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法,对250例结核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了分离培养和细菌的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了耐药性测定。结果:结核病人合并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在300株分离细菌中,革兰阴性菌为215株,占71.66%,以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5株,占28.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三代头孢菌素对大部分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万古霉素和头孢哌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肺结核患者主要合并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敏感药物主要为头孢三代,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对1 273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株分离,并对其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 1 273例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菌株408株,其中62例患者携带2种病原菌,8例患者携带3种病原菌,其他为1种病原菌,总阳性率为25.9%(330/1273)。其中革兰阴性菌185株(45.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47株(36.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真菌76株(18.6%),主要为白色念珠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能有效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能有效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结论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应结合耐药检测结果进行用药。  相似文献   

3.
白广红  李静 《吉林医学》2012,33(29):6310-631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用痰标本做一般细菌培养及药敏,对培养阳性结果的282株细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般细菌培养阳性282株病例中,革兰阴性菌160株,占56.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多见;革兰阳性菌99株占3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3例,占8.2%。结论:肺结核患者免疫力偏低,抗结核治疗时间较长,易引起下呼吸道合并感染,其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对肺结核合并下呼吸感染的患者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对控制感染治疗结核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的血液病患儿资料.去除污染及定植标本后,共获病原菌2 188株,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全部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8.1%、革兰阳性菌占38.3%、真菌占13.6%.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则以凝固酶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为首.其中89例次标本同一部位分离出2种细菌,2例次标本同一部位分离出3种细菌.感染部位以血流(62.5%)、呼吸道(17.4%)、泌尿系统(7.2%)、皮肤软组织(6.4%)为主.1 383株血培养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菌678株(49%),革兰阳性菌631株(45.6%),真菌74株(5.4%).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病原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348株(占革兰阳性菌的41.6%),以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检测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mmbeta-lactamase,ESBL)阳性的细菌336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1.9%),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血液肿瘤患儿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流及呼吸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耐药菌及条件致病菌发生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左克  李生勇 《右江医学》2011,39(6):733-735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8例≥60岁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病原细菌以K-B纸片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真菌药敏条进行鉴定。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 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 7株(58.70%);革兰阳性菌15株(32.61%);真菌4株(8.69%)。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株比例较高;真菌的检出率较高,并且有上升趋势;应根据临床检验分析得出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邳小丹  冉宇 《吉林医学》2013,(36):7625-7625
目的:分析ICU下呼吸道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送检的100份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占67.86%;革兰阳性菌32株,占28.57%;真菌4株,占3.57%。对其中最常见的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次之,肺炎克雷伯菌最低。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病原菌药敏试验监测,为ICU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送检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0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20株,占63.9%,革兰氏阳性菌148株,占29.5%,真菌33株,占6.6%。革兰氏阳性菌前3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高,亚胺培南等最敏感,万古霉素等对革兰氏阳性菌最敏感。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药敏结果说明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ICU 75例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经鉴定共检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1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9.0%(20株),革兰阴性菌占73.3%(77株),念珠菌占7.6%(8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显示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G-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均显示耐药;革兰阴性菌(G-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于培养出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不高.结论 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药敏结果显示杆菌和球菌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在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以根据痰细菌涂片的结果进行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检验临床分类和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分离、培养、鉴定痰液标本,K-B纸片法检验细菌药敏性,真菌药敏条鉴定真菌.结果 3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分离出546株菌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280、232、34株.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常见的感染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 革兰阳性菌占主导地位,且多重耐药.应科学合理管理、利用抗菌药物,缓解多重耐药性危机.  相似文献   

10.
佟玉峰  刘文曲  周青青 《重庆医学》2016,(17):2400-240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分布情况,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60例 AE-COPD 住院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160例患者痰培养阳性者共获得致病细菌株101株,对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用 VITEK-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01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7.43%、27.72%、14.85%;革兰阴性菌中以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多见,分别占14.85%、12.87%、8.91%、6.93%、4.95%;革兰阳性菌以链球菌属为主占11.8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94%、溶血性葡萄球菌占4.95%;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14.85%,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最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最敏感。结论 AE-COPD 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偏高,依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治疗 AE-COPD 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急诊ICU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57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2047株,阳性率为32.8%。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431株,革兰阳性球菌412株,真菌204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104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杆菌10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4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7株。结论我院急诊ICU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加强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内CRB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比较排位前7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 67例CRBSI患者共检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40株(49.4%),革兰阴性(G-)菌38株(46.9%),真菌3株(3.7%)。引起CRBSI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株,33.3%)、鲍曼不动杆菌(12株,14.8%)、肺炎克雷伯菌(9株,11.1%)、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9.9%)、铜绿假单胞菌(7株,8.6%)、大肠埃希菌(6株,7.4%)。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为敏感。结论近3年来ICU内CRBSI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入院469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K—B法药敏检测。结果共分离出554株病原菌。其中G-菌339株(61.2%),前四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G^+菌69株(1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真菌146株(26.4%),以白色念珠菌为主。G-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G^+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利福平及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一些病原菌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间172例肺结核合并呼吸系统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取合格痰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共分离出19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6株(69.39%),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52株(26.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株(4.0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耐药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革兰阴性菌中的主要菌株中,大肠埃希菌对亚安培南及阿米卡星高度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呈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敏感。结论肺结核患者发生感染情况较复杂,感染的细菌菌株不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建议及时行痰培养,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不合理用药,增加致病菌耐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谢莉  杨亚敏 《当代医学》2011,17(22):137-139
目的了解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所分离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038株,痰液分离率最高(84.97%);革兰阴性菌3043株(75.36%),革兰阳性球菌260株(6.44%),真菌735株(18.20%)。革兰阴性菌居前5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白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碳氢酶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的分别为13.56%、25.62%。MRSA、MRSE分别为36.68%、44.4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然后进行细菌菌株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48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0株,占85.42%,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38株(占28.75%),鲍曼不动杆菌75株(占15.63%),肺炎克雷伯菌40株(占8.33%),大肠埃希菌37株(占7.7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9株(占6.04%),真菌91株(占18.96%),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70株(占14.58%)。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率呈增加趋势,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80例,采集所有患者痰及支气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革兰阴性菌463株(58.61%),其中大肠埃希菌(233株,29.49%)、肺炎克雷伯菌(148株,18.73%)占主要;革兰阳性菌259株(32.78%),其中粪肠球菌最多,有165株(20.89%);真菌有68株,8.61%。革兰阴性(G-)杆菌对于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物耐药率较高,其中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唑巴坦;革兰阳性(G^+)球菌对克林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菌为主,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要保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要合理临床使用抗菌药,以此减少新耐药株的形成,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近3年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的15 868例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的细菌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walkaway 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42类,1 783株,其中G-菌1 443株(80.93%),G+菌340株(19.07%)。常见菌种分布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溶血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屎肠球菌。1 783株细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以痰液最多,其次是尿液、血液、咽拭子、脑脊液、脓液等;常见菌种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各种肠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G+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结论近3年医院感染的细菌仍以G-菌为主,并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且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2007年04月~2011年03月收治的本地区583例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痰培养阳性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菌株371株,阳性率为63.6%,其中革兰阴性菌(G-)285株,占76.8%;革兰阳性菌(G+)71株,占19.1%;真菌15株,占4.0%。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阴性菌对第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高,但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高,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未见耐药。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衡阳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且耐药率高,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