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TEAP技术,对433例成人患者的食管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最佳起搏电压及最佳起搏脉冲进行分析。结果:最适刺激部位与双极或四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心房波(正负双向)的最大振幅部位基本一致,电极导管从外鼻孔插入食管内的长度相当于卧位时患者胸骨上缘到脐的长度。这时电极导管在食管内的部位为最适刺激部位。最适起搏电压为15V至20V。最适起搏脉宽为10m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电极起搏位置与心房起搏阈值关系.方法 对12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查,分别于心房上区、心房区,心房下区测量心房起搏阈值,然后对检查结果 对比分析.结果 心房起搏阈值在11~25V范围内,3个部位(心房上区、心房区、心房下区)有效起搏率分别为35.20%(44/125).97.60%(122/125)与96.00%(120/125);但别作用发生率心房上区(咳嗽68.80%)与心房下区(膈肌痉孪26.40%)明王高于心房区(分别为8.00%与0.00%).结论 心房起搏阈值与食管电极起搏位置明显相关,食管心房调搏时食管电极的位置以心房区最优.  相似文献   

3.
研究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进行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 86例 ,观察食管端插管深度、起搏阈值及不良反应 ,并与 78例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 (12 .2 5± 3.8) 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 (19.73± 3.9) 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6 .9%。两组相比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比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明显降低 (P<0 .0 1)。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中起搏阈值明显降低 ,患者无痛苦 ,而且该导管结构简单易作 ,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已渐普及。其方法简便易行,在预激综合症(WPW)的初步电生理检查中的价值已被公认,我们应用TEAP在临床检测WPW,就其典型病例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4例,均无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依据,检查前三天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按常规从鼻腔插入4极电极导管并定位,采用心房早搏刺激程控扫描或连续起搏法,起搏输出电压为2倍舒张期阈值,脉宽10ms。记录V1或V1、V3、V5同步记录。  相似文献   

5.
食管心房调搏是采用食管电极替代心腔内电极刺激左心房达到诊疗目的的一种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伤、简便、安全和有效的特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Monoto等1973年首次报告经食管心房起搏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国内近年来相继开展并充分扩展了这一检查方法的应用范围。一、食管心房调搏仪器及操作方法简介 (一)食管心房调搏器:现用国产仪器有苏州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SHB-1型和武汉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XT-1型食管心房调搏器。这两种仪器中均安有三种旋钮:①调搏电压(幅度)选择,范围为0~50伏;②刺激信号刺激时间选择(脉宽),范围0.5~2毫秒之间;③每分钟刺激脉冲频率选择(频率/分),范围45~900次/分。食管电极导管,采用双极起搏导管,刺激端电极间距为1.5厘米。导管长60厘米,如调整电极之间距离在3.0~4.5厘米之内,并增加起搏脉宽可使食管起搏阈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室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②方法 随机选择行电生理检查的病人 6 9例 ,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室起搏 ,并与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结果进行比较。③结果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起搏的 6 9例中 6 7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 ,成功率 97.1% ,平均起搏电压 (2 3.6 8± 3.95 )V。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 4 1例成功 ,成功率 5 9.4 % ,平均起搏电压 (38.6 7± 1.2 8)V。两种导管起搏电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5 .0 6 ,P <0 .0 1) ,两种方法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5 5 .5 6 ,P <0 .0 1)。④结论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心室起搏较普通金属环电极起搏具有成功率高、起搏电压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1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经食管心脏起搏效果。 2方法 随机选择行电生理检查病人 37例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经食管心室起搏 ,并与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结果进行比较。 3结果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 37例中 35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 ,成功率 94.6 % ,起搏阈值 2 5 .2 7± 3.90 V.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起搏 ,成功率 6 5 .76 % ,起搏阈值 38.6 7± 1.2 8V,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t=16 .11,P<0 .0 1)。4结论 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心室起搏较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起搏成功率高 ,起搏电压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治疗PSVT10例。属于折返性心动过速8例。其中房室结内折返5例,经旁道折返3例。应用国产心房刺激器和自行设计的7F四极导管电极,起搏电压20~30伏,脉宽多为10ms。经程度控对偶、配对起搏或猝发超速起搏后,10例PSVT均迅速终止。以后服用导搏定、乙胺碘铜酮以巩固疗效。我们认为TEAP可作为PSVT的首选治疗;四极导管电极能保证迅速终止成功;宽脉冲起搏能降低阈值;猝发起速起搏对异灶性PSVT均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经胞壁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胞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进行经胞壁食管心房调搏86例,观察食管端插管深度、起搏阈值及不良反应,并与78例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起搏阈值为(12.25±3.8)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普通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组超搏阈值为(19.73±3.9)V,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  相似文献   

10.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为一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其结果能部分代替有创心内电生理检查。我院于1995年~1998年对43例患者行食管调搏检查并对其结果及方法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主诉心悸、胸闷、晕厥或疑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114)岁。1.2方法仪器为苏州产Th--Z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术前停用相关药物4-5个半衰期。患者取平卧位,自鼻腔插入四极食管调搏导管,当心电图出现P波双向且振幅最大为定位点,测起搏阈值,以高于阈值ZV起搏,分别行R一马、SI一马;S;一民法刺激,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 TEAP)中两种刺激方法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将83例AF患者分为连续频率递增刺激组5 6例和猝发起搏组2 7例,前者输出电压2 0~30 v,脉宽1 0 ms,调搏起始频率以高于AF频率1 0次/min,且频率以1 0次/min递增,直到AF中止或调搏频率达到40 0次/min为止;后者输出电压至30~35 v,脉宽1 0 ms,用S1 S1刺激法,频率5 0 0次/min,起搏时间1 s。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 %和88.9%。结论:采用猝发起搏可能是较好的经食管心房调搏急诊转复心房扑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价值。方法 经食管插入电极导管,用超速抑制或短阵猝发脉冲法刺激以终止室上速。结果 本文共计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7例,85例成功终止,成功率为97.7%。结论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一种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而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标测电极导管进行床边紧急心脏起搏的指导价值。方法:48例患者均采用非X线条件下,以体表心电图为指导,经右股静脉插入电极导管行床边心脏起搏术,19例患者术后1~15d进行了导管位置的观察,对比研究起搏心电图与导管位置的关系。结果:电极导管到位率97.9%,心脏有效起搏率97.9%,体表心电图对床边电极导管插入时具有较高的定位价值,适用于多数患者。结论:体表心电图结合已送入的导管深度对床边电极导管进行快速准确心脏起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引导定位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明  金茹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60-1362
目的:探讨心电图引导定位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的安全、有效性。方法:于床旁应用无球囊普通电极导管,以心腔内心电图(IEG)引导,心脏起搏时体表心电图II、III、aVF的QRS波群的主波方向定位行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病情稳定后行胸透或心脏彩超证实电极导管的位置。结果:28例均取得成功,未有并发症发生,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完全起搏时间约15min。测起搏阀值低于1V。28例均为右心室起搏,其中右室流出道起搏1例,心尖部起搏27例,维持临时起搏时间6h至7d不等。5例患者在推送电极导管至右室的过程中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适当调整电极导管方向后消失,1例出现膈肌起搏,调整起搏电极位置及起搏电压后消失。4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电极在右室流出道1例,电极在心尖部3例,18例经胸部透视证实电极在右室心尖部。结论:心电图引导定位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术是一种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实用的急救措施,适合条件有限的、没有床旁X线机、没有导管室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润滑止痛胶对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时不适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润滑止痛胶法,对385例心律失常或可疑心律失常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①润滑止痛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故易于食管电极导管插入食管。②润滑止痛胶有麻醉作用,可减少检查时插管反应和调搏反应。③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④润滑止痛胶系一次性无菌制剂,检查时可避免交叉感染。结论:应用润滑止痛胶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方法简便,可减轻检查时的不适反应,易于患者接受,利于临床医生操作。  相似文献   

16.
报告20例严重心动过缓或心脏骤停患者于床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内心电图引导植入临时起搏器,均取得成功,未有并发症发生。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完全起搏时间约30-80s(中数55s),自静脉穿刺到固定好电极约需4-12min(中数8min)。左锁骨下静脉利于电极送达右心室,心房与心室内心电图不同可判断电极导管在心腔内的位置,如位于右室。无论电极在任何部位只要起搏好且牢固,即可。本文20例患者电极7例位于右  相似文献   

17.
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 (TEA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30例 ,并与普罗帕酮对比 ,结果TEAP终止PSVT有效率为 6 6 .7% ,且安全 ,副作用少 ,能对PSVT进行电生理分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 ,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临时起搏的 2 8例患者 ,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 3 3— 3 5cm ,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 ,边顺钟向旋转边缓慢推送起搏导管 ,直至出现稳定心脏起搏。记录放置起搏导管所花费的时间 ,观察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2 8例患者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在电极导管操作过程中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12例、短阵室速 3例 ;另 13例无早搏出现。刚开启临时心脏起搏器时 ,有 4例出现膈肌起搏 ,调整导管位置后 ,症状消失。安置电极导管所花时间 5 -11分钟 ,平均 (9.3± 1.8)分钟。达稳定起搏后 ,15例患者用X线透视观察起搏导管位置 ,发现心房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位于高右房 3例 ,右心房中部 2例 ,冠状静脉窦内 1例 ;右心室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 ,在右心室心尖部 3例 ,右心室底部 5例 ,三尖瓣环后下方 1例。有 15例患者 (包括紧急床旁临时起搏的 13例患者 )留置电极导管 2 -14天 ,平均 (6.4± 3 .1)天。无一例出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感染或穿刺并发症。结论 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心脏起搏同样安全、便捷 ,成功率高 ,适合于紧急床旁临时  相似文献   

19.
窦房结功能低下患者,接受麻醉或手术的危险性较大,一般主张先预置起搏器以保护.可提高患者手术及术后的安全性,但对不具备安置起搏器条件的医院来说,经食管心房起搏(TEAP)仍为一种较好的方法,结合我院自1989~1999年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曹立平 《四川医学》2000,21(12):1127-1128
窦房结功能低下患者 ,接受麻醉或手术的危险性较大 ,一般主张先预置起搏器以保护。可提高患者手术及术后的安全性 ,但对不具备安置起搏器条件的医院来说 ,经食管心房起搏 ( TEAP)仍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结合我院自 1989~ 1999年的应用情况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89~ 1999在外科住院手术的资料完整的病例 15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5例。年龄 4 2~ 76岁 ,平均 52± 2岁。手术部位 :胃 6例 ,食管 1例 ,结肠 1例 ,胆囊 5例 ,眼科 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阿托品试验 (阿托品 2 mg) ,最快心率 <90次 /分。其中 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