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休克脏器功能障碍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感染性休克是导致小儿危重症死亡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但多数情况患儿并非在急性低血压或低氧血症阶段死亡,而是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或休克的某一严重并发症。衰竭器官数目愈多,病死率愈高,累及4个以上器官者病死率几乎100%。国外文献报道,败血症和感染性  相似文献   

2.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病因、死亡因素与临床对策。方法统计分析我院135例MODS患儿的原发病、脏器衰竭数及各器官功能障碍分布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135例MODS患儿均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婴儿多见(68.1%),且原发性MODS多于继发性MODS,与成年人不同,病死率为33.3%,以2~3个器官功能障碍占多数(82.2%),其病死率与年龄、性别、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无关(P>0.05),原发病因以感染性疾病和捂热综合征多见(44.4%、36.3%)。累及最多的脏器是脑、心、肺(84.4%、72.6%、69.6%),而且随着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增加,发生率逐渐减少,病死率却逐渐升高。结论SIRS与MODS关系密切,积极控制过度的炎症反应,阻止SIRS向MODS发展,重视对脑、心、肺等重要脏器的维护和支持,减少器官功能衰竭数量,对降低MODS的病死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重感染和脓毒性休克(也称感染性休克)及其所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clrome,MODS)是小儿危重病症死亡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虽然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不仅是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的靶器官之一 ,而且也是MODS的始发部位及促进全身MODS发展的动力器官[1] ,因此胃肠功能障碍在MODS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其发展至胃肠功能衰竭并阻断其他器官相继序贯性衰竭 ,对MODS的转归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收治的 135例伴有胃肠系统功能障碍的MODS患儿作临床分析 ,以探讨小儿MODS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1 临床资科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PICU收治的 4 5 0例危重患儿中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 135例 ,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 4 8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以提高诊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 2 0 0 3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 346例患儿 ,其中 6 4例死亡。对各年龄段进行统计处理 ,采用 χ2 检验研究各种危险因素对死亡的影响。结果  0 1~ 3岁年龄组小儿病死率明显高于 3~ 14岁年龄组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 ;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数与病死率密切相关 ,发生 2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 13 9% ,3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 38 8% ,4个器官功能障碍时 ,病死率 77 3% ,5个或以上者 ,病死率 10 0 % ;从器官功能障碍的分布来看 ,以肺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 (4 7 1% ) ,其次为循环障碍 (2 7 2 % )及胃肠功能障碍 (2 3 7% ) ;危重病例评分 70分以下者病死率 33 6 % ,71~ 90分者病死率为 10 9%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χ2 =2 6 5 ,P <0 0 1)。结论 降低危重症患儿的病死率首先要降低 0~ 3岁儿童的病死率 ;积极控制炎症反应 ,阻止SIRS向MODS的发展 ,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在儿科危重症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45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以探讨儿童MODS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5年12月145例在我院住院的MODS病例中68例死亡患儿进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分别从年龄、性别、原发病、小儿危重评分、累及脏器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ODS患儿145例,死亡68例,病死率46.9%(68/145)。累及器官在4个以上的病例病死率很高。在MODS死亡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发现,除全身性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与MODS病死率有显著关系外(P〈0.05),其他单因素与MODS的病死率关系并不显著。结论MODS病仍然是儿童ICU患儿的首要死亡原因,MODS的直接死亡原因与成人比较,大体上相同,主要是循环衰竭,所不同的是呼吸衰竭较成人明显升高,应该重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及其在MODS发生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血浆vW因子抗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休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vonWillebrandFactorAntigen(vWf :Ag)在儿童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9例休克死亡组、11例休克存活组及 10例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浆vWf:Ag(vW因子抗原 ) ,同时用酶比色法检测这 2 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的动脉血乳酸。 结果  血浆平均vWf :Ag休克死亡组 (710 9± 3 9 4) %明显高于休克存活组 (5 94 5± 5 8 6) % (P<0 0 0 0 1)和健康对照组 (93 8± 16 1) % (P <0 0 0 0 1)。 2 0例休克患儿血浆平均vWf:Ag(64 6 9± 77 3 9) %与平均动脉血乳酸浓度 (3 96± 1 0 0 5 )mmol/L呈正相关 (r =0 886) ,与器官衰竭数目亦成正相关 (rs=0 92 9)。 结论  vWf:Ag的测定可以作为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和感染性休克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一个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PICU危重患儿发生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PICU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预后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关系,对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788例危重患儿中569例发生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29·3%,6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χ2=0·357,P=0·896)。严重感染、严重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意外伤害、急性脑功能障碍是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分别占39·4%、27·9%、16·7%和16·0%。对9种死亡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入院当天的危重病评分值、合并的基础疾病、血红蛋白显著下降、胃液pH值、血糖浓度异常、严重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数目和休克与病死率显著相关(P<0·05或P<0·001)。结论1999年以来,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依然很高。严重感染、严重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意外伤害、急性脑功能障碍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儿年龄小于1岁、危重病评分低及合并MODS是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除治疗原发疾病、调整内环境、改善微循环外,还可通过提供最佳营养支持、维护胃肠黏膜屏障及外科治疗等措施,以期降低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外科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h后,同时或序贯性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即多个器官功能改变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是MODS继续进展的最严重的终末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小儿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依然是小儿常见的危重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严重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2]。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生理方面,儿童都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上也有其特殊性。1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新概念国际上有关小儿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系统概念发表于2005年,之前有关概念均源于成人标准的推演[3]。感染性休克是指脓毒症患儿出现心率加快和循环灌注不良表现,伴或不伴有血压降低。血压降低的标准为低于同年龄组正常血压的第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