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微镜结肠炎临床病理诊断进展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镜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包括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CC)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is,LC),是一类以慢性水样腹泻、结肠镜下表现正常或大致正常、并有特征性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少见疾病,1976年由Lindstrom[1]首次报道.MC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考虑是一类以免疫异常为主的综合性因素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显微镜下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是一组以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而肠镜及钡剂灌肠检查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只有结肠组织活检在显微镜下才能诊断的疾病。一般包括2个疾病: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以下简称CC)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1ymphocytic colitis,LC),分别于1976年及1989年被描述为独立的疾病。因为二者有共同的临床表现、相似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药物疗效.在近年被认为是同一疾病,称为显微镜下结肠炎。近年国外对M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报道。由于该病较少见,加之人们认识不足,常常难以正确诊断。本文结合有关的资料,对MC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显微镜下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是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但有慢性非血性水样腹泻的一类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CC)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is,LC)两种类型。近十余年来MC的发病率有所增高,相关研究愈来愈多,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尚很有限。为此,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显微镜下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是指一组以慢性水样性腹泻,一般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但结肠黏膜活检有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临床疾病。临床上,显微镜下结肠炎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一种为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is,LC),另一种为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CC)。两种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根据结肠黏膜活检有无胶原带增生而区别。近10年以来,随着内镜及其他检查手段的发展,显微镜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暂未明确,考虑可能与多因素相关,本病的病理生理机制难以详细定义,但已有许多免疫异常的发病机制的报道,显微镜下结肠炎通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包括麸质过敏症,多种药物可使本病发生,大部分明确的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质子泵抑制剂,但尽管病因学上有联系,但无明确致病证据,在现阶段大部分小样本试验中,多种药物可对显微镜下结肠炎有治疗作用,但布地奈德是有最详细的研究及充分的证据支持有治疗效果,因此建议有慢性非血性的水样腹泻,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必须考虑有显微镜下肠炎的可能,建议行肠镜下组织病理学活检。  相似文献   

5.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colitis cystica profunda, CCP)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均无特异性,既往大量文献报道CCP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本例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在剥离病变过程中可见黄色油性液体流出,用尼龙绳与钛夹荷包缝合创面。ESD治疗CCP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了结肠的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走出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资料,该病1978年在全国报道的例数为337例,到2000年底已达2万余例,显示其患病率在我国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显微镜下结肠炎(MC)是一种以慢性非血性水样腹泻、结肠镜下黏膜正常而病理学检查可见特异性改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淋巴细胞性结肠炎和胶原性结肠炎两种亚型。目前,多项研究提示多种药物对MC治疗有效。本文就MC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是两种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水泻,只有结肠活组织检查才能诊断的结肠炎症性疾病。两病临床少见,迄今报道的,前者有400余例,后者有60余例。  相似文献   

9.
张煜  沈骏  冉志华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89-790
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最初指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手术切除标本中难以辨别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还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病例。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IC的概念逐渐延伸至内镜、病理和外科手术中。与此同时,许多IC患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演进为UC或CD。目前血清学辅助检查区分IBD类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因此,IC诊断的确立需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内镜下表现及组织学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肠病性关节炎(enteropathic arthritis,ES)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或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引起的关节炎的统称.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肠道非感染性炎症伴有关节及全身症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肠外表现中关节炎的发生率在15%-33%,UC和CD所占比例各家报道不一。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现将我院近5年来诊断的2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其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精神等多种因素,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近年研究提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作为具有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殖和活性的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3.
显微镜下结肠炎(MC)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非出血性、分泌性水样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结肠镜下肉眼可见黏膜正常或大致正常,活组织病理检查呈特异性改变。根据活组织检查显微镜下的不同病理表现,分为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C)及胶原性结肠炎(CC)两种亚型。M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MC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年来正逐渐升高,目前研究发现运用布地奈德是治疗轻症和重症MC的有效手段。由于MC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MC逐渐受到重视,此文就MC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深入,UC与NF-κB的关系已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15.
肠黏膜屏障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n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含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研究发现,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在IB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了解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伪膜性结肠炎是指以点状伪膜形成为特征的急性结肠黏膜损伤,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名称,可由各种原因,包括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与败血症等)时所致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或因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病损可只累及小肠,称伪膜性小肠炎,或小肠与结肠均累及时,称伪膜性小肠结肠炎。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健伟 《胃肠病学》2007,12(1):58-6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便和血便为主要表现。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据江学良等对1978年以来几次重要的全国性消化会议的资料统计,我国UC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UC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其病因和治疗药物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结合目前对UC的认识.就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也是一种难于治愈、极易复发的疾病。之所以“难于治愈”是因为迄今不知道它的病因,之所以“极易复发”,是因为对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明了。根据近年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黏膜免疫系统对抗侵袭性肠内抗原的适用性反应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发病过程。为此。近年对本病的主要治疗焦点是采取各种方法,迅速封闭黏膜炎性通路,阻断炎症过程,从而达到消除结肠黏膜炎症的目的。以下重点讨论溃疡性结肠炎的经典治疗现状和近年新治疗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或里急后重。病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难愈,属于中医学之“肠癖”“泄泻”“痢疾”范畴。陈治水教授擅长治疗胃肠疾病,尤其对UC的治疗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UC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董秀丽  于水莲 《内科》2008,3(3):397-398
溃疡性结肠炎(u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较常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日见增高,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与患者遗传易感性、机体免疫应答及肠黏膜免疫识别失调密切相关^[1]。我们自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用乌梅丸加减口服加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并与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