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POSTN mRNA表达在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癌中较其配对的原发癌下调,是潜在的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大样本临床病例验证,阐明乳腺癌组织中POSTNmRNA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评估其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7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癌组织中POSrrN mRNA水平;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确定POSTN mRNA水平分组的阅值;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期的差异.结果:POSTN mRNA水平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低于ER阳性组织(P=0.007),在其它临床病理因素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R阳性乳腺癌患者POSTN mRNA低水平组3年无瘤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均低于高水平组(P=0.052,P=0.033),而在其它临床病理因素各组中POSTNNmRNA状态与患者预后无关.结论:POSTNmRNA高表达是ER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且POSTN mRNA低表达是ER阳性乳腺癌患者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样1(ITGBL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促进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新鲜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以及160例石蜡样本中ITGBL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别构建ITGBL1稳定过表达的HUH7细胞系及ITGBL1稳定下调表达的LM3细胞系,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ITGBL1对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ITGBL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高表达ITGBL1与血清AFP水平、肿瘤包膜侵犯、脉管癌栓、肿瘤分化及临床分期相关(均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TGBL1高表达患者DFS较短;过表达ITGBL1基因后,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而下调ITGBL1表达后LM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结论 ITGBL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ITGBL1可以促进肝癌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晋  吴诚义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6):472-474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5β1及nm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5 1例乳腺癌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整合素α5β1及nm2 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低密切相关 ;②乳腺癌中nm2 3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密切相关 ;③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水平与nm2 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整合素α5β1和 /或nm2 3的低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浸润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并判断其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5β1及nm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5 1例乳腺癌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整合素α5β1及nm2 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低密切相关 ;②乳腺癌中nm2 3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密切相关 ;③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水平与nm2 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整合素α5β1和 /或nm2 3的低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浸润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并判断其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整合素对肿瘤的增殖、分化、转移起重要作用。整合素α5β1作为其一亚型证实该基因的低表达和黑素瘤,肠癌等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转移有关。本研究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Northern杂交和图象分析技术,定量检测了5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7例乳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合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乳腺良性病变组整合素α5β1基因mRNA的表达要高于乳腺癌组(P相似文献   

6.
整合素β1 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脑胶质瘤中整合素 β1基因表达 ,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 ,分析 53例人脑胶质瘤整合素 β1基因表达 ,对患者随访并比较其预后。结果 整合素β1蛋白阳性率 ,在 ~ 级脑胶质瘤分别为 36.3%、38.5%、72 .2 %和 81 .8% ,高级别 ( ~ )高于低级别 ( ~ ) (P<0 .0 5) ,其 m RNA表达同其蛋白表达。高表达整合素β1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整合素β1的高表达与脑胶质瘤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密切相关 ,是预测患者预后的较好标示物。  相似文献   

7.
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D151和整合素α3β1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构 建包含40例正常乳腺和130例乳腺癌组织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51和整合素α 3β1的蛋白表达,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9)和7.7%(3/39);在原位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10/30)和30.0%(9/30),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9.0%(59/100)和70.0%(70/100),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1.28和χ2 =48.62)。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P>0.05); 但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此外,CD151与ER 、PR的表达有关(P<0.05)。CD151和α3β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1)。结论: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异常高表达,并与乳腺癌 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整合素α5,β亚基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和36例癌旁组织FAK,整合素α5,β1亚基及TGFβ1表达的情况。结果76例乳腺癌组织中FAK表达的阳性率为81.58%(62/76),整合素α5为30.48%(23/76),整合素β1为25.00%(19/76),TGFβ1为6579%(50/76);36例癌旁组织中FAK表达的阳性率为5.56%(2/36),整合素α5为75.00%(27/36),整合素β1为83.33%(30/36),TGFβ1为27.77%(10/36),统计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差异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FAK与乳腺癌的大小,组织学分级(SBR分级),p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而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ER,PR,C-erbB-2无关(P〉0.05)。整合素α5,β1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SBR分级),p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ER,PR,C—erbB-2无关(P〉0.05)。TGFβ1仅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FAK与整合素α5,β1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TGFβ1与FAK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而整合素α5,β1与TGFβ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FAK、整合素α5、β,TGFβ1与乳腺癌增殖、分化、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中整合素α5,β1可能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起负性调控作用,而FAK,TGFβ1可能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起正性调控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这4种蛋白的表达有助于了解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可作为指导乳腺癌临床诊疗较有参考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新的放化疗药物的面世,其诊治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预后仍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诊断困难,约60%的胃癌患者死于晚期肿瘤转移。临床实践发现,腹腔内存在脱落癌细胞不一定均引起肿瘤转移,细胞运动才是肿瘤转移的基本条件,而细胞黏附是肿瘤细胞运动的基本过程之一。整合素是参与细胞黏附的主要分子,在组织中分布广泛,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其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现就其家族成员之一β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 mRNA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5例贲门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 mRNA的表达,以距癌灶>5 cm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45例贲门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合素α5β1mRNA的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者α5β1 mRNA的表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5,β1 mRNA 在Ⅲ~Ⅳ期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α5,β1mRNA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组织大小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可能与贲门癌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有关,并有望成为贲门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癌组织中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B(KIF1B)基因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癌组织中KIF1BmRN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KIF1BmRNA水平分组的阈值;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期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KIF1BmRNA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KIF1BmRNA水平在各临床病理因素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F1BmRNA低水平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无转移生存率娩著低于高水平组(x2=4.714P=0.030,x2=4.393 P=0.036),而3年无病生存率和3年无转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F1B基因表达状态、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PR状态是患者独立预后因素,KIF1BmRNA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比为3.53(95%CI为1.54~8.08,P=0.003)。结论KIF1BmRNA在乳腺原发癌组织中下调与患者的预后差相关,且是独立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iss-1蛋白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0例乳腺癌、5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腺体Kis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中Kiss-1的阳性率分别为60.0%(60/100)和36.0%(18/50),明显高于肿瘤周围正常腺体中阳性表达率29.0%(29/100)和14.0%(7/50,P〈0.05)。Kiss-1在淋巴结阳性患者的表达率(43.6%)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表达率(70.5%,P=0.007)。结论Kiss-1蛋白的表达可能在抑制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KAI1/CD8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 mRNA和CD82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69例原发性乳腺癌中,癌旁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D82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以及PR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ER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KAI1/CD8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MBT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癌旁增生组织和30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癌组织中44例DMBT1基因mRNA表达低下或完全不表达(73.3%),16例表达正常(26.7%),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癌组织相比、癌旁增生组织与乳腺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2,P=0.00062;x2 =15.99,P=0.000 06).乳腺癌中DMBT1基因mRNA的低表达与患者年龄(x2=1.733,P=0.188)、肿瘤大小(x2=0.776,P=0.378)、组织病理分级(x2=1.000,P=0.316)无显著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和临床Ⅲ期患者癌组织中DMBT1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x2=4.885,P=0.026)和临床Ⅰ、Ⅱ期患者(x2 =4.600,P=0.032).结论 DMBT1基因mRNA表达降低与乳腺癌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ystatin M在乳腺癌及转移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108例乳腺癌标本、30例转移癌标本及24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ystatin MmRNA表达水平,分析cystatin M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高,而在Ⅲ/Ⅳ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statin M在5cm以下肿瘤中表达较高,而在5cm以上肿瘤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量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表达量与转移癌标本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 M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无关;乳腺癌标本和转移癌标本中cystatin MmRNA表达水平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雌激素受体状态及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结论Cystatin M是否为监测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可靠指标仍需探讨。  相似文献   

16.
Jin T  Chen DF  Gu LH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3):214-21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15年间,我国城乡妇女乳腺癌年龄调整发病率、死亡率及绝对患病人数星明显上升趋势。乳腺发育来自于内胚层,而癌胚抗原(CEA)作为一种上皮源性细胞肿瘤标志物,与胚胎期内胚层发育密切相关。我们检测了68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OTUB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该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OTU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6.7%(52/7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0.0% (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1,P=0.001).OTUB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x2=5.029,P=0.025)、术后分期(x2=4.478,P=0.034)、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x2=8.775,P=0.003)、P53表达(x2 =4.708,P=0.030)、雌激素受体(ER)表达(,=10.364,P=0.001)、分子分型(x2=10.934,P=0.012)有关,而与年龄(x2=2.194,P=0.139)、绝经状态(x2=1.843,P=0.175)、肿瘤大小(x2=0.643,P=0.423)、组织学分级(x2=3.580,P =0.167)、孕激素受体(PR)表达(x2=3.371,P=0.066)及Ki-67表达(x2=1.345,P=0.246)无关.结论 OTU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HER-2、P53、ER表达及分子分型有关,提示OTUB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乙醛脱氢酶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LDH1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无病生存期分析.结果:ALDH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cerb-B2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ALDH1阳性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接受CEF方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ALDH1阳性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结论:ALDH1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无病生存率降低与耐药有关,ALDH1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 (angiopoietin-1,ANGPT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NGPT1 mRNA在51例肺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和11例非肿瘤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NGPT1 mRNA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NGPT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068±0.044,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为0.696±0.157,在非肿瘤正常肺组织中为1.158±0.332,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34,P<0.05)。ANGPT1 mRNA表达与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 TNM 分期有关(P<0.05) 。结论 ANGPT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TNM 分期存在相关性,ANGPT1缺失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1 orf6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1 orf63基因在67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采用r检验分析C1orf6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子分析.结果 C1orf6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1.3%(21/67),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90,P<0.01).C1orf6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x2=0.06,P=0.79)、T分期(x2=0.50,P=0.47)、N分期(x2=1.41,P=0.23)、TNM分期(x2=0.29,P=0.58)、雌激素受体(x2=0.82,P=0.36)、孕激素受体(x2=0.31,P=0.5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x2=0.00,P=0.98)均无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N分期(HR =4.96,95% CI为2.03 ~12.15,P<0.01)和C1orf63基因(HR =2.37,95% CI为1.05~5.37,P=0.04)是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C1orf6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