kg或1.5mg/kg为宜,既有良好的气管插管肌松条件,且琥珀胆碱的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4.
氯胺酮并用异丙酚对小儿麻醉苏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胺酮并用异丙酚对小儿麻醉苏醒的影响鲁惠顺*胡*临床资料选择眼科、骨科、泌尿科12岁以下患者28例,ASAⅠ级。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15~0.02mg/kg。2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氯胺酮4mg/kg肌注或1~1.5mg/...  相似文献   

15.
50例年龄≥60岁,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五组,用安定0.3mg/kg,芬太尼4.0μg/kg,琥珀酰胆碱1.5mg/kg诱导后插管前90秒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利多卡因(0.5,1.0,1.5,2.0mg/kg)。监测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分钟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对照组插管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P<0.05或0.01);而利移卡因0.5mg/kg和1.0mg/kg组最为  相似文献   

16.
422例FDMO膜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1984年9月至1995年10月应用复旦大学生产的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式氧合器(FDMO膜肺)为422例病儿行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422例中男265例,女157例;年龄1.5~14岁;体重9~30kg。体外循环采用中度低温(25~28℃),肝素化后ACT保持480~600秒,灌注流量为每分钟110~120ml/kg,心肺转流时间30~358分钟,平均96分钟。体外循环期间血气分析结果:PaO232.0±5.6kPa,SaO20.98~0.99,PaCO25.2±0.6kPa、pH7.40±0.03,BE2.1±1.6,SB32.6±2.4,BB49.0±2.6。术中测定游离血红蛋白82±20~140±34g/L。结论:FDMO是一种氧合性能良好的膜肺,不仅使用方便,且对血细胞破坏较少。  相似文献   

17.
安氟醚及异氟醚对阿曲库铵临床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吸入1%安氟醚或等效浓度异氟醚对阿曲库铵临床药效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吸入67%N2O(Ⅰ组),1%安氟醚(Ⅱ组)或0.67%异氟醚(Ⅲ组)后观察阿曲库铵临床药效。结果:静注阿曲库铵0.5mg/kg后,Ⅰ、Ⅱ和Ⅲ组的起效时间分别是2.2±0.42分、2.1±0.42分和2.1±0.34分(P>0.05),作用时间分别是45.85±3.7分、55.25±6.47分和55.88±8.25分(P<0.01);维持90%~95%颤搐抑制所需阿曲库铵的静脉滴注速度分别为6.277±1.092μg·kg-1·min-1、4.272±0.585μg·kg-1·min-1和4.505±0.716μg·kg-1·min-1(P<0.01)。结论:1%安氟醚及等效浓度的异氟醚均可增强阿曲库铵的临床药效,但两者之间的增强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多甙在大鼠肾移植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W→SD)。将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仅给生理盐水,雷公藤多甙(T_Ⅱ)组给T_Ⅱ30mg·kg~(1)·d~(-1),CsA组给CsA15mg·kg~(-1)·d~(-1),CsA+T_Ⅱ组同时给CsA15mg·kg~(-1)·d~(-1)+T_Ⅱ30mg·kg~(-1)·d~(-1)。对照组大鼠肾移植后平均存活时间为7.3±2.2天,T_Ⅱ组平均存活时间为18.1±3.7天,两组存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T_Ⅱ+CsA组平均存活时间为34.6±5.2天,CsA组为26.1±4.6天。单纯用药的两组分别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_Ⅱ30mg·kg~(-1)·d~(-1)对大鼠肝、肾、心脏及白细胞总数无影响,但显著抑制大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T_Ⅱ也显著抑制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但抑制能力不及CsA。  相似文献   

19.
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全麻后拔管期也可引起血压剧增、心率增快和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强烈的心血管反应。为探讨预防这种反应的有效措施,我们观察、对比了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对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资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 普外、五官、骨科择期手术病人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无明显心肺疾患,无哮喘及过敏史。二、麻醉方法 麻醉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以氟哌利多0.05~0.1mg/kg、哌替啶1~2mg/kg、安定0.05~0.1mg/kg分别静注,用(1~2)%丁卡因行口咽和气管粘膜表面…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在氯胺酮麻醉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与氯胺酮麻醉作用间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昆明鼠分成4组,Ⅰ组氯胺酮100mg/kg腹腔内注射,Ⅱ组连续3天腹腔内注射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50mg/kg后,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0mg/kg,Ⅲ组连续3天腹腔内注射左旋精氨酸300mg/kg后,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0mg/kg,Ⅳ组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0mg/kg后,腹腔1小时内持续给予S-亚硝酰-N-乙酰青霉胺(SNAP)30mg/kg。观察各组动物翻正反射丧失和抑制持续时间。结果:各组翻正反射丧失时间无明显差异,为1.39~2.30分钟。翻正反射丧失持续时间Ⅰ组47.71±5.17分,Ⅱ组47.84±7.99分,Ⅲ组和Ⅳ组明显比Ⅰ、Ⅱ组短,分别为31.14±2.44和32.75±8.14分(P<0.01)。结论:改变NO的生成量将影响着氯胺酮引起的小鼠翻正反射抑制的持续时间,NO在氯胺酮麻醉分子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