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96例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部分患者因胰岛素治疗费用太高负担不起,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知识的缺乏,心理上对使用胰岛素存在顾虑,胰岛素注射程序复杂且引起疼痛,胰岛素注射困难及生理因素等原因而不能主动配合正确使用胰岛素,甚至拒绝使用胰岛素,本调查中仅20例患者能够积极接受并主动配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误区,对今后干预患者胰岛素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询问使用胰岛素前的心理及治疗状况,填写自行设计的问卷,整理并综合分析误区。结果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误区归纳为4种心态,其中有49.26%的患者有疑虑心理;有29.07%的患者有恐惧心理;有22.09%的患者怕受到歧视心理;有37.21%的患者有悲观失望心态。胰岛素治疗误区归纳为5种,有29.41%的患者不轻易接受胰岛素;有44.19%的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有37.21%的患者担心用量大;有38.23%的患者担心副作用;有33.09%的患者担心治疗费用昂贵。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的各种误区,应以健康教育为手段,接受正规化治疗,早期正确使用胰岛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敏  杨晓燕  曾红梅 《海南医学》2010,21(16):112-113
目的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人延迟使用胰岛素的心理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通过自设问卷调查表,对确诊具有胰岛素适应证,并且医生医嘱需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延迟使用胰岛素行为的102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02例出现延迟使用胰岛素行为的患者的主要原因如下:57.8%的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是病情加重的表现;47.1%的患者害怕注射痛;37.2%的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会产生依赖;33.3%的患者担心费用高;31.4%的患者担心发生低血糖。结论大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在初次使用胰岛素时,都会出现心理性胰岛素抵抗,通过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纠正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误区,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心理胰岛素抵抗”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失效而采用胰岛素治疗时,一些患者甚至某些医护人员却对此疗法存在着说出的及没说出的使用的勉强性INS。据相关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B细胞功能逐年下降,多数2型糖尿病最终需要用外源性胰岛素来达到推荐的血糖控制的目标。不愿使用胰岛素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由胰岛部细胞合成及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案紊乱.而有些患者必须注意胰岛素控制血糖:1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药物治疗无效型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伴严重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或消耗性疾病,外科疾患,施行大手术前后,妊娠与分娩时[1].而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患者拒绝胰岛素注射,为了使患者能接受治疗,笔者对42例拒绝胰岛素治疗进行心理调查,并仔细分析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42例患者经心理疏导后,均能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6.
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菊红 《西部医学》2011,23(7):1370-1371
目的探讨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心理抵抗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存在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确定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IR)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60例均存在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心理抵抗。结论当患者出现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心理抵抗现象时,积极与患者沟通,正确评估和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治疗已经被证实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治疗失败时的有效措施。但对于患者甚至医生,对选择胰岛素治疗都显得十分勉强。这种勉强被称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治疗的障碍包括患者恐惧疾病加重以及对注射针头的焦虑;对于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担心,也包括医生往往以胰岛素治疗作为恐吓手段以使患者遵从早期的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8.
丁丽  丁岚 《农垦医学》2001,23(3):214-215
糖尿病(DM)足慢性终身疾病,一经确诊,需要终生治疗。其间的服药和注射胰岛素需要医护人员的系统指导。临床上除Ⅰ型DM患者必需要外源性的胰岛素治疗外,有相当一部分的Ⅱ型DM病人在病程后期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会对注射有想法。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在DM病人进行胰岛素疗法教育,帮助他们控制DM,预防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认识及焦虑情况调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56名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问卷形式调查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的认识,并用SPSSⅡ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焦虑总分与国内正常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付费间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1%患者对胰岛素缺乏基本认识,认为胰岛素治疗意味着病情加重;63%患者不愿意一辈子都打针,对胰岛素注射表示担忧;近30%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影响社交.结论: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充分认识到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消除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及早接受胰岛素治疗,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心理疏导。方法:选择42例需要胰岛素治疗而又拒绝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有39例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治疗,而且血糖控制较好,有3例因为经济原因仍拒绝胰岛素治疗。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让患者接受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改变错误观念。有利于控制血糖,对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糖尿病(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左右。胰岛素治疗已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患者对使用胰岛素进行补充和替代治疗存在心理障碍。这种尽量延迟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间的心理障碍被定义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IR)。为此,对我院2004—2005年内分泌科就诊的部分具有胰岛素治疗适应症的T2DM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产生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以寻求克服此心理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非糖尿病专科使用胰岛素泵的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专科需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为临床糖尿病患者安全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非糖尿病专科糖尿病患者52例为观察组,将2007年10月~2008年6月期间在糖尿病专科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出现异常高血糖、低血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理焦虑、恐惧、输注障碍、胰岛素泄漏、输注部位疼痛或刺激、针头脱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糖尿病专科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的培训、观察下可安全、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干预后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担心程度是否可以提高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40例改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增加(P<0.05),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担心程度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越多、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担心程度越低,其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越好(P<0.05)。结论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关注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抵触情绪,降低其对胰岛素治疗的担心程度,最终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以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分析冠心病监护病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胰岛素笔使用的状况,找出存在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方法:2017年05月至08月,根据糖尿病护理工作内容,对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护士,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胰岛素笔使用情况,分析、归纳和统计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抽查24名护理人员,122次胰岛素笔注射,63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胰岛素笔注射患者,大多数临床护士在胰岛素笔注射操作中存在误区,护士对胰岛素笔的使用和保存未能正确掌握和执行。结论:必须加强对冠心病监护病房护士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专科技能培训,提高其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将系统路径运用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教育,以探索其效果。方法:对68例初次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路径进行胰岛素笔使用的教育,出院后随访20天。结果:本研究中有31.7%的患者存在的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教育前后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程度(P<0.01),消除了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心理;出院后随访3次,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的达标率均为100%。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运用系统路径,能明显增强患者的认知和操作效果,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83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的行为指导训练,包括注射部位和注射用具的选择、注射步骤及常见问题的处理,针对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常见的心理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92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担心胰岛素的副作用,低血糖;担心影响生活质量,怕麻烦;担心胰岛素会成瘾;认为使用胰岛素是病情加重的表现;经济承受能力不足等。结论:患者依从性是由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依据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测试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应该清楚地识别2型糖尿病主要病理生理学异常的特征性表现,从而进一步制定出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或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2型糖屎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无疑为土要特征,而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则更可能是β细胞功能障碍。有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只在其β细胞不能产生足够胰岛素克服胰岛素抵抗时,才会发生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40名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依从性低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认识。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原因较多,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40例患者均能积极接受胰岛素治疗。结论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改进健康教育的方式,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能;能有效提高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诺和笔R3胰岛素给药应用较为广泛 ,我院在推广应用此治疗方法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住院患者 2 2 0名 ,男 70例 ,女 15 0例 ,平均年龄 5 5± 1.5岁。均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依据 1985年WHO标准 ) ,使用诺和笔R3胰岛素给药治疗。2 护理指导2 .1 心理指导组织患者观看糖尿病教育录像 ,讲解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消除患者用胰岛素会成瘾的错误观念和自我注射的恐惧心理。2 .2 注射指导1)指导方法 :①讲解诺和笔色码带标志 ,胰岛素剂量、作用、给药时间、次数、低血糖的症状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