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复方芦荟胶囊通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复方芦荟胶囊与治疗便秘有关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对正常小鼠粪便性状 ,排便频度和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 ,以及燥结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 ,观察复方芦荟胶囊的通便作用。结果复方芦荟胶囊能够软化粪便 ,促进粪便排出 ,表现为粪便湿润、膨松、成型、排出湿粪颗粒数增加 ,首次排出黑便时间缩短 ,提高了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 ,增加小肠湿重 ,缩短燥结型便秘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 ,增加黑便颗粒及黑便重量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或 0 0 1) ;与阳性药便秘舒比较 ,无显著差别。结论复方芦荟胶囊具有软化粪便 ,促进排便 ,治疗便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儿便通颗粒的泻下通便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试验,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试验,小鼠胃排空肠推进模型及正常小鼠排便试验,自身粪便所致便秘模型,失水性便秘模型,对小儿便通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小儿便通颗粒可以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对抗小鼠因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状态;增加食物在胃中的排空作用和肠道中的推进率;缩短正常小鼠的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和粒数,水分吸引减少;对因食自身粪便和失水造成的便秘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便通颗粒具有一定的泻下通便作用,为该药治疗小儿便秘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蒜素抗溃疡及通便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蒜素抗溃疡作用和对排便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盐酸大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溃疡模型、消炎痛致溃疡模型及乙酸致胃溃疡等模型,观察动物溃疡指数;采用燥结失水便秘模型,观察动物排便时间及排便点数;采用正常小鼠碳末推进实验,观察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结果大蒜素能减少乙醇/盐酸大鼠胃溃疡模型、幽门结扎型溃疡模型、消炎痛致溃疡模型及乙酸致胃溃疡等模型的溃疡指数(P<0.05或P<0.01);能使模拟燥结的失水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时间缩短,排便点数增加(P<0.05或P<0.01);能增加正常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的百分率(P<0.05或P<0.01)。结论大蒜素具有抗溃疡及促进排便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纤畅茶对便秘模型小鼠通便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2.275,4.55,13.65 g·kg-1)。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纤畅茶14 d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纤畅茶对小鼠体质量、小肠推进运动和给药后6 h内排便的影响。结果:13.65 g·kg-1剂量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4.55,13.65 g·kg-1剂量可显著增加便秘小鼠排粪便量(P<0.05),各剂量对便秘小鼠的排便粒数无显著影响(P>0.05)。各剂量不使小鼠发生腹泻,且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显著影响。结论:纤畅茶对小鼠具有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给予小鼠特制低纤维饲料,建立小鼠低纤维膳食便秘模型,并采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样品进行模型验证。方法设5个组:普通饲料阴性对照组、低纤维饲料模型组(Low-fiber-diet,LFD)和高纤样品3个剂量组(146. 75,1 467. 5和4 402. 5 mg/kg·bw)。每组20只小鼠,10只用于小肠运动试验,另10只用于排便试验。普通饲料阴性对照组5周内持续给予普通饲料,第22天开始给予蒸馏水; LFD组5周内持续给予低纤维饲料,第22天开始给予蒸馏水;高纤样品3个剂量组5周内持续给予低纤维饲料,第22天开始给予小鼠相应剂量样品。所有动物经口灌胃1次/d,共14 d;试验第36天进行小肠运动试验和小鼠排便试验。结果小肠运动试验结果显示:LFD组与阴性对照组小鼠比较、高纤样品各剂量组与LFD组比较,小鼠小肠推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小鼠排便试验结果显示:LFD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6 h排便粒数减少、粪便湿重降低、粪便干重降低且排便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提示模型成立。高纤样品低剂量组与LFD组比较,排便时间缩短(P0. 01);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纤样品中、高剂量组与LFD组比较,6 h便粒数增加、粪便湿重增加、粪便干重增加且排便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小鼠排便试验低纤维膳食便秘模型成立,给予高纤样品后可改善小鼠便秘情况,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在小肠运动试验中,低纤维膳食便秘模型不成立可能与其便秘机制与试验原理不一致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许海生  占昭君 《中国药师》2013,16(4):622-623
目的:研究苦丁茶提取物对便秘模型小鼠通便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DC)10 mg·kg-1制备小鼠便秘模型,分别灌胃给予0.4,0.8,1.2g· kg-1 ·d-1三个剂量苦丁茶提取物7d,qd,观察苦丁茶提取物对小鼠体质量、小肠推进运动和给药后6h内排便的影响.结果:苦丁茶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促进DC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增加6h内的排便总数;低剂量苦丁茶组与模型组相比,能缩短首次排便时间(P<0.05),但两组对小肠推进率和排便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6h内粪便质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苦丁茶提取物能促进复方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模型的排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肠舒通胶囊的药效学研究,确证其应用于便秘和抑郁症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正常动物致泻试验、燥结型便秘模型动物致泻试验、小鼠小肠及大鼠大肠推进试验验证肠舒通胶囊用于便秘治疗的效果;以小鼠和大鼠强迫性游泳试验验证肠舒通胶囊的抗抑郁效果。结果:肠舒通胶囊能增加正常和燥结型便秘模型小鼠的粪便粒数与重量,不论是对正常动物还是燥结型便秘模型动物均可产生一定程度的致泻作用,可软化大便;能促进小鼠小肠和大鼠大肠炭末推进百分率。在两种动物抑郁行为模型上,特定剂量的肠舒通口服后可显示出抗抑郁作用。结论:肠舒通可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适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疗,值得推广,尤其适于老年人。并且在抑郁症治疗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7,(10):1361-1363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小鼠便秘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PF级ICR小鼠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制剂组,GM1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给药组连续7 d分别灌胃给予13、26、52 mg·kg~(-1)的GM1。末次给药后30 min通过灌胃给予5mg·kg~(-1)地芬诺酯片(每组10只),复制肠道蠕动抑制模型,观察小鼠肠道墨汁推进率;或灌胃给予10 mg·kg~(-1)的地芬诺酯片(每组10只)复制便秘模型,观察小鼠排便时间、排便粒数及排便重量。结果高剂量组GM1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可显著缩短便秘模型小鼠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及增加排黑便粒数。结论 GM1对小鼠便秘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焦虑状况,及运脾安神法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排便功能及情绪状况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运脾安神法组、莫沙必利组、地西泮组。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测验观察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小鼠的焦虑情绪状况,统计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并观察不同药物灌胃给药后小鼠的排便情况,统计首次黑便时间,6h排便总粒数,小肠碳末推进率。结果慢传输型便秘小鼠伴有焦虑情绪;运脾安神法干预便秘小鼠,其首粒黑便时间缩短,6h排便总粒数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肠碳末推进率高,与模型对照组及莫沙必利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运脾安神法能增加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而莫沙必利组则无明显该作用。结论运脾安神法既能促进肠蠕动,又能缓解便秘动物焦虑情绪,对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润通胶囊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润通胶囊通便润燥药效。方法:采用了炭末法研究润嗵 胶囊对小鼠小肠推进、通便、排便以及燥结型便秘大肠蠕动的影响。结果:润通胶囊1.5g(生药)/kg、4.5g(生药)/kg和13.5g(生药)/kg单次及多次灌胃给药,能明显促进小鼠肠推进,使排便时间提前,稀便数量及稀便率明显增加,同样剂量给药对小鼠燥结型便秘的肠蠕动也有明显的推进作用。结论:认为润通胶囊对实热性便秘,老年患者津液不足便秘及燥结型便秘等均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陈彦清  曾雪斌  叶敏馥 《中国药房》2007,18(36):2820-2821
目的:研究润肠通便合剂对小鼠肠推进的影响。方法:比较计算给药组(给予润肠通便合剂)、模型组(给予肠推进抑制药物)与空白对照组小鼠小肠中的炭黑推进百分率,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润肠通便合剂有显著促进小鼠小肠推进的作用(P<0.01)。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清润利咽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清润利咽汤煎服,配合痰净片、冬凌草片口服;对照组32例仅予痰净片、冬凌草片口服治疗。均2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以清润利咽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眩颗粒对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取造高血压模型成功大鼠72只,按血压高低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抗眩颗粒混悬液、养血清脑颗粒混悬液、卡托普利混悬液和同体积的蒸馏水;空白对照组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于第7天造模,给药后2 h测各组大鼠血压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抗眩颗粒组、养血清脑颗粒组及卡托普利组大鼠血压(SBP、DBP)均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ANG-2、ET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抗眩颗粒组、养血清脑颗粒组及卡托普利组大鼠血浆ANG-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大、中剂量抗眩颗粒组、养血清脑颗粒组及卡托普利组大鼠血浆E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抗眩颗粒对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枇杷糖的清咽功效。方法本次研究进行了大鼠棉球植入、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耳肿胀实验。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样品和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0d。实验结束当天再给一次样品,计算肉芽肿净量、足趾肿胀率和耳廓肿胀率。结果1h高剂量组足趾肿胀率,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大鼠肉芽肿净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枇杷糖具有一定的清咽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竹荪托盖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彬  郭渝南  唐礴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41-3042
目的:研究竹荪托盖液不同剂量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增免作用。方法:雄性健康大鼠(SD鼠)60只,以60Co-λ线300CGy(55CGy/min6'6)一次性全身照射,造成大鼠辐射损伤。实验大鼠分为大、中、小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照射后第二天开始灌喂,30天后断颈处死实验大鼠,采血测免疫指标,解剖取胸腺、脾脏作指数测定。结果:用竹荪托盖液各组胸腺、脾脏明显增大,但组间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免疫球蛋白IgG组间比较无差异。IgA、IgM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P<0.01);IL-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竹荪托盖液能明显增加辐射损伤大鼠胸腺、脾脏指数,与药物剂量存在明显量效关系。在不同剂量的药物组中,IL-2、NK细胞增免作用共同增强,与药物剂量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任权  张红  王显飞  陈予  黄旻 《中国药业》2010,19(6):62-63
目的观察达立通颗粒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确诊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6例口服迭立通颗粒6g及莫沙必利片5mg,3次/d;B组42例P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2次/d及莫沙必利5mg,3次/d;12组38例口服莫沙必利5mg,3次/d,3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后患者大便次数、形状及大便困难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95.23%,57.90%,A组、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达立通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祖帕穆达派尔糖浆水提取物与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与气管段酚红排泌量法,评价2种提取物对小鼠镇咳、祛痰作用的影响。结果 2种提取物的不同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咳嗽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水提物低剂量组止咳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2种提取物同等剂量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种提取物均能延长咳嗽潜伏期(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气管分泌酚红方面,2种提取物的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水提物低剂量组酚红排泌量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其余组别与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提取物同等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祖帕穆达派尔糖浆水提取物与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提取物均能明显减少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和促进酚红分泌,具有止咳、祛痰作用,两者比较,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提取物的止咳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 BER)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正常进食水外,其他4组采用醋酸灌肠法建立IBS模型,造模成功后予如下方法处理:BER 组予盐酸 BER (100 mg/kg )灌胃;氨基胍组予高度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断剂氨基胍(100 mg/kg)腹腔注射;BER+氨基胍组予BER(100 mg/kg)灌胃,同时氨基胍(100 m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予3 ml 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7天比较5组大鼠腹部回撤反应( abnominal withdrawl reflex, AWR)评分(直结肠扩张试验)、束缚应激试验后排便次数、血浆D-乳酸水平、肠上皮紧密连接( tight junction, TJ)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ER组、BER+氨基胍组、氨基胍组、生理盐水组4组AWR评分升高,束缚应激后排便增多,D-乳酸水平升高,肠上皮TJ蛋白Occludin、ZO-1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ER组AWR评分比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氨基胍组、BER+氨基胍组AWR评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R组AWR评分比BER+氨基胍组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BER组和BER+氨基胍组排便次数减少, D-乳酸水平降低,肠上皮蛋白;Occludin、ZO-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排便次数、D-乳酸水平、肠上皮TJ蛋白Occludin与ZO-1表达比较氨基胍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R影响IBS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其机制与一氧化氮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雪  耿学斯  程一乘  刘薇  刘立阳  刘仍海 《天津医药》2020,48(12):1169-1174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胆碱酯酶(AchE)在功能性排便障碍(FDD)大鼠模型结直肠中的表达,探讨FDD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纤维饮食组、利多卡因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饲养,其余组采用低纤维饲料饲养;利多卡因组及模型组于饲养第63天,分别予以2 mL 2%利多卡因、0.1%亚甲蓝注射液肛周及直肠周围间隙注射1次。观察大鼠粪便性状、质量及排便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直肠中AchE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直肠中CGRP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GRP蛋白的表达。结果 肛周注射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纤维饮食组和利多卡因组的粪便干结、呈深褐色,模型组的粪便干硬、呈黑褐色,粪便质量均下降。模型组模拟球囊排出时间较其余组长,肛管直肠静息压较其余组低;结肠及直肠中AchE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和低纤维饮食组低(P<0.05);结肠中CGRP 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与低纤维饮食组和利多卡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肠中CGRP mRNA表达水平较其余组高;免疫组化检测CGRP蛋白表达高于其余组(P<0.05);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GRP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结直肠中CGRP及AchE的表达异常可能与FDD发生的神经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龚枚  黄正桥 《中国药房》2005,16(23):1779-1780
目的:探讨柴胡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胡低剂量干预组和柴胡高剂量干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Bax、Bcl-2表达情况。结果:柴胡干预组Bax蛋白表达强于模型对照组(P<0·05),Bcl-2蛋白表达弱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可能通过上调Bax、下调Bcl-2表达来诱导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