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夏红梅  袁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71-372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将2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置管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2.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夏红梅  袁慧 《护理学杂志》2009,24(23):45-45
目的 探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颈外静脉穿刺法,即按照解剖部位垂直盲穿进针;对照组按照传统穿刺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4.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500m1)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5.
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刘丽  梁桂芳  薛芬 《护理学杂志》2006,21(21):14-15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观察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易固定,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夏红梅  袁慧 《护理学杂志》2009,24(12):45-45
目的探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颈外静脉穿刺法,即按照解剖部位垂直盲穿进针;对照组按照传统穿刺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改良后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7.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以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和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方法对106例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观察穿刺部位及输液情况。结果留置套管针输液3~9 d,未发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等症状。结论穿刺前做好解释工作,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置管时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关键环节;置管期间,精心护理病人及置管部位,对保证输液顺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特殊情况下(长期输液的危重病人,禁食的病人,脱水的病人等)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120例外周静脉留置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创新置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法,对两组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创新置管法在临床应用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危重病人、儿科患者中能显著地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外周静脉置管,干预组应用鱼骨图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程序护理。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骨图能提高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