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拉米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HBV-DBA转阴率、病毒反弹情况、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肝功能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时,两组间ALT和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HBV-DNA转阴率高于拉米夫定组,病毒反弹例数均低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L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良好的疗效,对于患者肝功能改善及抗病毒效果均显著优于拉米夫定,且病毒反弹发生例数低于拉米夫定,更适合慢加急性肝衰竭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年限均从2006年1月至2014年9月。纳入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相比较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判员对纳入试验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8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恩替卡韦治疗6月以上的患者其病死率显著低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RR=0.75,95%CI(0.60,0.95),P<0.05];在治疗2~3 m和6 m以上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患者HBV DNA转阴率也显著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RR=1.47,95%CI(1.29,1.68),P<0.05;RR=1.48,95%CI(1.30,1.67),P<0.05],病毒学突破率也显著低于拉米夫定治疗组[RR=0.07,95%CI(0.01,0.54),P<0.05],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远期病死率和病毒学突破率均显著低于拉米夫定,适合于长期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前,所有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在长期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耐药。随着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耐药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19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重点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性脑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尿素氮、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纠正混杂因素后,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比较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两种药物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程度,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抗病毒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在早期和中期抗与不抗病毒治疗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晚期抗与不抗病毒治疗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独立因素。较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均可选用于对这种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有4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即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但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遗传背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s B virus,HBV)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强的松。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好转治愈率,同时检测生化指标、PTA及血清HBV DNA载量,以12周为观察终点。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比较,血清ALT、TBIL、TC及PTA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2周后,所有生存病例HBV DNA均转阴(<500 copies/m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82.5%(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P<0.05),治疗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早期患者效果好且可使HBV DNA转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定义及发病机制、HBV相关肝病抗病毒治疗方法、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等方面介绍核苷类似物在HBV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孙奎霞  李杰  庄辉 《肝脏》2011,16(2):147-149,166
目前我国已批准了4种结构不同的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分别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LAM)、腺嘌呤核苷磷酸酯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V)、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ETV)和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LdT)[1]。这些药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逆转录酶的作用下,掺入HBV DNA链,终止DN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近期疗效。方法 68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被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HBV DNA水平、MELD分值变化及病死率。结果在治疗后12周,治疗组总胆红素和HBV DNA分别为89.7±42.5μmol/L和3.16±2.04log10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5.6±64.2μmol/L和6.28±3.95log10copies/mL,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白蛋白分别为48.5±15.6%和34.8±4.8g/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12.4%和30.2±4.1g/L,P<0.05或P<0.01);治疗组早中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分别为17.6±3.5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4±4.1和52.9%,P<0.05或P<0.01),两组晚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HBeAg阴转,1例HBeAg血清学转换,对照组HBVM无变化。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功能,降低早中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尽早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大约有2 8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每年由于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细胞癌和终末期肝硬化导致死亡的患者约50万,慢加急性肝衰竭成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针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包括使用核苷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内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加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仅能使有足够肝再生潜能的患者奏效.  相似文献   

11.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7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替比夫定组28例,使用替比夫定600 mg/d;恩替卡韦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0.5 mg/d。观察指标为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HBV DNA,分别于治疗后2、4、6、8、12周取值,因为生存率的问题,肝功能、PT只取2、4、6周进行对比。结果替比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病死率分别为21.43%、4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BV DNA阴转率及时限上相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PT、胆碱酯酶、TBil、血清白蛋白(Alb)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改善,但在治疗后第2、4、6周相同时间点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比夫定组改善较恩替卡韦组改善提前。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于干扰素治疗无效、核苷类似物耐药后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探讨其停药的后果及再联合应用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先后用干扰素α-2b、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均无效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自动停用抗病毒药物一段时间后,再联用拉米夫定(100 mg/d)(或替比夫定600 mg/d、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3.
目前,所有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在长期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耐药.随着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耐药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因素.HBV发生耐药变异之后,其生物学特性,包括复制能力、分泌能力、包装能力和抗原性都可发生相应变化.本文就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耐药变异对HBV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肝脏》2011,16(2):139-140
目前我国有4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即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但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遗传背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途径、病毒基因型、病程长短、肝脏病变程度和对治疗药物敏感性等不同,即使有同样治疗适应证的患者按同样的规范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有4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即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但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遗传背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途径、病毒基因型、病程长短、肝脏病变程度和对治疗药物敏感性等不同,即使有同样治疗适应证的患者按同样的规范方案治疗后,仍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应用核苷类似物(NUCs)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LF)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122例乙型肝炎ACLF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69例,未抗病毒治疗53例。两组其他基础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在治疗4周末,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3.5±2.2) lg copies/ml,而未抗病毒治疗患者则为[(4.5±2.4)lg copies/ml,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 已经发生ACLF的乙型肝炎患者接受NUCs治疗,在短期内很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拒绝接受核苷类似物,n=12)和治疗组(核苷类似物治疗组,n=39,分别给予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以及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和MELD评分的变化;综合评估患者临床转归。结果:结束住院治疗时,治疗组20例病情明显好转,表现为血清转氨酶以及胆红素明显下降,MELD评分降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48,P<0.05);但3种药物(拉、恩、替)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使用强效快速类核苷类似物能显著延缓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在64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选择28例口服拉米夫定6周,比较两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和HBV DNA的变化。结果在观察结束时,治疗组患者TBIL明显下降,PTA明显提升,HBV DNA定量下降明显,而对照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可明显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陈小松  邱丰  张明  刘炜  应亮  周智华  夏强  张建军  凌建煜 《肝脏》2007,12(6):448-450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肝衰竭的病因,观察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阳性者肾移植后肝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分析未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21例HBV感染肾移植受者和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18例HBV感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肝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对照组21例,经保肝及降低基础免疫抑制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者5例。治疗组18例,应用拉米夫定后16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结论肝炎病毒感染与肾移植后肝衰竭密切相关,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肾移植后肝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聂青和  张久聪 《肝脏》2008,13(5):411-413
1995年Dienstag等发现拉米夫定可抑制HBV DNA复制以来,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应用成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其问世推动了CHB治疗的进程。迄今为止,已有4种核苷(酸)类似物即拉米夫定(LMV)、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