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术中胃周血管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按照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切除术的标准化手术步骤,对100例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活体胃周血管解剖学观察。 结果 胃周血管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平面内,但血液流动的内在联系性使它们围绕胰腺构成了胃周血管网络。在胰尾上缘的胰前间隙,脾动脉第三段可定位胃网膜左血管。在胰颈下缘的胰后间隙,胰腺钩突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可定位肠系膜上静脉。在幽门下方与胰头之前的网膜内可定位胃网膜右血管。在胰体上缘的胰后间隙,可定位腹腔干及其分支。胃胰襞、脾胰襞和肝胰襞是分别定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总动脉的解剖标志。 结论 胃周血管多存在变异,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应以胰腺为中心标志,同时以胃周主要血管及其分叉为参考,“顺藤摸瓜”解剖定位血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的镜下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并在腹腔镜下于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对胚胎期胃背系膜形成的胰腺筋膜、胃脾韧带和腹后壁筋膜间隙在腹腔镜下的解剖层次和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胃背系膜后层衍化形成的胃脾韧带、胰腺筋膜、胰十二指肠筋膜和横结肠系膜前叶是相互延续的一个整体;胰腺前筋膜形成的胃胰襞和肝胰襞是镜下确定胃左血管根部和肝总动脉的解剖标志;胰腺后筋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是进行胰后淋巴结清扫的安全平面,而肾前筋膜是确保安全操作平面的后界。结论:(1)胚胎时期由于肠管旋转形成胃周广泛存在的筋膜和筋膜间隙,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进行解剖定位、系膜游离和淋巴结清扫的关键;(2)循筋膜间隙进行分离有助于提高腹腔镜下操作的安全性和根治的彻底性;建立腹腔镜下筋膜层次解剖的整体观念可为腹腔镜手术的设计和规范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16例腹腔镜辅助下实施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胃切除2例、近端胃癌根治8例、远端胃癌根治6例。结果 16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全胃切除280(230~310)min,近端胃癌根治246(210~276)min,远端胃癌根治230(200~2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全胃切除280(260~300)mL,近端胃癌根治110(60~180)mL,远端胃癌根治120(70~200)mL。切口长度为5~7 cm。术后患者肛门排气平均3.5(2~4)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3.5(2~4)d,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术后近期恢复良好,无近期并发症,无肿瘤的局部复发,无Trocar种植。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微创手术在胃癌根治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护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护理的角度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优劣.方法 我科于2006年11月~2007年9月将同期救治的远端胃癌需手术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两组手术病人术后的直接护理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药物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每天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比开腹组少;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少于开腹组;术后腹腔镜组运用止痛药物的例数比开腹组少;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相比较,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血管的局部解剖学特征及定位标志。方法: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05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活体解剖学观察。结果:切开中线侧Toldt’s线,在主动脉分权头侧的Toldt’s间隙内可顺利定位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起点。牵引乙状结肠系膜使IMA与主动脉保持垂直状态,可形成系膜后操作窗,顺利暴露IMA根部。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IMV)在乙状结肠结肠系膜后位可清晰暴露和游离,结合系膜前位游离,可高位离断。结论:Toldt’s间隙是定位IMA的正确外科平面,主动脉分权可作为定位标志。结肠系膜后位和前位解剖法相结合,是识别和定位IMV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述评迎接新阶段,发展新事业—庆祝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成立钟世镇等25(1):3临床解剖学的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成立徐达传等25(1):5微创外科解剖学内窥镜辅助的乙状窦前入路中岩静脉的解剖学研究王君玉等25(1):20内镜下迷路后径路桥小脑角区结构定位朱杭军等25(1):23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肺动脉定位的实验研究陈炜生等25(1):43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下Ⅴ、Ⅶ、Ⅷ、Ⅸ脑神经与微血管显微解剖学研究陈颖东等25(2):118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肠系膜上血管的应用解剖刘兴国等25(2):172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和开腹胃癌D2根治术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CRP、IL-6、TNF-α及IL-10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CRP、IL-6、TNF-α及IL-10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IL-10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较开腹胃癌D2根治术炎症反应轻,创伤小,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标志定位法在胫骨远端A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共62例胫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资料,患者被分为两组,3D打印技术结合标志定位法组(31例)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标志定位法+微创内固定手术方式,传统组(31例)常规采用微创内固定手术方式。两组均在骨折断端有限切开进行复位,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AOFAS功能评分、钢板放置位置等数据。结果两组术中均达到解剖复位,通过对两组数据比较分析,术后6个月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钢板放置角度(3.84±1.93)°、距离(2.19±1.42)mm相比,3D打印技术结合标志定位法组钢板放置角度为(2.87±1.09)°、距离(1.52±0.9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方面,3D打印技术结合标志定位法组(76.03±3.65)min、(3.23±0.76)次、(71.29±7.30)mL均少于传统组(79.74±6.92)min、(3.81±0.91)次、(76.29±9.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标志定位法在胫骨远端A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透视次数和失血量,使钢板放置位置更加贴近胫骨力线,标志定位法为3D打印技术在胫骨远端A型骨折术前计划的准确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胃癌根治术的经验,评价其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手术治疗的2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机器人手术126例,腹腔镜手术1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短期疗效。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手术时间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17.2(3~30)个月,机器人组复发转移10例,死亡3例;腹腔镜组复发转移12例,死亡2例。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可在微创条件下实现胃癌的标准D2根治术,手术操作安全,临床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胃癌手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恶性肿瘤,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国内已较为普遍。我院自2004年3月至12月,共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共40例,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回顾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病历资料,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指标优于传统开腹组,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腹组。淋巴结清除数目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别。腹腔镜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和安全的,而且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1月我院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8例,选取同期开腹手术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210min±56minvs160min±32min,P〈0.05);术中失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分别为(2.3±0.8)d、(1.7±0.7)d、(8.8±1.1)d,开腹组分别为(3.4±0.9)d、(2.4±0.6)d、(10.2±1.2)d,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随访均未出现穿刺孔或切口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疗效可靠;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微创、疗效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应激水平、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或开腹根治性切除术的141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79例,开腹组62例。从近期疗效、应激水平相关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肿瘤微转移指标等方面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 ①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但住院费用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WBC计数、外周血N%在所有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外周血CRP水平、COR水平在术后1 d、术后3 d两个时间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腹引液IL-6水平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外周血IgG、IgA、IgM、C4水平在所有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外周血C4水平在术后1 d、术后3 d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腹引液IL-10水平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手术结束时,腹腔镜组腹腔冲洗液CEA水平、DDC水平均小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进展期胃癌,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应激创伤小、免疫抑制功能低、肿瘤微转移几率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李映云  周志军 《解剖学报》2021,52(1):108-1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信息.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9年1月期间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32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进行收集,统计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苏醒延迟的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残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6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组38例和非根治性手术组22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以及残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截止2007年5月,根治性手术组共有7例患者存活。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5%、44.7%、18.4%,非根治性手术组为40.9%、1.0%和0,根治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个月,非根治性手术组为14个月,2组生存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能显著改善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TNM分期、手术根治、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肝转移都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胃癌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为完善胃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全部胃癌患者病历资料,以病人ID号码采集病人个人特征、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选择等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描述;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围手术期疗效指标的比较。结果患者来源于重庆市区及周边地区,共计64个区县,其中沙坪坝区最多;男女比例2.24:1,51—60岁胃窦癌发病率最高;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比较,前者术中出血量少,但手术时间会延长。结论重庆市胃癌住院病例在病例来源、发病部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腹腔镜相比开腹手术有优势,可作为临床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面神经隐窝进路涉及解剖区域的相关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解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选用近几年关键词为“面神经”、“颞骨”及“后鼓室”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其解剖结构复杂精细,涉及面神经乳突段、鼓索神经、砧骨窝之间的解剖区域。一些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相对恒定,如锥隆起、圆窗龛、圆窗、前庭窗、镫骨、砧骨短脚、匙突、面神经鼓室段、水平半规管凸、后半规管凸等,可以作为手术的参考标记。结论:面神经隐窝进路在现代耳显微外科中有重要地位,熟悉其解剖关系,可以指导临床手术,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手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步显著,但仍不能使人满意,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寻求新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118例直肠癌男性患者,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岁。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3例,开腹组55例。利用腹腔镜操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手术,与开腹式手术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患者术后排尿功能与性功能情况。结果尿管拔除时间、排尿量、残尿量、性功能综合情况比较,腹腔镜组[(2.3±1.6)d,(11.8±3.1)mL,性功能Ⅰ级37例(58.7%)]均优于开腹组[(4.5±1.3)d,(20.6±2.7)mL,性功能Ⅰ级28例(50.9%)],其中排尿量腹腔镜组为(327.5±37.6)mL,开腹组为(243.6±36.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能够观察到开腹手术的死角,更加精确地保留盆腔神经,提高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