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置操作通道腹腔镜经脐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10月对36例腹股沟斜疝经脐部单一纵切口置入Storz公司有5 mm 0°镜及5 mm内置操作通道的直径10 mm腹腔镜,高位缝扎内环口。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8例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均结扎封闭内环口,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3 min。36例术后随访1~9个月,平均5.1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内置操作通道的腹腔镜行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免操作钳辅助单孔法微型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操作技巧,探讨该术式的适应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免操作钳辅助单孔法微型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173例患儿临床资料,与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操作钳辅助下双孔法微型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18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孔法组男性患儿有35例中转双孔法手术,女性患儿无中转双孔法手术,中转手术患儿与单孔法组总体的年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01)。二手术组男性单、双侧及女性单、双侧各亚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操作钳辅助单孔法微型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更微创的手术方式,掌握好操作技巧和适应证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分析腹腔镜内环口缝合及疝囊高位结扎术(立体编织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直径>1.5 cm)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106例(132侧)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直径>1.5 cm)患儿,其中男92例,女14例,均采用自主设计的儿童腹股沟疝修补针行腹腔镜内环口缝合及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26例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手术时间单侧15~20 min,平均(17±6)min,双侧25~40 min,平均(28±8)min;术中出血量1~5 ml,术后恢复平稳,均于第2天出院,无一例出现精索、输精管损伤及术后阴囊水肿,106例患者术后随访11~56个月,平均(36±17)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自主设计的儿童腹股沟疝修补针行腹腔镜内环口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直径>1.5 cm)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疗效确切、无明显手术瘢痕的优点,术中可发现并同时治疗对侧隐匿性斜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行改良单孔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57例,单侧50例,双侧7例。均在单孔腹腔镜下行改良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结果单侧手术时间平均15(12~18)min,双侧手术时间平均25(22~28)min,术中发现隐匿性疝5例,均在直视下一并进行高位结扎术,找到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并避开。术中无明显出血及血肿,无阴囊积气及其他副损伤,术后平均住院2 d,切口以可吸收线缝合腹膜及皮下1针。术后平均随访12(6~24)个月,无复发,无切口及阴囊感染,无睾丸扭转、睾丸萎缩及发育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单孔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简易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8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简易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单侧10~20min,双侧20~30min。术后住院2—3d。随访6~24个月,1例巨大开口型疝复发,无阴囊血肿、积气、睾丸炎、睾丸萎缩、戳孔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简易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结扎术具有手术简便,操作器械简单,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应把握适应证,掌握手术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正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102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及传统手术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儿童腹股沟斜疝1 027例,年龄9个月至11(2.2±1.5)岁,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行单孔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和传统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与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小儿外科34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13例采用疝钩针法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完成腹膜外内环结扎术(腹膜外结扎组),128例在腹腔镜监视下采用经脐单切口多通道套管(Triport)内环缝扎术(腹内缝扎组),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4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腹膜外结扎术组术后随访24~42个月,线结异物反应3例,鞘膜积液形成1例,对侧异时疝1例;腹内缝扎术组术后随访28~60个月,腹股沟局部血肿2例,鞘膜积液形成2例,疝复出1例;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45,P=0.621)。所有男性患儿术后无一例出现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结论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与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均安全可行,疗效可靠,2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对5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儿均在单孔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一侧手术时间8~12min,平均10min;两侧16~25min,平均20min。手术当日即可下床和进食,次日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h。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脐部小切口处无明显可见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创伤小、愈合后几乎无可见瘢痕、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同时可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疝内环口修补器械多为雪橇钩针,使用时容易损伤腹腔组织及血管,且针头较直,不易变换方向,给操作造成一定困难。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我科采用静脉留置针针芯行单孔腹腔镜小儿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16例,均获成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均为腹股沟斜疝患儿,男13例;  相似文献   

10.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附5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 5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脐部做一2cm弧形切口,应用自制单孔多通道套管建立气腹,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经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结果 5例手术均获成功.第1例手术时间为40min,后续4例手术时间约30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术后第3天出院,术后两周复查.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复杂,脐部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其较传统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更加微创,没有瘢痕,极具推广价值,可望成为有前途的新型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内环口直径≥1.5 cm)腹股沟斜疝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水分离双钩套扎针内环口闭合并脐内侧襞遮盖修补术治疗的63例巨大疝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个月~6岁,中位年龄36个月,疝内环口直径≥1.5 cm,实施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疝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结果 63例(77侧)巨大腹股沟疝均成功实施手术。49例单侧巨大疝术中发现32例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予以同时单纯腹膜外内环结扎。手术时间单侧49例为(9.5±3.5)min,双侧14例为(20.8±4.2)min。术中未出现血管损伤、疝环腹膜撕裂及腹膜结扎不全等。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2个月。2例鞘膜积液,2例线结反应,无伤口感染、复发疝以及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双钩套扎针腹膜外注水分离技术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582例763侧小儿腹股沟疝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内环体表穿刺,一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在同一路径,借助水分离技术环绕疝缺损腹膜外套扎内环。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其中401例行单侧内环结扎术,181例行双侧内环结扎术。48侧巨大疝钩挂同侧脐内侧韧带遮盖修补术,15例网膜粘连或滑动疝在脐旁置入另一操作钳辅助完成。单侧和双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分别为(10.6±2.2)min和(13.8±2.4)min。无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574例随访6~30个月,平均9.6月,1例复发,2例鞘膜积液,3例线结肉芽肿形成。结论采用双钩套扎针注水分离技术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环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脐窝瘢痕隐蔽、美观,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值得选择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腹壁缝合器实施腹膜外斜疝内环结扎术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3月,使用专利产品腹壁缝合器,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37例,将腹壁缝合器挂结扎线经腹股沟内环体表穿刺,一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在同一路径,采用水分离技术环绕疝缺损腹膜外套扎内环。结果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单侧21例,双侧16例,手术时间分别为(8. 5±1. 8) min和(15. 8±1. 6) min,术中无精索、输精管损伤。术后随访6~11个月,平均8. 3月,未见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线结肉芽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腹壁缝合器辅助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保持脐窝瘢痕隐蔽、美观的优势,腹腔内预置和钩挂丝线轻松流畅,可避免传统双钩套扎针钩挂肠壁或腹膜组织的风险,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值得选择的器械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85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单侧5~15min,平均10min;双侧12—28min,平均18min。术后住院1—3d,平均住院2.4d。随访6—2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结扎术具有效果好、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疗效. 方法 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32例(右侧20例,左侧12例),经脐置入5 mm 30°腹腔镜,探查肠管有无坏死,对侧有无隐匿性疝,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置入5 mm分离钳,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点,用Endoclose针夹带7号丝线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围绕内环口在腹膜外完成荷包缝合,线拉出体外打结.若内环口直径≥1.5 cm,行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 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40 min,平均26 min.术后住院1~3 d,平均2.2 d.术后无并发症.32例随访4~28个月,平均21个月,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 12例小儿复发性斜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小儿复发性斜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术 ,平均手术时间 15~ 2 5min ,住院天数 2~ 4d。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小儿复发性斜疝未闭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腹腔镜下特制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腹腔镜下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318例。回顾性分析术中合并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时间5~4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1.5 ml,术中在其他部位增加操作通道和器械23例。腹膜皱襞遮挡33例、大网膜疝入并与疝囊粘连2例、合并隐性直疝13例、发现鞘膜积液5例、肠系膜与腹膜粘连1例、发现美克尔憩室1例、术中肠粘连1例、内脏下滑靠近内环口5例、巨大疝25例。结论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已成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同时能发现对侧隐性疝及处理多种合并疾病等多种优点,但手术过程中仍会面临多种问题,随着术者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正确的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疗效,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选择腹股沟斜疝患儿32例。年龄1岁~8岁。单侧26例,双侧6例。于脐内置入5mm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并改进的穿刺针及套线针(距针尖0.5cm处有V形缺口),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7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于腹壁。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6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斜疝。手术时间单侧5~12min,双侧10~27min。术后随诊1~23个月,无复发。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藏、能同时发现并治疗对侧隐性斜疝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青少年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例青少年(13~18岁)腹股沟疝行手术治疗后复发病人的资料。主要收集病人前次手术方式、再次手术方式、疝环口大小、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170 例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病人中,有9例青少年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前次手术方式均为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病例,其中2例行开放手术,7例行腹腔镜手术。9例病人中,3例为多次复发,6例为首次复发。术中见疝环口大小0.3~3.0 cm。手术方式,4例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疝环口大小0.3~2.0 cm;5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3例为多次复发病人),疝环口大小1.5~3.0 cm。随访6个月至10年,无伤口或补片感染,其中3例病人术后近期出现腹股沟区隐痛不适,行补片修补2例,行内环口高位结扎1例;1例出现血清肿,为补片修补;复发1例,为补片修补。结论 青少年复发性腹股沟疝再次手术方式应根据前次手术方式、复发次数及是否存在大的内环缺损或腹横筋膜缺损进行选择。初次复发、内环口缺损≤2 cm者,建议行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多次复发或内环口缺损大者,建议使用补片修补。  相似文献   

20.
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2月,选择腹股沟斜疝患儿70例。年龄6个月~3岁56例,4~7岁10例,7~13岁4例。单侧51例,双侧19例。于脐内置入5或10mm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并改型的硬膜外针(距针尖0.5cm处有V形缺口),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4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于腹壁。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15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斜疝。手术时间51例单侧5~15min,19例双侧15~30min。术后随诊3~21个月,其中22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同时能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小儿斜疝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