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再通率显著高于未溶栓对照组(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6周后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需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并于溶栓治疗12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治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94%(2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冠脉血流,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7例。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29.63%),组间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死亡病例。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的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的45例老年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为71.1%,对照组再通率为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观察组病死率为11.1%,对照组病死率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再通情况和治疗后并发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在6h内和6~12h内以及总的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血管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介入与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03月份至2010年02月份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我院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44例患者(采用直接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86.4%,胸痛明显缓解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后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和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溶栓再通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溶栓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0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采用溶栓治疗,对照组134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为88.2%,对照组再通率为61.9%,两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观察组6h内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21例)和观察组(尤瑞克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21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4%VS61.90%),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一氧化氮(NO)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14.29%),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老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95例老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UK)静脉溶栓。观察两组疗效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82.2%、50.0%;患者在发病3 h内静脉溶栓再通率分别为85.7%、56.7%(P<0.01);4周病死率分别为4.4%、6.0%(P>0.05)。结论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老年AMI临床疗效好,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3 h之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150例医院收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梗死动脉全部复通,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仅有53例梗死动脉复通,治疗有效率为70.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溶栓血管再通率、30d心肌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10.0%),观察组30d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3%),P<0.05;与对照组相比(29.0±8.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8.0±7.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高龄(≥75岁)AMI患者随机分成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加口服阿斯匹林,对照组除不用UK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溶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及12.0%,P<0.05);溶栓明显改善了高龄AMI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61.3%及50.8%,P<0.05);溶栓显著降低了高龄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36.0%对12.5%,P<0.05),降幅为23.5%;溶栓组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无禁忌症的高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增加其血管再通率,改善心功能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刘超龙 《中国当代医药》2012,(5):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重组葡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随即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27例,给予重组葡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葡激酶用于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崔璇 《北方药学》2013,(11):36-3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优于尿激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7.49±3.25)mm小于对照组的(50.41±3.69)mm、左室射血分数(58.77±2.95)%高于对照组的(51.14±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8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8(142.81±4.37)ng/L和超敏C反应蛋白(5.02±0.49)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2.95±4.66)ng/L、(10.48±1.6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6%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因此,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PCI术组,溶栓组(41例)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PCI组(46例)患者接受PCI治疗。比较2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3个月后,溶栓组和PCI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8.5%和95.7%,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溶栓组及PCI组患者LVEF分别为(54.1±7.6)%和(64.2±8.1)%,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2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均较为肯定,PCI对于提高术后患者血管再通率及LVEF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效果及在救治中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实施院前和院内一体化救治,在救治过程中观察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未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d内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2,(36):193-194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有效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溶栓30d心肌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溶栓30d心肌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