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NPPV,2小时后观察心率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后,心率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使用前有显著改善。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行NPPV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Nonina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所致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无创性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无创性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在治疗开始后的1/2 h内PCO<,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RR、pH、SBP和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用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较快纠正机体缺氧状况,改善心功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将60例由各种病因导致ARF并且应用NPPV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结果分为NPPV失败组和NPPV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因、年龄、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分析与N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因素.结果:NPPV失败组36例(60%),NPPV成功组24例(40%).行NPPV治疗初期NPPV失败组呼吸指数较高,与NPPV成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所致的ARF应用NPPV的成功率较高,重症肺炎和肺间质疾病所致的ARF应用NPPV的成功率较低.结论:ARF患者肺换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是NPPV治疗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次主要研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望能为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6例病患治疗失败,干预组64例病患治疗成功,记录两组患者NPPV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对护理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干预组NPPV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分别为(2.0±1.7)d、(5.3±2.9)d,对照组分别为(19.5±8.4)d、(9.4±2.2)d,NPPV对ARDS、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但是对于COPD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论:急性呼吸衰竭病患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之中需要了解患者的指证,并对病情变化展开密切的观察,这样才能提升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侵入性压力支持正压通气(NPPV)在救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人进行NPPV治疗。结果:成功救治17例(89.5%),2例行气管内插管,无并发症。结论:NPPV是救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按不同病因将26例术后低氧血症病人分为2组,一组为心源性肺水肿15例,另一组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例.均采用鼻(面)罩行NPPV治疗,模式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设置参数吸气压(IPAP)及呼气压(EPAP).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呼吸(RR)、心率(HR)、氧合指数(OI=PaO2/FiO2)及NPPV治疗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比较在通气治疗后2小时RR、HR、OI等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病例在NPPV治疗前后RR、HR、OI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源性肺水肿组使用NPPV时间明显短于ARD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PPV治疗能改善术后低氧血症.与ARDS相比,心源性肺水肿所致低氧血症更容易纠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重症哮喘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评估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5例,重症肺炎组15例,心源性肺水肿组15例,重症哮喘组15例,观察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PaO2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缓解,其中慢性阻寒性肺疾病组、心源性肺水肿组、重症哮喘组气管捅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组.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重症哮喘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治疗效果肯定,但最终预后因呼吸衰竭病理不同,重症肺炎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治疗效果,评估BiPAP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其中心源性肺水肿组26例,重症肺炎组2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心源性肺水肿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SaO2分别为[(5436±1210)mmHg,(8356±1706)mmHg;(81±7)%,(98±6)%]。重症肺炎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SaO2分别为[(4931±1230)mmHg,(6916±1638)mmHg;(82±6)%,(92±5)%]。两组患者的PaO2和SaO2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心源性肺水肿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BiPAP治疗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组。结论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对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较为肯定,尤其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心源性肺水肿不失为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组(30例)、心源性肺水肿组(7例)和重症肺炎组(11例),均应用BiPAP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应用BiPAP治疗后早期氧合均得到明显改善;心源性肺水肿组在BiPAP治疗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组、重症肺炎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早期可以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病、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但最终的预后因呼吸衰竭的病因不同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中的价值。方法:将8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A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针对病因药物治疗;NPPV组:45例在标准治疗的同时加用NPPV。通气模式采用S/T模式。治疗前后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结果:NPPV组治疗后2~24h较前明显改善(P<0.05),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NPPV组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尽早NPPV能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严重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我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在吸氧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20例)给予初始EPAP 4-6 cm H2O及IPAP 6-8 cm H2O的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照组(20例)为吸氧与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治疗1h后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的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应用Bi PAP通气1h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血压、PaO2、PaCO2、pH值改变等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氧合,短期疗效优于单纯吸氧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心原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72例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按照是否伴有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将其分为两组,PC02〉45mmHg组和PCO2〈45mmHg组,两组再分为NPPV组和常规组.各18例。结果:PCO2〉45mmHg组中,NPPV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气管插管率显著改善,死亡率也有降低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45mmHg组中,差异不明显。结论:对于无创通气治疗心原性肺水肿,当患者有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屠洪  陈海波 《河北医学》2007,13(2):169-171
目的: 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3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动脉血氧饱和度仍低于95%,采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后,36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明显改善,2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BiPAP治疗有效率为94.7%.结论: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心功能、肺水肿和低氧血症,减少气管插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忠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34-1236,1239
目的:探导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救治心源性肺水肿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1~5 h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较通气前明显减慢(P〈0.001),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01),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应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低氧血症,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心力衰竭病程,是抢救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新科  赵伟和 《重庆医学》2005,34(4):575-576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经面罩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20例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两组均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和镇静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无创机械通气2h后临床征象、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好转并优于对照组(P<0.05),24h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起效快,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鼻罩或面罩给氧;BiPAP组2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BiPAP呼吸机,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通气模式为S/T。治疗前后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结果BiPAP组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BiPAP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治疗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评价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 (CPAP)对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5 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例 ,吸氧浓度为 45 %加用CPAP ;对照组 2 6例 ,单用吸氧 6L/min。结果 :CPAP治疗 30min后PaO2 (P <0 .0 0 5 )明显升高 ,而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5 ) ;治疗 12h后 ,显效率为 5 2 % (13/2 5 ) ,总有效率为 88% (2 2 / 2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CPAP能明显提高PaO2 ,显著改善心源性肺水肿病人的心肺功能 ,减少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组)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治疗72h后改为无创通气;另40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对照组)继续维持原来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两组患者治疗6d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及完全撤机后进行死亡例数、发生VAP例数、重新插管例数、机械通气总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例数、发生VAP例数、重新插管例数、有创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较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安全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关系。方法:8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如患者cTNT<0.1ng/ml则进入实验1组,cTNT≥0.1ng/ml分入2组,分别于入院后6及12h采血测cTNT。结果:46例(55%)患者cTNT≥0.1ng/ml。32例(38%)在随访期间死亡。2组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的占72%,1组占50%,(P=0.04),2组患者年龄较1组大,(平均68岁vs61岁;P=0.021),1组患者3年存活率76%,2组患者3年死亡率29%。结论:cTNT≥0.1ng/ml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长期生存率低有关,是愈后差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