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可能致命的危险就是血栓形成。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2/3卒中风险,对瓣膜病和非瓣膜病AF均有效,但存在监测较麻烦、治疗窗窄、有潜在出血危险等不利之处。本文比较了华法林临床应用与其他口服凝血酶抑制剂和Xa因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可能致命的危险就是血栓形成.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2/3卒中风险,对瓣膜病和非瓣膜病AF均有效,但存在监测较麻烦、治疗窗窄、有潜在出血危险等不利之处.本文比较了华法林临床应用与其他口服凝血酶抑制剂和Xa因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当患者用药物无法维持窦性心律变为持续性房颤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就变得非常重要。国外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华法林(也称可密定)在特发性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方面,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而在国内报道不多,本组就165例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及华法林预防脑卒中疗效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对象 1999年 12月-2000年 1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65例,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诊断为房颤,在半年内有两次房颤心电图,经超声心动图除外心脏瓣膜病。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5.
华法林在慢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慢性心房颤动(CAf)抗凝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共入选234例具有血栓栓塞高风险的CAf患者,给予华法林抗疑治疗,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调整华法林用量,随访观察华法林的不同起始剂量、不同的抗凝强度以及高龄(≥65岁)等因素对INR达标时间、INR稳定值、华法林维持量、出血率及栓塞率的影响。结果:分别采用开始剂量为普通剂量(2.5mg/d)与小剂量(1.25 mg/d)2种方式,两者最终获得稳定的INR、华法林维持量及出血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能明显缩短INR首次达标时间及获得INR 稳定值的时间(均P<0.01),并有降低栓塞率的趋势;与低强度抗凝相比,中强度抗凝能显著降低栓塞率(P< 0.05),虽然伴出血率明显升高(P<0.05),但无严重出血发生;在相同的目标INR内,高龄患者出血率并不增加,但所需的华法林维持量有所降低(P<0.01)。结论:以普通量的华法林开始CAf抗凝治疗是安全的,抗栓塞效果优于小剂量;对具有栓塞高风险的CAf需保持中强度抗凝水平;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不增加高龄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上海华泾社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以提高社区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视。方法调查2009年3月至2019年3月212例华泾社区房颤住院患者的病史,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并发疾病和抗凝方案,按照CHADS2评分分析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结果 212例房颤患者并发疾病前3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92.92%)、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68.87%))和糖尿病(27.36%)。所有患者的总体抗凝率为4.24%,抗凝药物皆为华法林,抗血小板率为64.15%。非脑卒中组华法林抗凝率明显高于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6%vs. 1.96%,P0.05)。结论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比例低,需加强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马长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10):649-651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规范的抗凝治疗可以显著减少与心房颤动(房颤)相关的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现对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一阐述。1老年房颤的流行病学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30万房颤患者,每年因房颤住院的患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67%风险[1],但其引发的出血目前仍然是华法林应用的最大顾虑,我国目前仅有2%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2]。如何降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一直是老年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现将本科收治的112例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的抗栓与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实践中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现状及分析。方法:调查2003年(225例) -2004年(280例)年间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接受抗栓治疗的情况。结果:发现2年间高危因素有明显增加(由平均1.4个增加到1.8个),但接受抗栓治疗均以阿司匹林为主(64.8%与72.5%),服用华法林的比例很低(4.0%与6.25%),且剂量均偏低。结论:临床实践中房颤接受抗栓治疗达到标准的比例很低,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较多,但剂量偏少,接受华法林治疗者很少,房颤的抗栓治疗尚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CHADS2评分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探讨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与口服华法林抗栓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根据CHADS2评分进行分组,抗凝周期均大于6个月,其中40例评分〈2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组),评分≥2的患者中25例口服阿司匹林(2组)抗凝,17例口服华法林抗栓,分别随访是否有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及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1组1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例,口服华法林治疗组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1例胃出血。结论根据CHADS2评分进行危险分层后,1组抗凝治疗安全有效,而2组抗凝治疗较口服华法林抗栓治疗不能有效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为1%,其发病人数随着年龄递增。在年龄>70岁的人群中已达7%~8%,年龄>80岁可达10%。2003年我国首次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年龄>80岁人群可达7.5%。房颤可引起血栓性脑卒中等严重的并发症。Wolf等研究表明,在美国所有脑卒中患者中,有15%是由于房颤所引起。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国内40家医院房颤回顾性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平均患病率为24.15%,年龄>80岁高达32.86%。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新近问世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拜瑞妥)、阿派沙班等,为心房颤动患者提供了除华法林的新选择。但由于使用时间较短,某些药理学作用不十分明确,其获益和风险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2)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较低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老年房颤患者,分为持续性(n=39)及永久性(n=41)两组,根据房颤指南分为中危(n=42)及高危(n=38)两组,分析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剂量达标情况。结果房颤治疗第1周与第2周比较,达标例数及总达标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剂量达标时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第1周与第2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在较低剂量下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严密监测INR,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房颤动血栓前状态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房颤动 (AF ,房颤 )引起血栓前状态 ,促进左心房 (LA)和 /或左心耳 (LAA)的血栓形成 ,导致血栓栓塞并发症[1] 。华法林 (Warfarin)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危险性减少 6 8% ,死亡率降低 33% ,使脑卒中、体循环栓塞及死亡的综合并发症减少 4 8% [2 ] 。近年来 ,华法林对AF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 AF血栓前状态的血液指标血栓形成主要与三方面有关 :(1)血流状态异常 ;(2 )血管壁损伤 ;(3)血液成分改变。AF患者紊乱的血流动力学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 ,但对难以… 相似文献
17.
18.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抗凝较为重要。而华法令是目前心房颤动抗凝较好的选择。因此现就华法令的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标准的42例房颤病人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治疗组(治疗组)23例,给予华法林,自3mg/d开始口服,用药第1周隔日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周后若INR未达到2.0~3.0,增加华法林至4mg/d,每隔1周测INR,使其达到2.0~3.0之间,4周后每月测INR 1次,若病人增加或减少某种药物时,随时再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对照组)19例,给予阿司匹林200mg/d,分2次口服,每月复查大便潜血1次.结果治疗组病人10~14(平均11.1±2.2)天INR达2.0~3.0(平均2.35±0.11),有1例病人在华法林3mg/d口服3个月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当时INR为2.15,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对照组2例病人出现上腹部烧灼感.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2组病人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在华法林治疗4周内及改变其它药物时加强INR监测,随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使INR保持在2.0~3.0之间,病人和医师保持密切联系,华法林在房颤病人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