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在兴实业、办教育的同时,致力于城市建设,创造性地构筑起南通"一城三镇"的空间布局,以谋求城、镇、乡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与同时期的西方城市相比,张謇建设的南通足与翟华德所经营的新城(莱奇华斯Letchworth与韦林Welwyn)相媲美;张謇的城市区域思想不仅与盖迪斯的提出的"区域观念"(regional concept)、"组合城市"(Conurbation)理论有暗合之处,同时张謇还是将城市建设与地区发展作综合考虑的这一城市建设思想的实践者.与同时期的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这一论断的要义在于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张謇对城市建设的认识是超前的,业绩是杰出的,中国城市史及世界城市史都应给这位先驱者以应有的地位,这同样有利于人们以更高的"远见、创新和毅力",迎接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民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从这个角度讲,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中国近代第一城”观点的提出,既不是灵机一动的草率结论,也并不以已有的成果为满足,仍需要研究和思考。因为它不仅仅是南通的事情,而且是探索一条中国城市建设道路的长期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第一位西医生--关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韬(关亚杜,KuanA-To)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位西医生和第一位西式军医,他出身于广东十三行(The13Hong;ThirteenFactories)商业画家的世家,19世纪十三行的文化氛围对他一生有重大的影响.他的叔父关乔昌(啉呱)和关联昌(庭呱)是著名的广东商业画家,关乔昌在十三行建立画室,和来自欧美的外国人有着广泛的接触,他不断的追随着晚年旅居澳门的英国有名画家乔治@钱纳利的西洋画风格.在关乔昌的指引下,1837年关韬随美国第一位来华医药传教士伯驾,在十三行的眼科医局学习西医.后来他成为一位具有优良品格、有能力和乐于奉献的医生.他的名字永远为中国人怀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性教育”思想是清末民初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反思和质疑传统性道德过程中提出的。至20世纪20年代,性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当时先进分子围绕性教育的迫切性、目的、内容及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性教育思想。近代中国性教育思想不仅有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地位,对当前中国性教育实践的开展也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出节制生育的主张与实践,节制生育的方法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交流与探讨。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尽管当时的节育措施还不完善甚至错误,但仍然有值得肯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在其发展历程中呈现胚胎、萌芽、初步形成、基本成熟、深入发展五种状态。胚胎期思想主体对体育的认识,不是明确的、自觉的,而是隐含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思想之中;萌芽期对体育的认识仅限于体育功能、形式等浅层次问题;初步形成期对体育的认识已深入到体育的本质,特征等实质层面;基本成熟期对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初现完整;深入发展期的近代体育思想具有很强的学科性,明显呈现为以职业体育教育家、体育思想家为主的鲜明的主体特点,使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田刚 《医学与社会》2007,20(7):16-18
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区域的卫生防疫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其组织之严密、动员之彻底、措施之切实,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一个典范。认真总结这一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今天的卫生体制改革有着借鉴意义。1苏区卫生防疫运动的背景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人民革命中的一件大事,劳动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全国性政权。但是,新生的人民政权马上面临严重考验,1931年和1932年苏区疫病呈暴发急袭之势,极大地威胁着苏区军民的生命健康,成为苏区“一大仇敌”[1]。在闽浙赣…  相似文献   

8.
马学博  杨威 《当代医学》2007,13(10):81-83
建院之始 滨江医院是当时东北地区的卫生防疫中枢,也是民国时期的防疫研究中心,在我国近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由于东北曾沦陷十四年,卫生防疫事业同样遭到灭顶之灾,人员南下,资料散失,以致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论述。如滨江医院建院的确切日期,院址变迁、发展沿革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西医产科学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中国西医产科学的发展历史。由于传统封建思想的阻碍,我国现代产科学的起步较晚,1911年在福建省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产科病房。1930年以前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英美高4~5倍,1930年后,建立助产学校,开展孕期保健及骨盆测量,不断改进对病理妊娠的诊断及妊娠合并症的处理,这些均促进了中国近代西医产科学的进步,也为建国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西医妇科学在中国建立与发展的近代历史(1850~1949)。1899年以前是妇科学的萌芽时期。此后由于外科手术、病理学、细菌学及麻醉的进展,妇科学进展很快。1911年以后,由于医学教育的发展,妇产科学有了明显进步:包括生殖道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盆腔炎症的诊治及妇科内分泌学等均取得较明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语言学知识和中医学原理,分析了唐代以前古医籍中"颞颥"的用法,认为"颞颥"的部位义指颞肌所在部位,即头侧、眼眶外后方的体表处。范围从额侧眼眶骨外后方、耳上方直到耳后。  相似文献   

12.
"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语出《金匮要略》。"阳前通,则恶寒"是指阳虽先通但寒未尽除;"阴前通,则痹不仁"是指阴虽先通而痹未尽愈。恶寒不是阳前通的结果,而是身冷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痹不仁亦不是阴前通的结果,而是骨疼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恶寒与痹不仁的原因和身冷与骨疼的原因是一样的,乃前文中所述阴气、阳气不通所致。出现阳前通、阴前通是疾病有所缓解的表现。医者临证遇此表现,当因势利导,使疾病持续向愈。  相似文献   

13.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伤寒杂病论》条文为依据,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传、未盛防盛、已盛防逆、病愈防复等多方面来讨论"治未病"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刘宋元嘉之后偏畸的士林文化氛围中,江淹的“恨人”心态导源于他早年一直固守的儒家的“立功”理想。细绎江淹“恨人”心态的演化轨迹和情感内涵,可以看到此种心态是对中国古代文人悲情体验的高度概括。由于江淹诗赋的影响,“恨人”心态已经成为常见的古代文人悲情体验的文学意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 ,是文化思想的结晶。一个时代的建筑布局设计、艺术风格鲜明地反映了该时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及相应工程材料等特点。建筑的兴衰与社会的兴衰相始终。从隋唐都城和明清都城建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唐代的建筑风格豪壮奔放 ,显示出广阔博大的气势 ;清代的建筑风格圆熟典丽、端庄凝重 ,透射出过度程式化的倾向。这正是封建社会从鼎盛期到衰落期的时代变迁和文化心理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字译法,由词性决定。“以”后面带有宾语时是介词,译为“在、用、拿、把、根据、按照、由于、因为”等。“以”字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句子时是连词,译为“而、来、用来、以至”等,或不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晰医学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医学信息服务的作用,通过简述“健康中国”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建设目标,分析“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健康信息服务需求和医学科研人员的医学信息服务需求,结合当今大数据发展形势以及医学图书馆面临的用户需求、资源、平台、空间、人才、经费等方面的挑战,需求扩大、信息质量提高、新技术和政策环境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对医学图书馆如何改进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及人才建设以适应“健康中国”的发展需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治未病"其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不断完善。所谓"未病"有3层含义:未患病的健康状态、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疾病进程中邪气将要累及的状态。总结起来,"未病"主要包括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疾病未复4个方面,相应的临床防治原则依次为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