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验评估法、家庭环境量表和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 9.5~ 12岁 2 87名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进行评定。结果自我意识总分学习困难组 ( 5 8.76± 11.0 1) <学习中等组 ( 64 .5 9± 7.87) <学习优秀组 ( 69.80± 7.5 1) ,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和控制性 6个因素与自我意识相关。结论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学习成绩 ,可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与家庭环境、行为特点及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小学生学习适应量表(AAT)分别对160名学习困难的儿童及120名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LD组儿童的家庭在亲密度(7.28±1.54 vs 7.93±1.21)、情感表达(5.81±1.62 vs 6.42±1.43)、知识性(5.29±1.74 vs 5.77±1.86)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而矛盾性(2.78±1.71 vs 2.33±1.52)则高于对照组(P <0.05).LD组儿童在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评定中学习动机(68.24±15.31 vs 74.32±19.62)、学习期望(69.33±16.24 vs 76.43±18.77)、意志力(49.85±7.71 vs 54.81±10.37)、学习方法(36.71±6.74 vs 41.43±6.56)及家庭环境(72.41±18.47 vs 81.82±19.71)上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学习困难与学习方法、学习期望、多动违纪、家庭知识性及性别有关.结论 LD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学习适应性与学习困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环境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9名、女生102名)进行测评.结果 儿童行为量表中男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道德宗教观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22,r=-0.224,P<0.05),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M1)、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F5)呈显著正相关(r=0.228,r=0.219,P<0.05);女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6,r=-0.212,r=-0.216,P<0.01或P<0.05),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23,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女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良好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及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研究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LD)儿童的个性和家庭环境特征及其对患儿自我意识的影响,为LD儿童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junior,EPQ.J)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等问卷对62名LD儿童(LD组)的自我意识、个性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与对照组58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个性与家庭环境对LD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影响。结果 LD组儿童在PHCSS评估中显示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因子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EPQ.J测验显示LD组儿童精神质、神经质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掩饰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ES-CV结果示亲密度、知识性和道德宗教观LD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矛盾性LD组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LD组儿童PHCSS总分与EPQ.J中的内外向和FES-CV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有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D组儿童PHCSS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EPQ.J中的内外向和FES-CV中的亲密度。结论 LD儿童自我意识低于正常儿童,其总分受个性因素中的内外向和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两者影响较大,应及早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的情绪、自我意识及个性特征.方法 选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版艾森克个性问卷分别对19例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20例初发白血病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长期无病生存组患儿在焦虑总分以及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和社交恐怖分量表评分[分别为(25.72±14.72)分,(6.11±4.36)分,(5.72±4.56)分和(7.67±4.19)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11±11.81)分,(3.82±1.69)分,(2.84±1.92)分和(3.95±2.85)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或P<0.05).2组白血病患儿自我意识总分[分别为(60.06±8.07)分和(58.25±6.54)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其中长期无病生存组在焦虑和合群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而初发白血病组患儿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长期无病生存组与初发白血病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性格普遍偏于内向.结论 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较正常儿童有更多的焦虑情绪、较低的自我意识和内向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评定61名SOS儿童村儿童(SOS组)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单亲组)和完整家庭(完整组)儿童各61名.结果 SOS组男童的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及自我意识总分低于完整组男童[(10.69±2.74)分,(12.57±2.36)分,P=0.013;(6.51±2.63)分,(8.29±2.75)分,P=0.011;(6.54±1.93)分,(7.97±1.60)分,P=0.004;(48.09±10.88)分,(55.86±10.11)分,P=0.007)],3组女童自我意识因子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S组女童的E分低于完整组女童(P=0.004).儿童自我意识状况与其人格特征、学习环境、家庭结构、家长学习期望、学习成绩、要好朋友数及亲子日常交流相关(-0.566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方法 对符合学习困难入组标准的158例青少年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C)、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YG性格测试量表、中学生学习适应量表(AAT)进行评定及学习成绩评估.结果 综合干预后,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语、数、外成绩:12%的学习困难学生有较明显的提高(提高7%~12%),有69%的学习困难学生有所提高(提高1%~6%),临床症状自评量表中抑郁评分[分别为(2.25±0.72)分,(1.94±0.67)分]明显降低(t=3.94,P<0.01),焦虑评分[分别为(2.06±0.53)分,(1.82±0.51)分]也明显降低(t=4.22,P<0.01),学习适应性方面学习动机评分分别为(65.15±14.20)分,(71.09±15.46)分.(t=2.32,P<0.05)学习方法评分[分别为(32.74±6.02)分,(35.68±7.56)分,t=3.73,P<0.01],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综合干预是一种较为理想而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学习困难儿童与家庭行为及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与家庭环境、行为特点及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 CV)、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小学生学习适应量表(AAT)分别对 160名学习困难的儿童及 120名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LD组儿童的家庭在亲密度(7. 28±1. 54vs7. 93±1. 21)、情感表达(5. 81±1. 62vs6. 42±1. 43)、知识性(5. 29±1. 74vs5. 77±1. 86)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 05),而矛盾性(2. 78±1. 71vs2. 33±1. 52)则高于对照组 (P<0. 05)。LD组儿童在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评定中学习动机(68. 24±15. 31vs74. 32±19. 62)、学习期望 (69. 33±16. 24vs76. 43±18. 77)、意志力(49. 85±7. 71vs54. 81±10. 37)、学习方法(36. 71±6. 74vs41. 43±6. 56)及家庭环境(72. 41±18. 47vs81. 82±19. 71)上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学习困难与学习方法、学习期望、多动违纪、家庭知识性及性别有关。结论 LD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学习适应性与学习困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PHCSS各因子分和总分均低于无虐待组:PHCSS总分[(53.56±13.12)分vs(63.11±8.68)分,P<0.01],女生在行为和合群两个因子的得分高于男生[行为(11.68±3.34)分vs(13.13±2.23)分,P<0.01;合群(8.05±2.16)分vs(9.14±1.82)分,P<0.01],9~10岁组在总分和智力与学校表现两个维度的得分高于11~12岁组[总分(58.55±12 .17)分vs(54.68±12.90)分,P<0.05;智力(11.56±3.54)分vs(10.38±3.47)分,P<0.05].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PHCSS各因子分和总分均呈负相关(r=-0.165~-0.524,P<0.05或P<0.01).情感虐待对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和总自我意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263~-0.402,P<0.01);忽视对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身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和总自我意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56~-0.359,P<0.05或P<0.01);性虐待对躯体外貌与属性和合群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58~-0.170,P<0.05);本研究中未发现躯体虐待有任何预测作用.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均可显著预测个体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自我意识 家庭因素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自我意识及家庭环境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为该症的干预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济宁市2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观察对象,以Conners简明症状量表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分别用作筛查和诊断,筛选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47例,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相差<1岁)的正常儿童中抽取47例作为对照。分别评定患儿及对照组儿童家庭环境及自我意识,并分析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的影响。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儿童家庭环境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患儿自我意识明显受损,家庭环境特征某些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患儿的自我意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较低的自我意识和不良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患儿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