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利钠肽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心肌缺血、坏死、损伤、心室壁张力和压力过重时可刺激其分泌增加.许多研究中表明,脑利钠肽作为血浆中重要的标记物,对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动态多点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顺序前瞻性选择选取9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老年CHF住院患者,测定入院时血浆BNP水平(BNPI)、出院时BNP水平(BNP2)及出院后2 w门诊随访时测定BNP水平(BNP3),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心源性死亡和心衰恶化再入院.统计学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及COX回归分析.结果 引入变量:年龄、LVEDD、LVEF、BNP1、BNP2、BNP3,双变量相关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BNP1与心源性死亡时间及心衰再入院时间独立相关,COX回归分析同样只有BNP1(偏回归系数=0.005;P=0.000)是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BNP1可作为预测心衰预后的重要、可靠指标,是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8例SDHVD合并HF的患者(SDHVD+HF组)与同期收治的无瓣膜钙化的老年HF患者62例(HF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与HF对照组比较,SDHVD+HF组严重心功能不全比例(Ⅲ级:19.35%比38.24%,Ⅳ级:35.49%比55.88%)及房性早搏(17.74%比38.24%)、窦房传导阻滞(22.58%比50.00%)、心房纤颤(27.42%比52.94%)、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0.65%比48.53%)、房室传导阻滞(33.87%比52.94%)、束支传导阻滞(25.81%比48.53%)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其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浆脑利钠肽(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34例心衰患者,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记录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134例中随访资料完整130例,随访时间平均(708±220)d.130例中发生心脏事件者44例(心脏事件组),未发生心脏事件者86例(非心脏事件组),心脏事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胸比率、BNP均较非心脏事件组显著升高(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为心衰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BNP预测心源性死亡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BNP取值702.5 ng/L预测心源性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达最高.血浆BNP≤702.5 ng/L患者生存率高于BNP>702.5 ng/L者(P<0.05). 结论:BNP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5)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心房颤动对心功能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为SDHVD的男性患者98例,根据诊断分为心房颤动组49例及窦性心律组49例,进行血常规、利钠肽、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LVEF[(51.49±9.46)%vs(64.67±6.39)%,P=0.000]、Hb[(105.57±22.66)g/L vs(122.24±16.27)g/L,P=0.005]较窦性心律组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3.78±4.75)mmvs(45.92±3.82)mm,P=0.000]、利钠肽[(1253.48±1495.21)ng/L vs(257.17±328.53)ng/L,P=0.000]较窦性心律组显著升高。相关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组Hb与利钠肽呈显著负相关(r=-0.579,P=0.000),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501,P=0.000)。结论老年男性SDHVD患者易合并贫血、心功能不全,应加强对Hb及利钠肽的检测,及时纠正贫血及防治心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循环杂志》2016,(5)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12至2015-02我院收治的DHVD 120例为DHVD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并依此将DHVD组分为正常水平亚组(18.8ng/ml≤血清骨桥蛋白水平≤30.0 ng/ml,n=35)和高水平亚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30.0 ng/ml,n=85)。比较健康组和DHVD组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NP水平和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治疗前比较,高水平亚组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升高,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均降低。与正常水平亚组比较,高水平亚组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较高,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则较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DHVD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降低,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则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其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936,P=0.00),与其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则均呈负相关(r=-0.869,-0.884,-0.858;P均=0.00)。结论:DHVD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水平较高且与其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均相关,这可能与骨桥蛋白促进心脏瓣膜钙化、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等相关,血清骨桥蛋白可用于DHVD患者病情和心功能评估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症状与组织灌流不足、液体潴留和神经激素反应有关。近年来,采用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于高危的CHF失代偿期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BNP能明显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死亡倾向和减少肾功能恶化。现就BNP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机制综述如下。内生型人脑利钠肽(ehBNP)也叫B型利钠肽(B-type NP),是当心室内压力增大和容量超载时由心脏纤维母细胞 相似文献
9.
心脏起搏对血浆脑利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DDD与VVI起搏方式对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4 7例安装了起搏器心功能II级以上患者 ,分为DDD起搏组与VVI起搏组 ,术前测血浆BNP值及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 4~ 6月内随访血浆BNP、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BNP差别、心脏射血分数 (EF)差异。结果 :DDD起搏组BNP水平较VVI组为低 (5 7.2 3± 19.19pg/mlvs 88.35± 2 3.11pg/ml,P <0 .0 5 ) ;EF值在DDD起搏组较VVI组为高 (0 .5 6± 0 .0 8vs 0 .4 5± 0 .16 ,P <0 .0 5 )。两组患者的BNP与LVEF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P <0 .0 5 )。结论 :DDD起搏与VVI起搏方式相比血浆BNP水平较低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血浆N端脑利钠肽(NT-ProBNP)对新疆维吾尔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兵团农一师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维吾尔族CHF患者102例,男性71例,女性31例,年龄32~88(62.19±11.20)岁;NYHA Ⅰ级19例、Ⅱ级30例、Ⅲ级32例、Ⅳ级21例.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抽血测定NT-proBNP、cTnT及CK-MB水平,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102例CHF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04(385~498)d,发生心血管事件41例(40.2%).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年龄、肌酐、NT-proBNP及NYHA分级和cTnT中位数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CK-MB、LVEF、LVEDD、LVESD、FS及血红蛋白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NYHA分级、cTnT、CK-MB、LVEF、LVEDD、LVESD、FS、肌酐及血红蛋白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包括年龄、NYHA分级、cTnT、CK-MB、NT-proBNP、LVEF、LVEDD、LVESD、FS、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肌酐及血红蛋白等指标,只有NT-proBNP和年龄是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岁,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的危险升高0.079倍[OR=1.079,95% CI for Exp(B):1.027~ 1.134,P=0.002];lgNT-proBNP每升高1个单位,风险就增加19.23倍[OR=20.23,95%CI for Exp(B):4.671~95.624,P=0.000].NYHA分级、cTnT、CK-MB、LVEF、LVEDD、LVESD、FS、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肌酐及血红蛋白等对心衰后心血管事件再发生均没有预测价值.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预测新疆维吾尔族CHF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7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利尿、强心、扩血管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心胸比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下降[(0.58±0.05):(0.62±0.09),(56.1±9.4)mm:(60.0±8.7)mm,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0.50±0.09):(0.42±0.12),P0.05],血清BNP水平显著降低[(676.8±226.3)mg/L:(878.6±119.8)mg/L,P0.05]。且血清BNP的降低程度与LVEF呈负相关(r=-0.920,P0.01)。结论:厄贝沙坦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而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CHF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临床表现及预后千差万别,早期识别ACS高危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的敏感指标已达共识。近来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3.
张永红王慧峰邬冬梅王凤群王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6):808-809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和常规治疗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行ACEI同步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匡时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2):80-81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观察组)的预后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治疗,可提高预后,改善心功能,加快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发生在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SDHVD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昏厥及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4年2月至2010年8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SDHVD14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VVI起搏对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7例患者被分为VVI起搏组(48例)和未起搏组(19例),术前测血浆BNP值,术后3~6月随访测血浆BNP。比较两组患者BNP浓度差异。结果:起搏组术后BNP水平较未起搏组低[(129.21±31.57)pg/ml:(150.43±35.71)pg/ml,P〈0.05]。结论:VVI起搏未引起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增高,对此类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或有助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心衰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60例,按Framingham诊断标准进行评估,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标准治疗心衰基础上加用心衰合剂;对照组仅用西医对心衰的标准治疗.治疗15 d后重新评价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EF)以及NT-proBNP浓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分级、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T-proBNP较EF和心功能分级敏感性更高,是一个很好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1概述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发病约占老年瓣膜病的25%,老年非风湿性瓣膜病中占80%,根据对21世纪心脏流行病学走向的预测,老年退行性瓣膜病还会继续增多,已经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猝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心脏传导阻滞特点。方法:选择SDHVD患者400例,无SDHVD老年患者189例,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组间心脏传导阻滞特点。结果:与无SDHVD患者比较,SDHVD患者窦房传导阻滞(1.6%比5.0%)、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2%比7.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在SDHVD患者中,SDHVD合并冠心病组窦房阻滞发生率较单纯SDHVD组显著增加(6.9%比2.0%),主动脉退变合并二尖瓣退变组较单纯主动脉退变组窦房传导阻滞(14.3%比4.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1.4%比6.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传导阻滞增加,建议对此类患者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改变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