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产科领域的弓形体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文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2,19(2):72-74
孕妇感染弓形体症状轻微,却可因弓形体通过胎盘致流产、死胎、畸形或使新生儿出现严重症状并遗留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应对育龄妇女及孕妇加强监测,以减少先天性弓形体病的发生率,利于优生。 相似文献
2.
3.
孕期弓形体感染对胎、婴儿的影响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孕期弓形体感染胎、婴儿的结局,母婴传播途径及治疗。方法:应用ELISAIgM方法筛查3878例孕妇弓形体近期感染情况。追踪82例弓形体近期感染孕妇分娩的胎、婴儿预后、收集脐血、羊水、胎盘及尸解的器官组织了解母婴传播途径及病理改变。观察应用螺旋霉素系统治疗孕期弓形体感染者的胎、婴儿预后,并与未治疗组对照。结果:本组孕妇弓形体近期感染发生率为4.41%(171/3878),其胎、婴儿出现临床症状为30.48%(25/82);孕早期感染以畸胎、流产多见,孕晚期感染表现为早产、低体重儿、黄疸及弓形体感染性肺炎等。从胎盘、羊水、脐血及尸解器官组织中可查出弓形体DNA。显示弓形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严重者造成器官损害。应用螺旋霉素治疗孕期弓形体感染有效。治疗组先天性弓形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妇近期弓形体感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畸胎、流产、早产、低体重儿及急性弓形体感染症状。螺旋霉素治疗孕期弓形体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妇女弓形体感染对胎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弓形体 (Tox)感染对胎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 90 8例孕妇外周血中Tox IgM ,对Tox IgM阳性孕妇进一步检测其新生儿脐血中Tox IgM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孕妇流产物中Tox DNA ,其中新生儿脐血Tox IgM或绒毛膜组织中Tox DNA阳性者 95例为感染组 ,阴性者 1 1 9例为非感染组。采用不同监测方法动态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后 3个月及 1 2个月时智力发育状况 ,以及采用早期干预措施后出生 1年及 4年的两组婴幼儿语言IQ、操作IQ及总IQ。结果 感染组孕妇发生流产 1 2例 (1 2 6 % )、死胎 5例(5 3 % )、早产 4例 (4 2 % )、胎儿生长受限 (FGR) 4例 (4 2 % )及畸形 3例 (3 2 % )。非感染孕妇组发生流产 3例 (2 7% )、死胎 1例 (0 9% )、早产 2例 (1 8% )、FGR 2例 (1 8% )及胎儿畸形 1例 (0 9%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感染组的相对危险度 (RR)分别为 :流产 4 7、死胎 5 9、早产 2 3、FGR 2 3及胎儿畸形 3 6。感染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为 93± 1 3 ,运动发育指数为 1 0 1± 1 6。明显低于非感染组的 1 0 7± 1 7和 1 1 1± 1 3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采用干预措施后出生 1年及4年 ,感染组婴幼儿语 相似文献
5.
育龄妇女ToRCH感染及与异常妊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ToRCH系列感染及其与异常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ELISA对250例育龄妇女作4种ToRCH病原体抗体检测,部分IgM(或IgG)阳性病例并作PCR检测.对其中21例异常妊娠结局的胚胎组织块作了PCR检测和对10例异常新生儿作了血清学诊断.结果250例育龄妇女ToX、RubV、CMV、HSVIgM阳性率分别为8.0%、12.8%、6.8%和8.4%,并发现同一病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同时感染的情况,PCR结果与之基本一致.21例与ToRCH感染有关异常妊娠结局(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缺陷)孕妇均有ToRCH中的一种、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感染,从死胎脑组织块、人工流产混合物的PCR结果与之吻合.10例新生儿脑炎血清与对应母亲血清抗体检测表明,垂直传播率ToX与CMV分别为50%和40%.结论ToRCH系列感染与异常妊娠结局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6.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分为功能亢进症和功能低下症两种。妊娠合并本病的发生率尽管罕见,若不治疗,则母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围产医学不可忽视的疾病。本文就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对妊娠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是一种主要由胎盘滋养层合体细胞和蜕膜细胞产生的大分子糖蛋白,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在妊娠过程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早期配子发育、受精卵着床、妊娠维持及胎儿胎盘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孕妇血清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异常变化与后来发生的产科并发症和异常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妊娠早期母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是预测异常妊娠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8.
糖筛选试验异常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50g葡萄糖筛选试验结果异常与妊高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7年1月1日到1997年12月31日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887例孕产妇在孕24~28周时行50g葡萄糖筛选试验。结果≥778mmol/L者为IGT,对IGT的孕、产妇再行75g OGTT试验,按WHO标准诊断是否为GDM,并比较IGT、GDM及糖代谢正常孕妇妊高征发生情况和比较3者围产儿预后情况。结果:887例孕妇中IGT126例(1420%),其中GDM32例、占IGT的254%,占总分娩人数的360%。单纯IGT94例中妊高征为13例、占1383%;GDM32例中妊高征7例、占2187%,无糖代谢异常761例中妊高征58例、占762%,3组相比P<005。合并妊高征的产妇胎儿出生体重轻于无妊高征产妇的胎儿出生体重。糖代谢异常合并妊高征时行剖宫产术和羊水污染多于无糖代谢异常者。结论:孕中、晚期葡萄糖筛选试验异常者发生妊高征的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妊娠中期母血清中瘦素(Leptin)浓度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意义,对患21三体和18三体综合征妊娠妇女瘦素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妊娠组对照。实验组24份血清标本分别为18例21三体和6例18三体综合征的妊娠中期妇女;时照组为183例正常妊娠中期妇女血 相似文献
10.
11.
Fas/FasL系统表达异常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免疫因素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研究发现,Fas/FasL系统在正常母.胎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对妊高征及正常孕妇的血清可溶性Fas(sFas)及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组织细胞中的Fas/FasL表达进行研究,进一步从分子免疫学角度探讨妊高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胎儿超声异常时染色体异常情况,以指导脐血穿刺的选择。方法:对我院胎儿超声异常的598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取脐血进行染色体检查,分析胎儿超声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及异常染色体分类。结果:598例孕妇中,染色体异常61例,检出率10.20%,其中三体儿42例,占染色体异常的68.85%;超声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P0.05);2项、3项及以上超声软指标异常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软指标异常胎儿(P0.05);鼻骨缺失染色体异常检出率41.67%,单脐动脉染色体异常检出率12.24%;超声异常合并高龄孕妇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合并低孕龄组(P0.05);超声异常合并羊水过多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合并羊水正常组(P0.05)。结论:当有胎儿超声结构异常、超声软指标鼻骨缺失、两项及以上软指标异常、超声软指标异常合并高龄或羊水过多的情况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建议行脐血管穿刺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溶脲脲原体(UU)感染与精子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同济医院和仁济医院男科两研究中心就医,年龄在20-45岁的对象共346例,分为UU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两组对象精子密度,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协方差分析,调整中心和禁欲时间计算修正均数;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影响。结果:UU阳性对象精子密度均值为47.97×106/ml,而阴性对象为61.49×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禁欲时间、研究中心、居沪年限、年龄、独用卫生间、饮酒史等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UU感染对象的精子密度仍然较低(P<0.05)。结论:UU感染与精子密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邹先进蔡兰蔡明秀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1]。有学者观察到,异位妊娠患者其血清内沙眼衣原体抗体增高,但未能从异位妊娠的输卵管内培养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相似文献
15.
妊娠妇女血清标记物检测与异常胎儿的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妇女血清标记物检测与异常胎儿的筛查潘红飞杨贵彬利用妊娠妇女外周血清标记物,对有染色体畸变或其他先天性异常的胎儿进行产前筛选是临床医师较为熟悉的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之一。本方法的原理是胎儿或胎盘能合成一些特殊的蛋白物质(血清标记物)并进入妊娠妇女外...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妊娠时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对孕妇及新生儿出生后近期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武汉地区COVID-19孕产妇及新生儿在后期的随访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共25例,总结早期(5例)、中期(5例)、晚期妊娠(15例)患者感染SRAS-CoV-2的临床特征、治疗、妊娠结局以及母婴随访等。结果5例早期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中,4例治愈出院后选择放弃妊娠,1例住院期间生化妊娠。5例中期妊娠合并COVID-19的患者中,活产儿4例,引产1例(胎儿心脏多发异常,双肾多发囊性病变,鼻骨偏短,羊水少)。新生儿出生后首次SRAS-CoV-2核酸鼻咽拭纸检测阴性。2020年10月随访结果显示,新生儿身长、体重及神经系统发育未见明显异常,1例患儿溶血性黄疸,1例患儿心脏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二尖瓣反流,拟近期手术。15例晚期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中,早产3例,足月产12例。新生儿出生后首次SRAS-CoV-2核酸鼻咽拭纸检测阴性,2020年10月随访结果显示,新生儿身长、体重未见异常,1例小肠坏死伴高胆红素血症,4例细菌性肺炎,2例患儿肌张力过高。选取6例患者的胎盘行SARS-CoV-2检测均为阴性,病理检查中有1例胎盘胎膜未见明显异常,1例胎盘局灶可见散在的中性粒细胞,4例胎盘表现为急性绒毛膜炎(母体反应1级)。结论早期妊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治愈后均选择终止妊娠。中、晚孕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近期随访身长、体重未发现明显异常,但仍有流产、胎儿畸形、绒毛膜炎、新生儿细菌性肺炎、肌张力增高等。因此,孕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不良围产期结局,这有待更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证实。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弓形虫 (toxoplasma ,Tox)感染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结合PCR法检出Tox感染并要求治疗的孕妇 5 9例及育龄妇女 91例 (治疗组 ) ,均给予口服乙酰螺旋霉素治疗 ,与同期检出Tox感染 ,但未行治疗的孕妇 6 0例和育龄妇女 79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 ,比较其Tox IgM及DNA转阴率、宫内垂直传播率及异常妊娠结局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孕妇及育龄妇女外周血中Tox转阴率分别为 83 0 5 % (49/ 5 9)和 70 33% (6 4 / 91) ,对照组孕妇Tox自然转阴率为35 % (2 1/ 6 0 ) ,育龄妇女为 37 97% (30 / 79) ;宫内垂直传播率为 8 4 % (5 / 5 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 0 %(2 0 / 5 0 ) (χ2 =11 4 970 ,P <0 .0 0 1) ,相对危险度为 0 2 97;随访育龄妇女经治疗Tox转阴后怀孕 2 9例 ,足月分娩 17例 ,脐血Tox IgM、DNA均为阴性 ,体检未发现新生儿异常。 结论 孕前检测和治疗Tox感染能有效控制胎儿受染 ;孕期治疗能减少孕妇感染 ,降低宫内垂直传播率 ,减少胎儿受损 ,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母儿结局,探讨其在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收集我院产科分娩的99例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畸形子宫组)及随机抽取10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母儿结局.结果:畸形子宫组的不良孕产史、剖宫产率、先兆流产、胎盘植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的剖宫产率低于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鞍状子宫、横隔子宫(P<0.05);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他类型畸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孕妇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并警惕产后出血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入室监护(adm ission mon itoring)是指临产产妇入院或入产房后15~30m in内进行的胎心率宫缩监护[1],目的是及早发现胎儿缺氧,及早处理。现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筛查入室监护异常3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入室监护正常的产妇的相关高危因素是否定期孕检、Apgar评分、羊水污染以及围生儿结局进行了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165例孕妇,年龄20~41岁,孕37~43周,均为单胎,其中低危孕妇1805例,高危孕妇360例,即有早产、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羊水过少或过多、脐带绕颈2周以上、胎儿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