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重度蜂蜇伤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2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疗程7d。检测患者血清生化、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一8)。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生化、TNF—α、IL-6和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治疗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TNF-α、IL-6和IL-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有利于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在术前1h给予UTI 10万u静脉滴注,术后3天内每天给予UTI 10万u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IL-6、IL-8、TNF-α、Scr、BUN基本一致(P〉0.05)。术后治疗组IL-6、IL-8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低(均P〈0.05).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均P〈0.05)。术后两组Scr、BUN含量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少(均P〈0.05).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均P〈0.05)。结论UTI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IL-6、IL-8和TNF-α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疗效。方法10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及CVVH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肾功能的变化以及ICU住院天数、cVVH应用时间和患者死亡风险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TXB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6-keto—PGF1a均显著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及CVVH应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T联合CVVH治疗MODS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补液扩容、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q12h,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PCT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基础治疗同时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能明显减少MODS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与抑制血清IL-6和PCT释放和促进IL-10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黄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观察大黄治疗后AOSC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IL-6、TNF-α和内毒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术后治疗组IL-6、TNF-α和内毒素下降速度均不同程度的快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3.8±3.9)d,明显多于治疗组的(9.6±3.7)d(P〈0.05)。结论大黄对AOSC患者术后IL-6、TNF-α、内毒素的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治疗AOSC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均分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观察组)或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L-1、IL-6、TNF-α和CRP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IL-1、IL-6、TNF-α和CRP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L-6及TNF-α。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应用普伐他汀治疗使TNF-α,IL-6显著降低,有明显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 I患者64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L-6及TNF-α。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AC I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AC I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使TNF-α,IL-6显著降低,有明显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乌司他汀(ul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traumatic shock,HTS)效果的观察和疾病转归过程的研究,探讨其对HT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HTS158例随机分为用UTI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常规,肝、肾功能及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第3、5天的TNF-α、WB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白蛋白(ALB)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MODS例数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TI能够有效抑制细胞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减少组织细胞的损伤,改善微循环和灌注,阻断MODS的形成和发展,在保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且能减少ICU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及MODS发生例数,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以血液透析治疗,透析频率和时间相同(3次/周,4 h/次)。观察组患者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1.0 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透析后缓慢静注,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好,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渝峰 《中国医药》2008,3(11):697-698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4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因子等常规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以及SCr、BUN均下降(P〈0.05或P〈0.01),连续性肾脏替代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组住ICU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单纯药物治疗MODS能更有效地阻断炎症反应,对受损脏器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重度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蜂蛰伤致MOD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HP治疗。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病死率,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Ua、PT、APTT、TT、Fbg、TNF-a、IL-1、IL-6、IL-8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低(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4d。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结果:治疗7d和14d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肺损伤评分、MODS评分和SIR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组间IL-10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百草枯中毒后MODS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2例APP后MODS患者与30名健康人血清TNF-α、IL-10水平,分析APP后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关系。结果APP后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1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BUN、Scr呈正相关(P〈0.05),与Pa02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TNF-α、IL-10参与了APP后MODS的发病过程,且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清TNF-α、IL-10水平可作为APP后MODS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程度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常规实施集束化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CRRT应用为治疗组(18例),单纯CRRT组为对照组(14例)。比较两组入住ICU天数及临床病死率差异;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C-反应蛋白、IL-1及IL-6的变化,并比较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入住ICU天数(12.5±6.2dvs14.1±5.7d)及临床病死率(38.9%vs42.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乳酸、C-反应蛋白、IL-1及IL-6的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第4、7天血乳酸、C-反应蛋白、IL-1及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疗效确切,抗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静 《河北医药》2010,32(11):1409-141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只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及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水平下降(P〈0.01);治疗组IL-10上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而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蜂蜇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蜂蜇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器官功能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前三天予以甲基强的松龙0.5g/d静脉滴注。分别于0h、2h观察2组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水平、2组患者入院0h、72h器官功能损害程度、并比较2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0h时,治疗组、对照组TNF-α、IL-6和IL-8水平分别为3.21±0.84、113.25±35.61、162.49±79.33;3.17±0.79、109.83±32.58、157.71±73.6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2h时TNF-α、IL-6、IL-8水平分别为8.11±2.34、37.95±11.68、53.99±25.86;15.67±5.21、314.76±86.40、452.07±211.0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2h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患者器官功能损害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或﹤0.05);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在引起蜂蜇伤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中起了重要作用,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蜂蜇伤引起的这种损伤。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能降低蜂蜇伤急性期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腹腔G^+、G^-菌感染致MODS血清中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4月~2010年3月在本院综合ICU救治的27例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第1、4、7天血清中IL-6、IL-8、IL-10、TNF-α浓度。结果:存活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L-10浓度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而IL-8、TNF-α浓度变化不大(P〉0.05);死亡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浓度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而IL-8、IL-10、TNF-α浓度变化不大(P〉0.05);死亡组IL-6、IL-10、TNF-α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连续监测血清中IL-6、IL-10、TNF-α的浓度,对于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治疗严重感染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在相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对照组仅行HVHF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行血、肾、血气常规检测,并检测治疗即刻、5h、10h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即刻的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10 h的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FA在降低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升抗炎/致炎因子水平方面的效果显著,对严重感染并MODS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54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27例和常规治疗组27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IL-6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 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普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IL-6,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