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关于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以探讨健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某大学两个不同专业学生(医学院和理工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0.11±8.61)分,非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82.00±12.6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1).调查显示仍有部分学生(医学生19.0%,非医学生24.8%),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武汉市大学生获得AIDS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书籍,其次是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结论]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的AIDS健康教育措施,加强系统性、完整性的AIDS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性行为与医学教育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知识与行为现状,探究与医学教育相关性,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阶段整群抽取北京8所高校2 026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认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应采取避孕措施的医学生占92.2%,非医学生占82.9%(P<0.01);避孕知识回答正确率医学生均高于非医学生(P值均<0.01);自我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意外妊娠发生率医学生为19.5%,非医学生为17.9%(P>0.05)。结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知识与医学教育相关,行为现状与医学教育无关。高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题不容乐观,急需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男女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婚前性行为相关认知现状的差异,在社会}生别视角下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某重点高校一年级和二年级6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但对专业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存在误解。[结论]男女大学生对于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大学阶段,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把性别因素考虑进去,加强性知识、性道德、科学人生观、婚恋观教育,对大学生的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效的提高男女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并促进其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4.
张瑞敏  孟威  刘亚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347-4348
目的:了解长春市女医学生性知识、性态度与性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与性行为调查问卷,对长春市268名女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的性知识维度平均(6.85±1.59)分;42.9%的女医学生对婚前同居持反对态度,但仅有7.8%认为婚前性行为违反社会道德,54.5%的女医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属于个人自由,有11.6%的女学生认为手淫行为不道德;谈恋爱女医学生插入性性行为发生率为12.9%.结论:女医学生性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大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对安全性行为认识不足,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发展现状,为高校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5所高校的931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结果]不同交往程度下的婚前性行为认同比例分别为29.2%、56.8%、79.1%,男生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占9.9%,男生大于女生. [结论]部分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和行为上的误区,应针对不同对象分类进行性知识、性道德、性伦理、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210例女大学生性行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29-4330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为高校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三个月就诊的210例女大学生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有无婚前性行为的比较区别较大。有性行为的女大学生妇科疾病集中表现在阴道炎占33.70%;月经病占18.48%;怀孕占17.39%;子宫附件炎占10.87%;尖锐湿疣占3.26%,无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则表现在月经病,发病率占54.24%;外阴炎占28.21%;乳腺病占11.86%。[结论]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数量增加是引起其妇科疾病和性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疾病的监测和性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性成熟年龄不断提前、婚前性成熟期不断延长,医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医学院校开展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落后于医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的改变以及他们对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1-2]。尤琪等[3]对10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4.75%的医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性教育,85.50%的医学生认为学校开展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238名大学毕业生恋爱情况追踪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俭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79-1481,1484
[目的]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恋爱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们进行婚恋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内江师范学院不同专业处于恋爱中的大四学生,跟踪调查其恋爱的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38名大学毕业生恋爱结婚率为33.6%,大学毕业生的恋爱对象主要是中学和大学的同学或校友,共占69.7%。238名被调查者中有79.4%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结婚组与分手组的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大学生们毕业后有无相对固定的工作对男女大学生的婚姻影响是有差异的,男毕业生对建立婚姻家庭缺乏信心,心理压力较女性大。[结论]对大学生们进行婚恋教育,有利于指导他们合理地交往异性、理智地恋爱、慎重地择偶,负责任地结婚。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状况。旨在为今后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某大学抽取701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15.8%的学生不知道遗精(月经)知识(男生16.6%,女生14.9%);25.4%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男生为42.5%,女生为12.9%),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的学生有性交行为(男生为3.7%,女生为0.5%)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性知识的缺乏还很严重,性态度较为开放,有“西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高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淮南市4所高校9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水平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不同专业学生知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多数大学生认为贞操重要,反对婚前性行为。57.62%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结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应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男女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婚前性行为相关认知现状的差异,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分析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某重点高校一年级至三年级7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05);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存在误解,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822、9.542、10.68、8.792,P﹤0.05),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调查对象中有53.2%的男生和56%的女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性别间差异无计学意义(2χ=6.314,P﹥0.05);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占19.7%,持赞同或无所谓态度的占80.3%;女生分别占6.3%、93.7%,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2.457,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在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及婚前性行为及其认知现状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性别差异,并与性健康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效的同时提高男女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并促进其态度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在校大学生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4所高校8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相关问题调查,并对影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性问题普遍,并发现大学生恋爱、接触黄色录象刊物、性别、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因素对发生婚前性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加强性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性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州某重点大学医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性态度、性行为状况和相关认知,为医学院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广州某医科大学200名本科三年级医学生的性态度、性行为及避孕知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4.0%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可接受态度;53.0%的学生有恋爱经历;5.0%的学生承认发生过性行为,男生明显多于女生,无保护性行为使20.0%的学生或其性伴侣意外妊娠;41.0%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用法。结论大部分医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但对其后果考虑不足,对避孕知识了解差,医学院校有必要及早对医学生进行系统、全面、规范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及与性行为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为制订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广州市4所高校8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男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的比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高年级大学生明显高于低年级(P<0.05),且赞同比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在只要不怀孕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性行为是对爱情的承诺方面,农村及城市大学生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有感情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51.6%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55.3%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目的 是为了满足性欲;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赞成者.结论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呈现多元化,婚前性行为客观存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根据性别、年级不同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使性教育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方法 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医学院1 9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观念调查.结果 在性观念上,57.29%的学生态度明确,不会选择婚前性行为,27.99%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会选择婚前性行为,而14.72%的学生明确表示会选择婚前性行为,在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肯定回答者在男生中占24.05%,女生中占9.4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别(u=8.62,P<0.01).结论 指导医学生树立正确、负责任的性观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学中等专科学校学生艾滋病/性病的认知及性行为,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昆明某医学中等专科学校学生艾滋病/性病认知及婚前性行为现状.结果 该校学生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有所了解,回答正确率女生高于男生.性病知识知晓程度低;性行为情况:4.3%学生自我报告曾经有性行为(男生7.1%,女生2.7%);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男女生分别为21.4%和2.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医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缺乏,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需要对医学生开展科学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市5所高校女大学生性行为及妇科炎症现况,为在高校开展性教育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对成都五所高校1205名女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调查的数据用EpiData软件录入,并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有59.3%的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有15.1%的女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安全套和避孕药的使用率分别为49.4%、13.1%;能正确计算安全期的有41.7%;知道紧急避孕药有效服用时限的有27.2%;妇科炎症的患病率为5.81%;女大学生掌握了部分性传播疾病知识,但并不全面。[结论]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需加强引导和调节,其妇科炎症情况不容忽视,应该根据她们的实际需求及现况提供适宜的性健康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张凤宁  瑞云  朱蕾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03-3504,3506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观点及对性知识的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在该地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某高校的59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22.26%的少数民族学生和24.37%的汉族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大学生(55.4%~79.03%);73.26%的汉族学生和65.36%的少数民族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师讲授获得全面的性知识。[结论]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区高校大学生,大学生渴望通过学校教师讲授等正规途径获得全面的性知识,在该地区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与恋爱状况 ,为制定性健康教育工作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 1月 ,对招远市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 60 6人 ,有恋爱经历或正在谈恋爱的占 5 61% ,初中生低于高中、职专生 ;75 41%的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 ,初中生高于高中、职专生 ;自述家庭生活环境较差、经常上网聊天、经常阅读言情文学作品的学生有恋爱经历或正在谈恋爱者所占比例较高。 [结论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与恋爱观有问题 ,应把对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林秋凤  夏武宪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39-2841,2844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青少年妊娠危害的认识程度,从而探讨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3所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17~19岁1~2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不知道过早妊娠可能引发妊娠并发症的,2年级男女生两率比较(χ^2=4.22,P﹤0.05);没考虑婚前妊娠后对方逃避责任怎么办的,1、2年级男女生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82,22.6,P值均﹤0.001);对青少年妊娠持“无所谓”态度的,1、2年级男女生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45,24.7,P值均﹤0.001);婚前妊娠你如何解决?选择“流产”的,1、2年级男、女生比率均大于90.0%。[结论]医学院校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后果,以及婚前妊娠对青少年的危害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应针对性的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应该引起高度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