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玮  付研  王勇 《北京医学》2007,29(6):352-35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浓度与早期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 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灌注治疗组和非灌注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和入院后第7天的血浆BNP浓度,行心电图、血常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及超声心动检查,所有患者自入院起随访30 d.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BNP水平均增高,但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第7天,灌注组BNP水平为(155.05±88.91)pg/ml,较入院时(307.91±274.37)pg/ml 显著降低(P<0.01),而非灌注组前壁心肌梗死BNP水平反而较入院时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BNP浓度与第7天的超声心动检查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49,P=0.001),与左室舒张末径(LVEDD)呈正相关(r=0.43l,P=0.041).入院时及第7天BNP浓度与心肌梗死后近期心力衰竭(P1=0.003;P7=0.005)及总心血管不良事件(P1=0.001;P7=0.006)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 血浆BNP浓度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有可能用于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首发AMI患者进行血浆NT proBNP水平测定,经平均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6个月时病死率、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与血浆NT proBNP水平的关系。结果:AMI后急性期血浆NT proBNP水平明显升高,AMI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浆NT proBNP水平的升高AMI患者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血浆NT proBNP水平独立于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6个月病死率(r=0.943?7, P<0.01)和MACE发生率(r=0.607?2, P<0.01)。结论:AMI 患者血浆NT proBNP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1~3d及2周后的血浆BNP,并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情况而分成不良心血管事件组(24例)和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38例),并比较两组入院1~3d BNP及2周后BNP水平.结果 两组入院1~3d及2周后BNP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BNP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3,95%的可信区间0.992~1.582,P<0.01).结论 血浆BNP可作为评估AMI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后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入选189例行急性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测定症状发作平均(30.2±16.0)h的血浆BNP水平,随访患者住院期间,30天,3个月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继发性心衰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189例STEMI患者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四组:BNP≤100ng/L组;100〈BNP≤300ng/L组;300〈BNP≤600ng/L组和BNP〉600ng/L组。随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各组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3个月时,各组病死率分别为0%、1.4%、7.7%、48.3%,MACE发生率分别为7.9%、57.7%、79.3%。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BNP独立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LVEF等危险因素,预测30天(r=0、8515,P〈0.01)和3个月(r=0.9201,P〈0.01),病死率及30天(r=0.7066,P〈0.01)和3个月(r=0.7090,P〈0.01)MACE发生率。结论:BNP能够很好地对STEMI患者行急症溶栓治疗后进行危险分层,预测近期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患者1h ST段回落幅度(STR)与血浆型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关系及对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31例溶栓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静脉溶栓1h ST段回落幅度分成A组(n=13,STR≥50%)和B组(n=18,STR〈50%)。测定溶栓前,发病24h和5d时的血浆BNP,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组内溶栓后BNP水平高于溶栓前(P〈0.05),发病5d低于发病24h的BNP(P〈0.05),溶栓前和发病24hBN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病5d BNP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再通患者早期ST段回落幅度(STR)可反映心肌再灌注治疗后的微循环情况,是预测临床预后和检出高危患者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心血管疾病的正确评价非常重要。而心脏生物化学标志物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与血清脑利钠肽及糖尿病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7.
血浆脑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小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34-13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AMI的患者86例,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浆BNP浓度,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6个月,观察血浆BNP浓度与AMI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AMI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且血浆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可反映AMI的严重程度;BNP水平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不同的脑利钠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带来的变化.方法 从到本院就诊的病例中随机抽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女分别为20例、1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行例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脑利钠肽的注射.记录两组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得钠肽水平、肾素及醛固酮水平变化.结果 BNP水平在治疗后48 h内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相比而言,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但对照组却有所上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静脉注射脑利钠肽后,血浆肾素、醛固酮等激素水平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充分说明脑利钠肽可以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从而起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4月~2004年4月,以“急性左心衰”收住入院的患者77例,经住院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好转出院,随访10~22个月,随访率100%。比较两组不同BNP水平变化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结果高浓度BNP心衰患者较低浓度BNP心衰患者的远期死亡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BNP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指标,是预测死亡的一个良好因子。  相似文献   

10.
脑钠肽(BNP)是近年医学界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大批学者发现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患者175例,分为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和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心肌酶、血流动力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肌酸激酶(CK)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肺动脉收缩压、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2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后均能使血浆BNP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但直接PCI治疗术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延迟PCI治疗术后的血浆BNP水平(P<0.05)。未行PCI治疗的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行直接PCI及延迟PCI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血浆BNP水平高,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直接PCI治疗后血浆BNP浓度下降显著,未行PCI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洁  张林潮 《医学综述》2007,13(8):610-612
脑利钠肽(BNP)是利钠肽(NP)家族中的一员,循环中的BNP,作为一种激素,能够反映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其浓度测量已经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脏外科中应用。本文简要概述其生物学特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BNP水平升高的可能机制,评价其与AMI后左室重构和左室功能的关系,阐述BNP在AM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She F  Zhang FC  Wei FJ  Mao JM  Guo LJ  Li HY  Niu J  Feng XH  Zhao YM  Lü JQ  Guo JX  Gao W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5-2837
目的联合应用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程度,探讨其对2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77例连续AMI患者急诊PCI后,即刻联合应用TMP与sumSTR方法评价心肌灌注程度;随访术后2年内死亡、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心力衰竭事件;超声心动图测定术后72h、2年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射血分数(LVEF)。结果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MP分级为0~1级合并sumSTR<30%为PCI术后2年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RR=13·186,95%可信区间2·149~80·917,P=0·005);心肌灌注不良组术后2年LVEDD增大值(7·1mm±1·9mm)大于心肌灌注良好组(1·5mm±1·2mm)(t=15·777,P<0·01);卡方检验显示TMP与sumSTR方法联合应用的评价结果与PCI术后2年心功能水平密切相关(χ2=50·58,P<0·01)。结论TMP与sumSTR联合应用对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2年的心脏事件和心功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ELISA法对2组的BNP含量进行测定,应用心肌梗死损伤积分法观察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分析BNP与心肌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入院当天和治疗7d后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治疗7d后与入院当天的BNP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面积越大,BNP含量越高(P〈0.05)。结论 BNP与心肌梗死面积存在正相关联系,可以作为推测心肌梗死的病变程度一项指标,对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梁国钦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81+1683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冶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同期收治的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评价BNP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CHF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HF 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BNP水平越高,各亚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BNP水平能较好的反应左心室的功能状态,对CHF者的诊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钠肽(BNP)主要来源于心室,是由心脏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容量负荷增加引起心室压力的改变及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因素。国外研究表明,BNP可用于AMI的预后评估.此次探讨脑钠肽浓度与首发AMI患近期预后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左室功能、结构的预后关系,探讨BNP在延迟PCI治疗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2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时间为7~14 d,入院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并根据PCI治疗后14 d的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100 ng/L;B组100~400 ng/L;C组〉400 ng/L。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评估左室功能。结果 PCI治疗后不同心肌梗死部位BNP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三组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延迟PCI后BNP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BNP水平可作为患者左室功能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左室功能、结构的预后关系,探讨BNP在延迟PCI治疗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2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时间为7~14 d,入院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并根据PCI治疗后14 d的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100 ng/L;B组100~400 ng/L;C组>400 ng/L。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评估左室功能。结果 PCI治疗后不同心肌梗死部位BNP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三组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延迟PCI后BNP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BNP水平可作为患者左室功能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24 h的全血脑利钠肽(BNP)浓度,探讨其对STEMI 1年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STEMI患者共82例,应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测定患者发病后24 h全血BNP浓度;随访所有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症状性心衰发生情况,探讨BNP对上述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STEMI患者发病后24 h全血BNP浓度显著升高;②BNP浓度对STEMI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症状性心衰及心血管总事件均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2、0.81、0.67、0.84,P值分别是:0.002、0.001、0.041、0.000).同时取得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的预测上述指标的BNP理想界值分别是173.61、160.62、158.96及158.96 pg/ml.③平均BNP浓度≥162.70 pg/ml患者无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症状性心衰及心血管总事件,生存期分别明显的低于<162.70 pg/ml患者(339 d vs 365 d,P=0.025;306 d vs 352 d,P=0.0009;306 d vs 352 d,P=0.023;244 d vs 341 d,P=0.000).结论 全血BNP水平可以作为STEMI患者1年内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症状性心衰及总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在患者预后恢复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2例急性期缺血性的脑卒中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和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对患者的BNP水平进行检测,并将50名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NP水平为(732.72±631.38)pg/ml,高于健康者的(94.59±45.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8,P0.001)。治疗1周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NP水平降至(493.29±318.53)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5,P=0.007)。死亡组患者的BNP水平为(1 496.46±712.84)pg/ml,高于好转组的(573.31±359.1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随患者病情的严重会升高,可作为预后的快速预测指标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