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非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并根据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ECASS)分型标准对出血性转化的病情进行分级分型,分析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不同病因卒中亚型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其中心源性脑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其他有明确原因和原因不明的发生率分别为26.00%、45.00%、6.00%和23.00%,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为0.经非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最常见的分型是HI-1型,最罕见的分型是PH-2型.不同出血性转化亚型在90 d治疗后的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I-1型转归效果最优,PH-2最差.结论 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为不同病因卒中亚型、出血性转化的不同分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脑梗死病灶体积的大小和出血性转化的不同分型.  相似文献   

2.
王玮娜  王志伟  郑俊江  李静  姚海涛 《安徽医药》2019,23(12):2440-244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及其与灌注 CT微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4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未出血组 43例和出血组 39例。所有病人均行头颅 CT检查,分析两组病人病侧灌注 CT的主要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灌注 CT微血管通透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①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 39例病人发生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 47.56%;②两组病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出血组病人表面通透性(PS)(15.31±1.45)mL·min-1·(100 g)-1明显高于未出血组病人(10.14±3.61)mL·min-1·(100 g)-1,且出血组病人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较未出血者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④根据 ROC曲线结果显示, PS在 ROC曲线下的面积> 0.9,诊断界值为 5.86 mL·min-1·(100 g)-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灵敏度为 94.72%,特异度为 88.11%;⑤非条件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较大、 NIHSS评分过高以及出现大面积梗死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灌注 CT微血管通透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良好,当 PS值大于 5.86 mL·min-1·(100 g)-1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提高,能为临床静脉溶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常琳  吕友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04-2606
目的 研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病灶内继发出血分为出血性转化组(HT组)和非出血性转化组(NHT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心房颤动史、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HT组21例,NHT组39例,出血性转化率为3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及入院后血压、血糖高的患者易于出血转化(P =0.009、0.013、0.005、0.008、0.017);有心房颤动、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出血位于皮层及总胆固醇低的患者易于出血转化(P=0.020、0.037、0.003、0.009),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冠心病史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35、0.309、0.196、0.717、0.058).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心房颤动、低胆固醇血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鱼腥革滴眼液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两组均同时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细菌感染.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3天治愈率分别为15.0%和7.5%;有效率分别为6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并推测其发生机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了我院2003年~2004年住院的32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结果:并低钠血症者52例(占15.9%),其中脑性耗盐综合征11例(占3.36%),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7例(占2.1%)。低钠血症于病后2.0±1天开始,一般持续11±3天。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对持续时间较长者,其发生机理可能与脑耗盐综合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误(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9例误(漏)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均经手术确诊,属Ⅰ级17例,Ⅱ级2例.结论 详细、全面询问病史,常规检查血、尿淀粉酶,可疑患者行B超、CT检查,早期手术探查,是预防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误(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红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11-1411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1].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等,而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急性脑血管病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中风的共同特点为起病急,1~2 d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3].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血钠水平明显降低,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结论早期分析和治疗低钠血症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廖清霞  邓懋清 《北方药学》2010,7(4):10-10,33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在判定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并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19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1例,出血性卒中8例);老年组141例(其中缺血性卒中59例,出血性卒中82例).结果: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从病情程度比较: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病情严重,死亡率高(P〈0.01).结论:脑卒中的应激性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因此,我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测血糖,有利于病情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恶化率和死亡率。方法将院前急救的154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为观察组,自行来院的14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为对照组,2组对照并随访15d内恶化率及死亡率。结果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经过院前急救的恶化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未经院前急救者。结论院前的早期诊断和急救,对降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恶化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5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27例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常规疗法结合依达拉奉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可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异常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类型对心脏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40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脑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缺血性脑卒中组(87例)和出血性脑卒中组(53例)。回顾性分析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与脑卒中类型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及缺血性心电改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房颤的出现率缺血性脑卒中比出血性脑卒中高,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率出血性脑卒中比缺血性脑卒中高,异位搏动的出现率二者相差不大,两组之间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搏动、房颤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比缺血性脑卒中更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缺血性改变,说明出血性卒中对心脏的影响比缺血性要大。  相似文献   

13.
刘秀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81-3582
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偏侧肢体瘫  相似文献   

14.
八、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对胰腺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病理分为水肿性和出血性坏死性两类。常见发病原因有胆管梗阻,胰管结石、肿瘤或十二指肠梗阻,酒精中毒,暴饮暴食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且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大出血老年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抑酸、止血、补液等常规支持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基础疗法上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1周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大出血效果显著,可降低再出血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1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钠血症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疾病发展和预后有直接的影响。2002年3月至2006年11月,我院收治15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并发高钠血症19例,现结合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n=97)和常规治疗组(n=93),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7 d NIHSS评分.静脉溶栓组患者根据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转化亚组(n=33)和无出血性转化亚组(n=64),比较年龄、性别、溶栓前血压、NHISS评分、血糖、溶栓时间、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病史、房颤病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4 h、7 d静脉溶栓组NHISS评分明显低于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血糖、溶栓前NHISS评分、既往房颤病史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 h内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溶栓前血糖较高、NIHSS评分较高、既往房颤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均为3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59%,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5.68%。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更昔洛韦滴眼液在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收治20例,手术8例,保守治疗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结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误诊率高死亡率高,临床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最多见(占45.5%),其次为恶性肿瘤(占24.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14.6%)、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占10.8%).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消化道肿瘤发生率相对偏高,老年人基础病多,并发症多,预后相对差,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