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用ITS全序列鉴别各地产阳春砂及常见伪品。方法:从各地产阳春砂及常见伪品绿壳砂和海南砂中提取总DNA,以核基因组通用引物ITS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PCR产物直接法进行测序。结果:各样品的ITS序列总长度均为626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248bp,5.8S序列长度为155bp,ITS-2序列长度为223bp;6个阳春砂和绿壳砂的ITS-2序列完全一致,各样品的5.8S序列完全一致,在ITS-1可各样品却有不同的碱基位点。结论:ITS-1序列可对阳春砂的道地性作出鉴别,明显区分其伪品。  相似文献   

2.
菟丝子r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菟丝子rDNA-ITS序列特征。方法分别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对菟丝子属7个种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 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菟丝子属植物ITS序列总长度约为612 bp,GC含量分别为:ITS-1区53%~63%,5.8S rDNA 48%~55%,ITS-2区46%~56%;苜蓿菟丝子种内的3个地理种发现了3个变异位点。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含日本菟丝子Cuscuta.japonica的分支处于系统树靠近基部位置,与之亲缘关系较近的依次为中国菟丝子C.chinensis和杯花菟丝子C.cupulata;余下5个种的分支中田野菟丝子C.campestris和五角菟丝子C.pentagona合为一支,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和苜蓿菟丝子C.approximata合为一支。结论NJ法建立的发育树与形态学分类基本相符,为菟丝子属植物分类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东玫瑰花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种质玫瑰花(Rosae Rugosae Flos)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为其种质资源分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获得ITS基因,进行测序,经CLUSTALX(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样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各样品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0~0.011,各样本不仅在非编码区的转录间隔区ITS1和ITS2存在多个变异位点,而且在保守的5.8S编码区也存在变异位点。[结论]ITS序列的测定为玫瑰花品种鉴别和种质资源优化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该方面的科研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对ITS序列分析的优缺点、技术流程、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品种鉴定、分类、亲缘关系确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综述,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使国内药用植物学工作者对此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汪红  王强 《医学教育探索》2005,(9):1381-1385
目的研究丹参ITS片段遗传多样性,分析该片段在丹参药材DNA分子鉴别和鼠尾草属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用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结果获得核糖体DNA中ITS和5.8SrDNA完整序列,13个鼠尾草属植物ITS1与ITS2序列的长度分别为222~224bp、220~223bp。鼠尾草属植物种间ITS1序列差异百分率为0~12.16%,ITS2序列的差异百分率为0.5%~13.51%;丹参种内ITS1序列的差异百分率为0~0.9%,ITS2序列的差异百分率为0~0.5%;鼠尾草属各类群与外类群的差异百分率ITS1序列为16.07%~20.27%,ITS2序列为15.91%~20.27%。用邻接法(NJ)根据ITS1与ITS2序列数据建立系统发生树。结论两段序列在丹参种内保守,在属间有较大的差异,与外类群的差异最大,可作为中药丹参分子鉴定的标记,而鼠尾草属植物的系统发生关系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易骏  廖芳平  郑伟文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0):1318-1322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ITS序列,为孩儿参种内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 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孩儿参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 参试的9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整个ITS长度变异为623~624 bp;其中ITS1为224 bp,G+C量为52.91%~54.26%;5.8 SrDNA为155 bp,G+C量为54.49%~55.13%;ITS2为244~245 bp,G+C量为55.55%~56.41%。整个ITS区共有17个变异位点(2.72%),ITS1、ITS2和5.8S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7和3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均有若干个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各样品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9%以上;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013。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孩儿参的变异是不超过1个种的范围内的变异。结论 可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孩儿参。  相似文献   

7.
绒山羊和绵羊源东毕吸虫IT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扩增绒山羊和绵羊源东毕吸虫的ITS rDNA序列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BD1和BD2扩增从黑龙江绒山羊和绵羊体内分离的东毕吸虫(Oriemobilharzia spp.)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及ITS-2)。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黑龙江绒山羊和绵羊东毕吸虫的ITS序列总长均为875bp,其中ITS-1序列长为384Up,5.8S序列长为159Up,ITS-2序列长为332Up。黑龙江绒山羊和绵羊东毕吸虫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9.9%,只有一个碱基差异,存在于ITS-2序列中。结论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绒山羊和绵羊东毕吸虫的ITS序列,证实绒山羊和绵羊源东毕吸虫代表同一个种。这些结果为东毕吸虫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寄生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牛膝的ITS的序列变异,为鉴别牛膝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 利用特异性PCR技术对牛膝的rDNA ITS区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报道了牛膝的rDNA ITS区的碱基序列。结果 得到核糖体DNA中的ITS及5.8S rDNA完全序列,18S和26S rDNA部分序列,共约650bp。牛膝与川牛膝及土牛膝碱基序列有明显差异,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牛膝碱基序列无差异。结论 此法可用于牛膝种间及真伪品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并比较柱果铁线莲、单叶铁线莲、威灵仙、山木通、毛蕊铁线莲、转子莲、女萎和天台铁线莲的ITS序列,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PCR法从叶片基因组DNA中扩增ITS,借助Clustal X、MEGA、DNASTAR等软件比较和分析ITS的序列特征。结果 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ITS1与ITS2之间的长度为534~561 bp,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22个;天台铁线莲与转子莲的遗传距离最小,与女萎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序列已提交至NCBI数据库,登录号为JF714638-JF714645。结论 获得铁线莲属8种药用植物的ITS序列,为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ITS序列,为石豆兰属植物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PCR法从叶片基因组DNA中克隆ITS序列,并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ITS全长为633~645 bp,5.8 S序列长度162 bp,ITS1和ITS2序列变异位点丰富,共168个,其中信息位点95个,序列存在大量的转换、颠换和缺失;5.8 S序列较为保守,仅含6个变异位点和2个信息位点;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遗传距离为0.002 2~0.212 0,其中齿瓣石豆兰与斑唇石豆兰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序列已上传至NCBI,登录号为JN619409~JN619419。结论 获得了11种石豆兰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为石豆兰属植物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刺革菌科桦褐孔菌、缝裂木层孔菌、松针层孔菌及鲍姆木层孔菌4种药用真菌rDNA ITS片段进行分析,探讨该片段在中外同类真菌的系统学及鉴别研究意义。方法对这4种药用真菌的rDNA ITS区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运用Clustal X、Mega3.1等软件对ITS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rDNA ITS1、ITS2和5.8SrDNA完整序列,桦褐孔菌、缝裂木层孔菌、松针层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的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244~324bp,ITS2序列长度范围为229~274bp。以圆瘤孢多孔菌(DQ200923)为外类群,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得到了包括这4种药用真菌及GenBank中3个与这4种中3种相应真菌的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这一分析结果与来自形态学的鉴别结果相吻合。结论ITS序列可作为这4种药用真菌分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当归属药用植物功效的分子系统学基础,为当归属药用植物功效的差异性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与克隆技术相结合,获得ITS基因,进行测序,经Phy lip软件统计分析和分支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计算各类群间的遗传距离。结果当归属药用植物中ITS1-5.8 S-ITS2序列长度为600~629 bp,去除序列长度为165 bp的5.8 S,ITS1 ITS2排序后的长度为468个位点。系统树将当归属药用植物分为两组,以独活、白芷为代表分别聚类,甘肃产岷当归Ang elica sinensis不与上述任何一组聚类,却与欧当归L ev isticum off icina le遗传距离相对较小。结论上述结果与当归属药用植物功效差异基本吻合,启示药用植物亲缘演化关系可能是研究药用植物功效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赟  漆一鸣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2):151-153,157
目的:研究伏河眼蚤异常亚种Ophthalmopsylla volgensis extrema(Ioffet Scalon,1953)和长突眼蚤Oph-thalmopsylla kiritschenkoi(Wagner,1930)rDNA ITS2序列,为蚤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PCR扩增两蚤种rDNA ITS2片段并测序,比较两者差异。结果:伏河眼蚤异常亚种rDNA ITS2序列长372 bp,长突眼蚤长380 bp;两蚤种间共有30处碱基不同,包括16处缺失/插入、4处转换、10处颠换,种内无差异。结论:rDNA ITS2序列可用作两蚤种鉴别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千根草乙醇总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小鼠耳肿胀模型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千根草乙醇总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千根草乙醇总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千根草乙醇总提取物高、中、低剂量(40、20、10g/kg)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乙酸所致的小鼠腹腔通透性增高(P<0.05),显著减少乙酸所致的小鼠疼痛扭体次数,提高热刺激所致的小鼠痛阈百分率(P<0.05).结论 千根草乙醇总提取物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广东湛江南药场引种檀香与檀香科内植物rDNA ITS序列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檀香总DNA,分别对样品rDNA ITS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rDNA ITS序列进行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11个样品rDNA ITS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144%,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国内引种自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檀香与印度檀香聚为一亚支(支持率为84%和95%)。结论基于rDNA ITS序列的测序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为檀香药材的种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藏药“雪莲”原植物水母雪莲及其混淆种类的ITS序列,为分子序列鉴定提供参照系统。方法:利用PCR扩增和ABI377自动测序。结果:水母雪莲不同居群间的序列相同,与其混淆种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子序列差异。结论:ITS序列可正确鉴定水母雪莲与其混淆种类。  相似文献   

17.
大戟属(EuphorbiaL)是大戟科(Euphorbieceae)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全世界有2000余种,我国有80多种。大戟属许多植物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二萜酯类成分是大戟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多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皮肤刺激以及致癌活性。本文综述了近10年以来大戟属植物有关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长爪沙鼠源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孢子虫属(Pneumocystis)内的虫种是引起人及哺乳动物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资料显示,不同宿主来源的肺孢子虫具有不同的遗传学特性。由于ITS序列较其两侧的rRNA基因功能区进化速度快、变异性大,故近年来多作为遗传学标志,用于肺孢子虫的基因分型和系统发育研究。本研究从经激素诱导感染的长爪沙鼠获肺组织获取虫体,对该虫的ITS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