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心胸外科14例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手术病例均彻底清除感染灶,其中同期行瓣膜置换手术12例,行先心矫正术2例。结果结论在早期、足量、广谱、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能改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2007年8月确诊和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6例。结果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11例经内科治疗后,治愈4例,好转7例;行手术治疗5例,均不同程度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8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 9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复发或死亡,随访1年均可正常工作、学习.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心内膜炎患者,急诊手术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2008年5月-2016年5月10 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将该组资料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结果10 例患者中,3 例患者经正规抗感染治疗治愈,2 例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5 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未能手术者均死亡。结论机械瓣之后术后晚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无瓣周漏等严重并发症前经正规抗感染治疗,可以治愈;但对于有瓣周漏的患者,感染控制后应积极行再次手术治疗方能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以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多见(87.5%);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75.0%);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12例患者行内科抗生素治疗,治愈7例,显效3例,死亡2例;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早期发现和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治愈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期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以来接诊并接受外科治疗的19例静脉吸毒所致三尖瓣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预后,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人工瓣膜选择及手术技巧进行讨论。结果:所有患者均选择双叶机械瓣行三尖瓣置换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的外科手术置换瓣膜是治疗静脉注射毒品致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林  罗昭全  赵雄飞  张伟 《四川医学》2012,33(2):274-27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时机,提高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毁损瓣膜置换、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术。结果 42例患者术后早期成功39例,死亡3例,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病死率。而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二尖瓣置换加右股动脉取栓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右下肢坏疽,予行截肢,后肾功能恢复治愈;其余患者疗效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合理矫正病变及良好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预防亚急性心内膜炎的目的。方法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同时对患者行技术操作护理及临床对症护理。结果12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随访半年,1例为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论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动脉瘤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动脉瘤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开展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围手术期间积极为患者开展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对提高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生存治疗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病原菌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若手术时机成熟则行手术治疗。通过随访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治疗后健康质量、生活能力、积极心态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疼痛不适、对药物依赖性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前应加强病原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结合临床表现、血培养和超声资料综合分析,一旦确诊尽快创造条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董明  吴朝光  李儒正  谭威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43-1143,1180
目的 总结感染性的心内膜炎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1月~2004年11月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26例.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10例.二尖瓣置换术1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例,随诊2年,1例术后半年出现瓣周漏再次入院行二尖瓣置换术,余病例心功能良好,生活质量较好.结论 外科手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1例IE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26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2例,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11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心脏手术。结果术后因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2例出现瓣周漏,再次行瓣膜置换,无晚期死亡。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早期诊断和积极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前后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按时、准确、全程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及强心治疗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强调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本组61例患者中康复出院57例,占93.5%,其中1例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死亡,占1.6%,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死亡,占4.9%.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前病情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有效的处理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回顾风湿性心瓣膜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1例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1例,同期处理室间隔缺损l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 治愈9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4例,均行TTE、3D-TEE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TTE、3D-TEE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瓣周脓肿和瓣叶穿孔的检测准确率。结果:84例患者中有64例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3D-TEE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阳性63例,阴性21例。TEE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阳性64例,阴性20例。3D-TEE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特异度、敏感度、诊断准确率、阴性与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3D-TEE对瓣周脓肿和瓣叶穿孔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TTE(P0.05)。结论:与TTE相比,3D-TEE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具有高敏感度、高特异度,能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检出率,并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瓣周脓肿和瓣叶穿孔等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近12年间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其中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5例,包括12例单纯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13例在心脏病基础上引发的感染心内膜炎;继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30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早期诊断、适时手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预防亚急性心内膜炎的目的。方法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同时对患者行技术操作护理及临床对症护理。结果 12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随访半年,1例为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论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治疗体会.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85例,确诊后均行外科治疗和正规的抗生素治疗.结果 85例病人手术后,6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79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2.9%.术后随访6~30个月,无感染复发.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及有效、足量、敏感的抗菌素应用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治疗体会.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85例,确诊后均行外科治疗和正规的抗生素治疗.结果 85例病人手术后,6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79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2.9%.术后随访6~30个月,无感染复发.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及有效、足量、敏感的抗菌素应用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