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复习国际脉管性病变研究协会(ISSVA)脉管性病变的最新分类,将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总结儿童软组织脉管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方法:2008年1月-2013年4月在本院诊断为脉管性病变的患者共3120例,其中1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脉管性肿瘤43例、脉管畸形142例。将影像诊断(超声、CT、MRI)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5例中183例行影像学检查,正确诊断163例,误诊11例,未明确定性的为9例。其中单行US检查26例,占总影像诊断方法比例14.1%,诊断正确24例,误诊1例,未明确定性1例;CT检查38例,占20.5%,诊断正确34例,误诊3例,未定性1例;MRI检查61例,占33.0%,诊断正确50例,误诊6例,未定性5例;CT及US检查检查共32例,占17.3%,诊断正确29例,误诊1例,未定性2例;MRI及US检查23例,占12.4%,全部诊断正确;CT及MRI检查共3例,占1.6%,均正确诊断;1.1%(2例)无影像学检查。结论:不同性质脉管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影像检查和在影像导引下治疗对脉管性肿瘤的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淋巴管瘤11例,其中肠系膜淋巴管瘤7例,腹膜后淋巴管瘤4例,肿块形态不规则,囊壁菲薄,张力低,边缘清楚,其中8例可见线条状分隔,8例行增强扫描均未见强化。肠系膜囊肿8例,均为先天性肠系膜囊肿,形态较规则,边缘清晰锐利,囊壁薄而均匀,6例为单房,2例为多房,2例囊壁呈线状强化,6例囊壁无强化。大网膜囊肿4例,长径均大于6cm,病灶位于腹腔前方,紧贴前腹壁,形态不规则。肠重复畸形6例,均与肠管关系密切,4例呈管状,2例呈类圆形,4例囊壁可见强化。囊性畸胎瘤4例,3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骶尾部,2例囊壁可见线条状钙化。腹部脓肿2例,呈不规则液性密度区,囊壁较厚且厚薄不均,增强时明显强化。结论:CT对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形态特征、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清晰,能对大多数病变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提出了早期诊断乳腺癌的要求.对乳腺癌病人进行更为准确的术前分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对化疗后疗效的监测,有利于后续方案的及时调整.在这些需求中,影像学检查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CT、MRI等,了解它们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合理有效地选择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纵隔脉管瘤临床罕见,国内仅报道10余例[1-3],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并复习文献,探讨MSCT对纵隔脉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段秀杰  李玉华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03-1307
目的:评价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生殖细胞瘤12例,CT上呈等、高密度,MRI扫描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畸胎瘤8例(3例成熟型和5例非成熟型),成熟型畸胎瘤囊性为主,CT平扫均呈混杂密度,可见钙化和脂肪密度,MRI上呈混杂信号,可见短T1、长T2的脂肪信号,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非成熟型畸胎瘤实性部分较多,可看不到脂肪;松果体母细胞瘤4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精原细胞瘤1例;原基细胞瘤1例,松果体中分化松果体实质瘤1例,脂肪瘤1例。结论: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类型较多,影像表现复杂多样,CT和MRI能基本反映松果体区肿瘤的特点,结合临床病史、性别、年龄等资料综合分析,大部分病例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和胰周囊性病变可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不同疾病,本文讨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先天性囊肿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囊肿内有完整内皮,影像学表现薄壁的单纯囊肿。潴留性囊肿是由于胰腺导管阻塞所致,主要见于肿瘤患者,在潴留囊肿前方可见实性肿块。外伤性假囊肿主要内容物为血肿。胰腺炎假囊肿内为坏死组织、炎性渗出、血液和胰酶。胰腺癌的囊性变为肿瘤中心的坏死、液化。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过程,以多发小囊为主要特点。黏液性囊腺瘤为潜在恶性的病变,分叶状囊实性肿块为其特点,与黏液性囊腺癌不易鉴别。假囊肿特别是胰腺炎假囊肿和囊腺瘤之间的鉴别是最重要的,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史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脏假肿瘤性病变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证实的肝假肿瘤性病变患者的CT图像,详细观察和记录肝假肿瘤性病灶的部位、形状以及平扫与增强各期密度变化.结果 25例共检出假肿瘤灶29个,13例位于肝镰状韧带周围,其中4例镰状韧带旁以纵裂为界左叶外段与内段病灶呈对称性分布;6例位于胆囊窝周围,2例位于肝包膜下,2例位于左叶内段后缘,2例位于肝脏中心.病灶为结节形、楔形或不规则形.按MSCT表现可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的假肿瘤性病变.结论 肝脏假肿瘤性病变在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期的密度及其变化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肝内真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PCL)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PCL患者的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26例中假性囊肿5例,3例囊壁薄而光滑,2例壁厚薄不均,内见片絮状稍高密度影。真性囊肿2例,为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境界清,壁薄且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浆液性囊腺瘤5例,3例呈蜂窝状或海绵状改变,内可见分隔,1例呈单房表现,2例发现钙化,增强扫描后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黏液性囊腺瘤3例,可见分叶,呈轻度强化。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呈类圆形囊实性包块,病灶内部可见乳头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样强化。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2例,呈多房性囊性病变,壁薄,境界清晰,MRCP显示病变与扩张的主胰管相通。神经鞘瘤1例,MRI呈卵圆形长T2信号影,内见多条不规则斑片状、线状分隔影。囊腺癌5例,呈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呈不均匀片状及结节状强化。结论:PCL囊灶大小、分布、壁结节分布、强化情况、囊内密度及信号特点各具特征,但非典型病例需综合各种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病史、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检查等分析,确诊常依赖于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分析了经病理确诊的16例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肝脏炎性假瘤患者16例(手术5例,CT引导下活检11例),男9例,女7例,年龄23~68岁,平均41岁。7例患者体检时行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9例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感或不规则发热、纳差。13例AFP检查结果为阴性,3例AFP检查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肝脏真菌感染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肝脏真菌感染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和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真菌感染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着重分析其CT和MRI影像表现.结果 肝内病灶一般呈多发,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 cm.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7例增强后动脉期呈外周环形强化或病灶周围异常高灌注,1例病灶中心强化呈"靶样"改变,2例无明显强化;门脉和延时期病灶多逐渐呈相对等密度;MRI上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2例T1WI上可见病灶外周低信号环.结论 肝脏真菌感染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动态CT增强和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少见囊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少见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术前平扫和增强的CT、MRI表现,其中表皮样囊肿4例, 淋巴上皮囊肿4例,淋巴管瘤3例. 结果 (1)表皮样囊肿病变位于胰尾部,囊壁光滑完整,CT平扫囊性病变内的实质成分和脾的密度相同.CT和MRI增强后实质成分表现出和脾完全相同的强化方式.(2)淋巴上皮囊肿老年男性多见,病变呈现多房状境界清楚的肿块.CT平扫呈等密度,MRI T_1WI和T_2WI上混杂的等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分隔强化.(3)淋巴瘤表现为体尾部的分叶状多囊性病变,CT平扫密度略低于胰腺实质,MRI平扫呈长T_1长T_2信号.增强后分隔和囊壁轻度强化,肿瘤不与胰管交通,胰管轻度受压移位.结论胰腺少见的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肝灌注异常现象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肝灌注异常信号在各种局灶性肝病中的影像表现,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25例肝内局灶性病变(包括肝脓肿13例,肝细胞癌5例,转移瘤4例,血管瘤2例,胆管细胞癌1例)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中出现的肝灌注异常信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肝灌注异常均表现为T2WI病灶周围楔形或不规则形稍长T2信号、或增强扫描一过性肝段性强化,其中肝叶、多段型16例,扇型8例,弥漫型1例.12例MR检查前已行CT增强扫描并见动脉期一过性肝段强化,无论MR强化还是CT强化其强化形态和范围均与T2WI肝段性长T2信号一致.25例肝灌注异常,发生门静脉分支受压12例,门静脉癌栓4例,肝静脉癌栓1例,动-门静脉分流1例.结论 肝灌注异常信号是反映潜在肝病变的一个重要征象,与病灶虹吸作用、门静脉癌栓闭塞、动-门静脉分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了8例FNH的平扫和动态增强CT和MR表现,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例FNH,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2~58岁,平均38岁。4例无任何症状,2例因上腹部隐痛而行影像学检查,1例因肺部病变行胸部CT扫描时偶然发现肝Ⅷ段结节灶。所有病例无肝炎病史,AFP阴性,其它各种肿瘤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1.2方法7例使用SomatomPlus 4螺旋CT机行CT平扫和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25~30s)、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50~60s)、延迟期扫描(注射对比剂后3~4min),2例延迟15min扫描。常规层厚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螺旋CT强化方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肝脏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且发现局灶性病变的44例患者(54个病灶)的诊断结果,重点分析各类病灶的强化方式. 结果 (1)78%(14/18)的肝细胞癌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83%存在肝硬化背景,22%门脉可见癌栓;(2)9个肝血管瘤表现为"快进慢出",边缘明显强化逐渐向中心充填;(3)4例胆管细胞型肝癌表现为"慢进慢出",部分瘤灶内包埋胆管,周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4)14个肝转移瘤和5例肝脓肿表现为环形强化,肝转移瘤为周边程度不一的环形强化,肝脓肿则为单环或多环强化;(5)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和1例肝细胞腺瘤表现为"快进慢出",2例局灶性结节增生存在中央瘢痕并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强化方式能充分显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供特点,对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IPL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14例行CT检查,3例MRI检查,2例同时CT和MRI检查。结果 19例患者中多发病灶5例,收集29个病灶。位于肝右叶15例;CT平扫均为低或等密度;5例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多样:周边小结节状或厚薄壁环形强化8例;病灶内分隔状或结节状强化3例;全瘤强化8例;16例动态增强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以延迟强化为主。所有病灶镜下均见纤维组织增生伴不同程度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CT和MRI可以提供IPL的诊断线索,其影像学表现多样与病灶的病理基础有关。如果临床怀疑,病理诊断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SNN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8例行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7例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结果:病灶位于肝右叶39例(39/47,83.0%),肝左叶8例(8/47,17.0%);分布于肝实质边缘42例(42/47,89.4%),肝脏深部5例(5/47,10.6%);病灶最大径≤2.5cm者25例(25/47,53.2%)、>2.5cm者22例(22/47,46.8%);形态不规则29例(29/47,61.7%),呈圆形或椭圆形18例(18/47,38.3%)。MRI示所有病灶于T1WI上呈低信号-等信号,32例病灶T2WI上呈等信号-稍高信号、8例呈稍低信号。CT平扫示所有病灶内部呈稍低-低密度影,1例病灶边缘可见环形钙化。三期增强扫描显示所有病灶内部无强化,周边有薄环状延迟强化,其中18例病灶内间隔有轻度强化。结论:SNN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脾脉管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脉管瘤的临床及CT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15例脉管瘤中血管瘤8例,淋巴管瘤2例,血管淋巴管瘤5例.血管瘤CT表现为向心性强化、轻度强化及延迟强化;淋巴管瘤表现为囊性不强化病灶或轻度强化结节影;血管淋巴管瘤表现为多发周边轻度强化结节影或囊性不强化病灶.结论 脾脉管瘤临床症状不典型,CT可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脊柱多发骨质破坏性病变的影像征象,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多发骨质破坏病变的影像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33例中,淋巴瘤4例,骨髓瘤9例,转移瘤8例,结核7例,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5例;表现为多发椎体和(或)附件骨质破坏。结论:脊柱多发骨质破坏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