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药品检测车运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通过对河南、湖北两省药品检测车运行模式的调研,对药品检测车的最佳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药品检测车的日常工作可以分为专项检查和常规检查:前者可以根据假劣药品流行的特点,快速筛查假劣药品;而后者则可以扩大监管覆盖面,弥补药检所检验资源的不足,帮助药监部门准确掌握本地区的药品质量信息,进而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药品检测车应选用不同的运行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2.
项中华 《安徽医药》2009,13(2):224-225
药品抽验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药品稽查工作的技术支撑,如何加强抽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提高抽样效能,是当前药品抽验工作的重要课题。近两年来,我省药品监督抽验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如省、市均成立联合抽样工作组,实行市与市之间交叉抽样、交叉检验等,使药品抽验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特别是我省药品检测车运行以来,在药品快速筛查、靶向抽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使抽验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基层药监部门在实施抽样中也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笔者就抽样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浅谈药品检测车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备强大信息系统和高效鉴别能力的药品检测车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督检验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药品检测车装备将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监管点多、面广、线长、量大与检验资源相对滞后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将有利于更新药品监管理念,刨新监管机制,降低监管成本;将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监管,扩大监管覆盖面,提高监管效能,实现监管与检验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一个以"掌握信息,快速筛选,靶向抽样,目标检验"为目的的药品监管体系,对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17日。在中国药品信息大会上“药品检测车”首次亮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参观了该车。2004年1月5日。在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视察了“药品检测车”样车。并指示先在全国进行试点,然后再在基层药监系统逐步推广。2004年3月1日,“药品检测车”项目论证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关总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等单位的8位专家对“药品检测车”项目进行论证并通过。  相似文献   

5.
芜湖市药品检测车运行情况分析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杰胜 《安徽医药》2009,13(7):842-843
药品检测车是以车为载体,在原有快速检验(化学反应,颜色反应,薄层色谱,显微检查)的基础上,集现代信息技术、无损伤检测技术与科学的监管理念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药品检测车的运行,使监检结合更加融洽,把药品快速检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打击假劣药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药品检测车为平台 提高药品监督抽验效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总结药品检测车运行以来的工作经验。方法介绍了以药品检测车为平台,加强行政与技术监督的协作,提高药品监督抽验效能的做法和体会。结果与结论药品检测车正式运行,使药品抽样工作由以往的单一抽验批次改变为通过药品检测车快检技术对药品进行初筛,建立了以抽验药品不合格批次及不合格率为主要考核指标的"靶向抽样"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运用药品检测车实施药品检测监管情况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云  李晓梅  张有铭 《中国药业》2010,19(14):11-11
药品检测车是实现"掌握信息、快速筛选、靶向抽验、目标检验"的快捷手段,该文介绍了普洱市运用药品检测车实施药品检测、提高监管效率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药品检测车在基层药物基础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检测车是用现代检测技术现场筛查可疑药品的特种车,是药品快速检验体系的载体。药品检测车的使用为基层开展药品基础测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现场筛查可疑药品及时发现假劣药品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基层药监部门重要的技术监督手段。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自2007年4月正式启用药品检测车至今,北京药监怀柔分局对138家农村药店、医疗机构的795批次药品进行了筛查,  相似文献   

9.
提高药品检测车运行的覆盖面 保障农村药品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学勇 《中国药事》2010,24(1):55-57
目的对药品检测车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提出了药品快检车运行与药品日常监管其他工作有机结合的方法。结果与结论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突出农村地域重点,有效调动协管力量,开展安全用药宣传,是提高药品检测车运行效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基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简称药监码)的医院特殊管理药品追溯系统。方法:将药监码与药品信息、批号关联,通过扫描药监码,追溯特殊管理药品。结果和结论:该系统避免了人工管理信息登记的缺陷,实现了特殊管理药品的规范化监管,提高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蔡小惠 《中国药事》2009,23(3):290-293
目的探讨提高GMP认证检查科学性和严肃性的问题。方法通过目前我国GMP认证现场检查的实施情况,分析了GMP认证检查中存在的评定标准涵盖不全、药品质量标准缺失及与市场监督不协同等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品监管需要系统的协同性、技术的可靠性、管理的科学性。药品GMP认证的最后评定结果,需要与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在控制要求协调,而药品质量标准又需要与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GMP现场检查还应与企业上市药品质量监督动态结果协同起来,才能体现国家监管部门履行监督职能的严肃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行政应急性原则在药品监管实践中的运用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卓  田侃 《中南药学》2004,2(2):123-125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监管应急机制的情况.方法对行政应急性原则在药品监管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我国的药品监管应急机制仍需完善.结论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中,正确根据行政应急性原则采取应急措施,以保证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3.
药品价格及其管理政策的英国经验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叶露  胡善联 《中国药房》2005,16(9):675-677
目的为我国政府制订药品价格及其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阐述英国药品价格及其管理政策,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应按照经济规律对市场进行监管;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机构的作用,支持和服务于国家的药品监督和管理;对药品价格实行分类管理;使药品价格政策制订过程科学化;建立政府定价及市场价格监督机制;尽快建立药品价格管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出构建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检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以满足新形势下GMP认证检查工作的需求。方法:围绕新形势下药品GMP认证检查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对建设一个全新的药品GMP认证检查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总体框架、结构和数据库内容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与结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药品监管形势的变化,建立新的药品GMP认证检查管理信息系统是保障药品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科学监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赵淼 《中国药房》2010,(5):388-389
目的:对我国在药品监管领域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文献查询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药品监管领域存在的问题与药品监管体制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二者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分析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对药品监管的必要性。结果: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存在诸如药品质量安全控制不力、虚假药品广告屡禁不止、药品监管部门权力滥用等问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些问题与药品监督管理制度的缺陷,如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部门效率不高等有关,亟需制度创新,而公益诉讼制度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结论:有必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以改善药品监管领域的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6.
张雪  林志健  董玲 《中国药事》2014,(7):700-705
目的 药品安全监管属于药品管理部门公共服务的一个部分.药品安全监管能力评价是在政府绩效理论指导下实施的针对性评价工作.本文探讨系统评价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力的模式,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办法,从而达到客观评价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的目的.方法 基于360度模式设计药品安全监管能力调查问卷,从上级、同级、下级、专家以及社会公众等多角度开展,共设计6个评价主体、8份调查问卷,并以北京市药品安全监管情况调查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 通过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分析显示Cronbach'α系数大于0.75,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效度经KMO及Bartlett's检验,KMO值为0.596,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结论 360度评价模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受评者的业绩,较单一来源的评价方式更为公正、真实、客观、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各省药品第三方物流监管政策,为加强药品第三方物流科学监管,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方法:检索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获取药品第三方物流监管的有关政策文件,对比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各省加强药品第三方物流监管的意见、指导原则及其指南等大都集中在资质、 委托范围、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硬件软件和机构人员、质量审计和质量协议、委托方和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责任划分规定和召回追溯、法律责任及处罚的规定等6个方面,但政策的具体规定及执行落实情况有所差别。结论:各省应该加强对药品第三方物流的科学监管,放宽准入企业类型范围,明确委托范围和委托方式,严格药品第三方物流基本要求,强化质量审计和制定质量协议示范文本,明确各方责任划分,确保召回追溯高效有序。  相似文献   

18.
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怀元 《中国药事》2009,23(1):94-95
目的 探讨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的规范管理,实现科学监管。方法 从GMP现场检查的定位,现场检查的目的,现场捡查的准备,现场检查员的选派,建立严谨的现场检查规则,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等方面,提高GMP的现场检查质量。结果 科学的管理必定有公正的现场检查。结论 规范的现场检查才能保障实施GMP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药品监管体系框架及构成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平  王贤吉 《中国药房》2006,17(17):1287-1289
目的:构建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理论框架,并探讨其构成要素。方法: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归纳法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现行的药品监管体系主要包含药品行政垂直监管组织体系、药品监管决策支撑体系、药品监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药品监管法律保障体系、药品监管信用保障体系五大要素。结论:除药品监管信用保障体系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外,其它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并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之中。建立健全药品监管信用保障体系是药品监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于培明  张方 《中国药事》2005,19(12):709-711
本文系统分析了药品技术监督体系设置可供选择的模式以及每一种模式的利弊,对我国一直以来将技术监督与行政监督分开设置的模式提出质疑,探讨了我国药品技术监督体系设置的理想模式,并提出我国药品技术监督体系改革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