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丽娟 《西南军医》2008,10(3):39-40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接受化疗的妇科癌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放松训练、有效应对方式、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系统护理干预。结果12周后干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显著提高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虚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2.
吴海波  邓从重  常婷  王蔼明 《人民军医》2014,(10):1062-1063
目的:观察加强心理干预对宫腔粘连患者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有生育要求、因宫腔粘连不孕需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100例,入院后均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筛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根据造成抑郁和焦虑的因素进行心理分析,并在术前和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出院前再对所有患者进行HAD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入院时HAD评分为(39.25±10.50)分,给予加强心理干预后降至(29.75±7.25)分;对照组入院时HAD评分为(38.75±9.25)分,给予常规心理疏导后降至(35.25±12.25)分。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加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宫腔粘连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针对其产生的焦虑抑郁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正常体检人员105人和妇产科住院的妇产科失眠患者80例治疗人员进行焦虑和抑郁自评,并对有焦虑和抑郁者施行心理干预。结果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值比正常对照显著增高P<0.01,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妇产科住院失眠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增高,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12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时和出院时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明显缓解,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状况,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在烧烫伤焦虑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烧(烫)伤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进一步完善可供整体护理借鉴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咨询和护理指导等方法,于病人人院24小时内确定实行心理干预对象,128例烧(烫)伤患者具有焦虑症状,对其中60例(实验组)连续心理干预7天,评估干预效果;另68例为对照组,除不予心理于预外,其他治疗、护理方法同实验组,两组一起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伤后创面未全部愈合的第7天,焦虑值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收缩压和脉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上述指标虽然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烧(烫)伤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心理干预是一项长期的护理工作,至于进行到何时终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魏秋香 《西南军医》2008,10(2):16-17
目的探讨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对网络成瘾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73例网络成瘾患者进行行为矫治,以纠正病态行为,调动主观能动性;实施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豆著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可改善网络成瘾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从而有效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7.
李彩英 《西南军医》2008,10(5):36-37
目的了解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心脏中心住院年龄≥60岁的行起搏器植入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于常规的心理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及患者之间互相治疗。并进行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抑郁焦虑诊断均符合中国神经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的构成比以及合并其它心血管疾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和SDS的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SAS28.09±5.12,SDS26.35±4.91)较对照组(SAS37.60±5.53。SDS34.62±5.72)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8.
周晨  于丽娜  宋玲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211-1213
目的总结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探讨截肢患者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6例截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干预组(n=29),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SF)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心理特点及生活质量。结果经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截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骨与关节损伤术后的舰艇官兵患者进行筛查与心理护理干预,并评估其效果,为建立有效的舰艇官兵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模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ES-R)、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接受骨与关节损伤手术的104例舰艇官兵进行心理评估,以其中HAMA总分14分以上且自愿参加研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施联合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和实施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护理1周后,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实施IES-R及HAMA测评,进行对比研究,评估联合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 (1)实验组IES-R得分,干预前(44.25±3.12)与干预后(20.38±1.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的IES-R得分,实验组(20.38 ± 1.69)与对照组(40.95 ±2.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HAMA得分,干预前(18.62 ±2.42)与干预后(6.54±1.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的HAMA得分,实验组(6.54±1.55)与对照组(15.28 ±1.9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与关节损伤的舰艇官兵实施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纠正、缓解骨与关节损伤术后的应激、焦虑,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康复,是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和探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首次进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8例,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SDS分值和SAS分值方面均优于参照组.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脑梗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疾病治疗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内科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患者64例,对其心理状况进行统一调查,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在治疗干预2M后,从治疗心理状态、依从性、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四方面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全部患者的HAD总分为19.1±1.9;干预前与干预后心理状态观察组有差异(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四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脑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勤  谷凌云 《人民军医》2013,(12):1415-1416
目的:调查了解患者亲友互助献血前的焦虑情绪。方法:选择患者亲友互助献血286例,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对其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并与BAI焦虑临界值比较。结果:患者亲友BAI总分为(51.16±0.56)分,显著高于BAI焦虑临界值≥45分(P〈0.05)。大专及以上患者亲友BAI总分非常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下患者亲友(P〈0.01);18-36岁患者亲友BAI总分非常显著高于37-55岁患者亲友(P〈0.01);男、女患者亲友BAI总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患者亲友互助献血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远航海员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荔峰  余鸿 《人民军医》2010,(6):431-432
目的:调查了解远航海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心理干预。方法:航行前及航行过程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0例海员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并对其中70例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远航海员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及中国成年常模;心理干预组除第80天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分值外,航行不同时间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对远航海员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住院序号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结果 A、B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焦虑发生率比之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但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在性欲、性生活接受度、性生活频率等方面比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改善患者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乳腺癌患者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心理干预前。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017例就诊飞行人员的心理干预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就诊飞行人员心理问题及应激反应症状的疗效。方法 采用PLES MHI,SMSE,SCL-90,EPIQ量表,对1017名来心理科就诊的飞行人员在心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定,并比较心理教育,生物反馈疗法,个别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咨询4种心理干预方法的疗效。结果 SCL-90测评显示心理干预前后SCL-90得分比干预前显著降低;4种方法中以个别心理治疗效果为最佳(P<0.05)。结论 在疗养院对就诊的飞行员实施心理干预是一种缓解和消除心理问题及应激症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书丽  何维为 《西南军医》2010,12(3):429-430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提供常规的心理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的心理护理外,术前由手术室护士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值、心率、血压及对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实验组焦虑值、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术前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提高患者对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手术室心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4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干预前后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与中国老年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显著(P〈0.05),与中国老年常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抗震救灾部队官兵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一线抗震救灾官兵420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5、30天进行焦虑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AS)和抑郁情绪评估标准分值(SDS)N评。结果:干预前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差异非常显著(P〈O.01)SAS和SDS标准分值为35-42分,各项评分为1分。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抗震救灾官兵焦虑及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伽玛刀治疗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伽玛刀治疗,干预组在伽玛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 经伽玛刀治疗后干预组SDS、SAS评分,以及抑郁、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能使经伽玛刀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