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计算机血液流变学可视化技术(MC-FAN)观察血脂异常患者血液流动性,探讨血脂异常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动性与中医血瘀证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血脂异常患者,按照中医辩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组(n=50)和非血瘀证组(n=48),另设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29)。平行测定各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表观粘度(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TGT)和血小板黏附率(PAdT),并利用MC-FAN观察血液流动时间(T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但两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患者(25μl、50μl、75μl、100μl)血液的TT分别为21.48±7.19s,52.92±18.72s,94.11±33.00s和164.60±65.20s,较非血瘀证组患者(17.70±4.14s、40.84±14.88s、69.90±27.76s、110.06±47.24s)均显著延长(P0.01)。三组间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动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2.
老年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 ( VD)、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 ( VD)患者 45例、脑血管病患者 3 5例的血液流变性状况 ,对其结果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同时 ,对 VD不同智力障碍程度的血液流变性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血管性痴呆及其不同程度的级别与脑血管对照组比较 ,全血粘度值在高切值 ( 15 0 s- 1 )明显高于脑血管病组 ( P均 <0 .0 5 ) ;血浆粘度值又明显低于脑血管病组 ( P<0 .0 5~ 0 .0 1) ;VD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显著低于脑血管病组 ( P<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性变化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诊治不失为有用的临床参考指标 ,红细胞的老年性改变参与了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可视化血液流变性检测仪(MC-FAN)并结合血小板功能指标的检测,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特点,并探讨患者血液流变性可视化结果与血小板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4例ACS介入术后1~3年的患者,21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MC-FAN检测2组人群的血液通过模拟人体毛细血管的时间(MC-FAN TT)和比较不同时段的结果,同时检测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黏附性、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指标,观察ACS介入术后患者的MC-FAN 结果与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S介入术后患者的血流MC-FAN TT延长(P<0.01),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白细胞附壁及血小板的黏附、聚集相对增多;ACS介入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间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性分析显示:MC-FAN TT与血小板功能存在相关性,其中10 μL MC-FAN TT和30 μL MC-FAN TT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601,P<0.01;r=0.334,P<0.01);60 μL MC-FAN TT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正相关(r=0.527,P<0.01);100 μL MC-FAN TT与血小板黏附率呈正相关(r=0.815,P<005)。结论:ACS介入术后患者的可视化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功能异常,MC-FAN TT与血小板功能存在相关性,MC-FAN检测仪可客观地评价介入术后患者血液流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年龄 6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 60例 ,检测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心络胶囊组 ) 3 3例和对照组 (尼莫地平组 ) 2 7例作比较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及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结果 :气虚血瘀症患者治疗前甲襞微循环中度及重度异常者 5 2例 ( 86.67% ,5 2 /60 ) ,其中治疗组 2 9例 ( 87.9% ,2 9/3 3 ) ,对照组2 3例 ( 85 .7% ,2 3 /2 7) ,以形态积分 ( 2 .5 8) >流态积分 ( 2 .2 2 ) >袢周积分 ( 0 .83 )为主要特征 ;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异常率同为 10 0 % ,其中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为主要特征。治疗 3 0天后 ,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5~ 0 .0 1)。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0 .9% ,对照组为 70 .3 9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极高 ,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细胞的变形性和聚集性是研究及诊治中医血瘀证的重要客观指标,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的广泛重视。我们应用1”卜B刁90型红细胞变形/聚集测定仪测定M例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并与正常者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检测组40例,刃14例、女26例,年龄32~77岁,平均54.6士9.55岁。全部患者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病人。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0~60岁,平均52.2士6.1岁。均为我院正常工作人员,无嗜烟酒史,体检无心、肺…  相似文献   

6.
12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红细胞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阐明改善血液粘滞度和微循环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方法对12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实验组)和100例无骨质疏松症的门诊体检者(对照组) ,分别采用LBY -N6A自清洗螺旋式粘度仪测定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 ;统计学分析采取两组间比较的t检验。结果(1)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沉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P<0.05 ;(2)骨质疏松症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及电泳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1;(3)骨质疏松症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有差异 ,P<0.05。结论红细胞流变性的改变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除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激素替代治疗外 ,也应该重视血液粘度和微循环的改善。同样 ,临床工作中的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时所采用的降纤、降粘治疗 ,也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用北京普利生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测定正常孕妇 32例 (对照组 )和妊高征患者 78例 (轻度组 33例、中度组 2 0例、重度组 2 5例 )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轻度组只有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 (P <0 .0 5 ) ;中度组的HCT、ESR、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 ;重度组的HCT、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度 (低切、中切、高切 )均明显升高(P <0 .0 5~ 0 .0 1 )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各期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重度妊高征改变最显著。因而对妊高征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又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流变性改变在高血压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光辉  陈超  李锋 《中国微循环》2003,7(2):115-116
目的 研究浅低温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降温组和常温组。降温组采用物理方法使其鼻咽温度降至33—35℃,常温组保持鼻咽温度在36—37℃。测定下列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HCT)、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降温组全血还原黏度明显升高,其它指标和常温组所测各指标则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浅低温可引起血液黏度增高,有利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意义.方法 对比分析了DR39例、NDR48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DR组血液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明显高于NDR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则低于NDR组.结论 DR的发生发展与血液流变学异常所致的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内钙和红细胞变形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钙 (Ca2 + )是维持细胞功能与结构完整的重要物质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在维持细胞膜稳定性、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红细胞变形性是反映红细胞膜功能的良好指标 ,变形能力差的红细胞难以通过比它直径小的毛细血管 ,并直接影响灌注效果与组织代谢。本研究观察了 2 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内钙 (E Ca2 + )和红细胞变形性 (RCD)的变化及相关性 ,探讨二者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意义 ,并为临床运用钙拮抗剂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原发性高血压组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5 0 .2± 17.3岁 ,均符合 …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时人体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变化。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12例与健康成年人10例作对照,制备红细胞悬液,分别测定红细胞的一氧化氮(NO)产生量、红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红细胞cGMP含量和L-精氨酸(L-Arg)转运的动力学特征。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NO产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cGMP含量也少于对照组27.2%(P<0.05)。EH患者红细胞NOS活性仅为对照组的47.8%(P<0.01)。其L-精氨酸转运总能力与Y+载体转运系统的转运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Y+L载体转运系统的转运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L-精氨酸总转运的最大速率与Y+载体转运系的最大速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6.8%和42.5%(P<0.01),各组间米氏常数无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L-Arg/NOS/NO/cGMP系统存在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应用计算机血液流变学可视化技术(MC-FAN)检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液流动时间(TT),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传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等指标与T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联合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检测98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检测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人群上述指标的差异及高血压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高血压病组除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外,其它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老年高血压病组经使用降粘药物和方法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血液粘稠度和红细胞聚集性下降。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呈高粘状态;降粘药物和方法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核孔膜滤筛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和30例心绞痛患者、41例健康者测定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结果发现:AMI和心绞痛组RC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MI组RCD较心绞痛组明显降低;RCD降低阳性率AMI组较心绞痛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于2002年,报道通过电镜观察发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CP)患者血液中有大量棘形红细胞[1]。但有关棘形红细胞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85例CP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及其与棘形红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肺心病组:85例CP患者  相似文献   

17.
<正>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的体质量、腰围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液流动性可视化检测仪(MC-FAN)测定的血液流动时间(T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联合委员会制定  相似文献   

18.
脉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志聪  刘伯学  刘文莉 《医学信息》2003,16(11):661-66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 (PP)与左心室重量指数 (L VMI)的关系。方法 用血压计、超声心动图检测 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 3 0例血压正常 PP<60 mm Hg者的 PP和 L VMI。结果 高血压 PP≥ 60 mm Hg组年龄比 PP<60 mm Hg组高 (P<0 .0 5)。高血压 PP≥ 60 mm Hg与高血压 PP<60 m m Hg组和血压正常组比 L VMI最高 (P<0 .0 5)。结论 脉压增大促进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9.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SOD和ATP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SOD和ATP酶活性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 19例肾阳虚证患者和 2 1例正常人红细胞LPO、SOD和红细胞膜Na+ K+ ATP酶、Mg2 + ATP酶、Ca2 + ATP酶、Ca2 + Mg2 +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含量升高 (P <0 .0 1) ,红细胞SOD活性降低 (P <0 .0 1) ;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 ,而Mg2 + ATP酶活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Ca2 + ATP酶活性升高 (P <0 .0 1) ,Ca2 + Mg2 + ATP酶活性也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而抗氧化能力降低 ,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 ATP酶和Ca2 + Mg2 + ATP酶活性升高 ;本研究为理解肾阳虚证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血脂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及其对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测定48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压(SBP、DBP),Cho-C、TG、apoA、apoB、LDL-C、HDL-C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组Cho-C与全血低切粘度、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TG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ESR、血沉方程K值、SBP、DBP呈明显正相关;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电泳时间与DBP呈明显正相关(P<0.05);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与SBP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脂和高血粘与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血脂和血液粘度异常与高血压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