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评价持续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6年3月—2010年1月住院的房颤病人5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非房颤病人57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PEP)、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时间比率(STR),对其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房颤病人的CO/CI、SV/SI、VI、ACI较非房颤组低下(P〈0.0 5);房颤组的PEP较非房颤组延长(P〈0.0 5);房颤组LVET较非房颤组缩短(P〈0.05);房颤组的STR较非房颤组增大(P〈0.05)。结论房颤病人的左室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托拉塞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托拉塞米,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7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预射血期(PEP)、收缩时间比率(STR)做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经4周托拉塞米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明显提高(P〈0.05),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速度指数、加速指数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老年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正常健康老年人及47例老年呼吸困难患者进行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将呼吸困难者分为2组,其中心力衰竭(心衰)所致呼吸困难25例和非心衰所致呼吸困难22例。结果心衰所致呼吸困难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加速度指数(ACI)、左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做功/做功指数(LCW/LCWI)、速度指数(VI)明显低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体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预射血期(PEP)、收缩时间比率(STR)则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所致呼吸困难患者心率(HR)、胸腔液体量水平(TFC)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所致呼吸困难患者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z. 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相关参数,为临床老年呼吸困难的鉴别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7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预射血期(PEP)、收缩时间比率(STR)做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经2周比索洛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R减慢,CO、CI、SV、SI明显提高(P〈0.05),PEP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改善心力衰竭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价.方法 以2005年5月-2008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后7 d~14 d内成功完成PCI治疗的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Bioz 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 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 (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 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 (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 PEP)、左室射血时间(LVET)、收缩时间比率(STR),对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 成功PCI使收缩时间比率、SVR/SVRI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速度指数、加速指数、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 择期PCI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功能,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作为评价PCI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床旁被动踏车运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重症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进行30、60、90 min床旁被动踏车运动。每组运动前后采用无创血压监测仪监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运动前相比,30 min组运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差(PP)、总外周阻力(TPR)均下降(P均<0.05),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0 min组运动后TPR下降(P<0.05),HR、CO均升高(P均<0.05),SBP、DBP、MAP、P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0 min组运动后TPR显著下降,SBP、MAP、PP、HR、SV、CO均显著升高(P均<0.05)。90 min组运动后SBP、MAP、PP、HR、SV、CO较30、60 min组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30 min床旁被动踏车运动主要降压,对心功能影响小;60 min床旁被动踏车运动只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预防冠心病心衰的发生提供思路。方法将5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组(治疗组,26例)、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24例),同时选取30例心功能正常者(正常组)。正常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 d及治疗后60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血流动力学的16项心功能参数,评价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E值、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心搏指数(SI)、左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左室做功指数(LCWI)、速度指数(VI)均低,A值均高(P均<0.05)。治疗30 d后,治疗组CO、CI、SV、SI、LVSWI、LCWI、VI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P均<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治疗60 d后,治疗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左室舒张功能有改善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CO、CI、SV、SI、LVSWI、LCWI、VI值均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应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做对比分析,初步评价判定心功能分级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4年4月~2005年9月1日收治于老年心血管病科的冠心病、高血压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患者共120例,按NYHA分级分为Ⅰ、Ⅱ、Ⅲ、Ⅳ共4组,应用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到16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每博作功指数(LVSWI)、左心作功指数(LCWI)4项参数值按NYHA分级Ⅰ~Ⅳ组有逐渐减低趋势(P<0.05);②每博输出量(SV)、每博输出指数(SI)、速率指数(VI)按NYHA分级Ⅰ、Ⅱ组间,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但Ⅰ、Ⅱ组与Ⅲ~Ⅳ组间有明显减低趋势(P<0.05);外周阻力(SVR)、外周阻力指数(SVRI)按NYHA分级Ⅰ、Ⅱ组间,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但Ⅰ、Ⅱ组与Ⅲ、Ⅳ组间有明显增高趋势(P<0.05);③胸部液体含量(TFC)、收缩时间比率(STR)按NYHA分级Ⅰ、Ⅱ、Ⅲ组间无显著差异,但Ⅳ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明显增高趋势(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级标准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无创血流动力检测法研究不同阶段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心脏泵功能与肝硬化预后的关系。方法 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以4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12例)、B级组(17例)和C级组(16例),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轻度组(10例)、中度组(17例)和重度组(18例),根据病毒载量分为高病毒载量组(105拷贝/ml)(19例)和低病毒载量组(≤105拷贝/ml)(26例),采用无创血流动力检测仪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随着肝功能恶化,平均动脉压(MAP)、每搏出量(SV)、每搏指数(S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作功(LCW)和左心作功指数(LCWI)呈降低趋势,其中C级组明显低于A级组(P<0.05)。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MAP、SV、SI、CO、CI、LCW和LCWI呈降低趋势,其中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组间MAP、SV、SI、CO、CI、LCW和LC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有效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变进展程度,心脏泵功能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升高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呈进行性减退。  相似文献   

10.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与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而明确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PCI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有助于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目的探讨术前N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72 h内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行PCI的AMI患者150例,根据NLR三分位数分为NLR2.22者50例(A组)、2.22≤NLR≤3.84者50例(B组)、NLR3.84者50例(C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药物使用情况及PCI术后不同时间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每搏输出量(SV)];术前NLR与AMI患者PCI术后72 h内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3组患者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合并症、吸烟率、Killip分级、Hb、PLT、TC、TG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年龄大于A组,WBC、hs-CRP高于A组,HDL-C、LVEF低于A组(P0.05);C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WBC、hs-CRP高于B组,HDL-C、LVEF低于B组(P0.05)。(2)3组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时间与方法在HR、SBP、DBP、CO、CI及SV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HR、SBP、DBP、CO、CI及SV上主效应显著(P0.05)。PCI术后1、3、6、12、24、48、72 h,B组和C组患者SBP、DBP高于A组,C组患者SBP、DBP高于B组(P0.05)。PCI术后0.5、1、3、6、12、24、48、72 h,B组和C组患者CO、SV小于A组,CI低于A组(P0.05);C组患者CO小于B组,CI低于B组(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与AMI患者PCI术后72 h内SBP(r=0.425)、DBP(r=0.465)呈正相关,与AMI患者PCI术后72 h内CO(r=-0.280)、CI(r=-0.378)、SV(r=-0.451)呈负相关(P0.05)。结论术前NLR与AMI患者PCI术后72 h内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关,可能有助于评估AMI患者PCI术后72 h内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探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心率控制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心内科和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年龄≥60岁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157例为心房颤动组,根据其静息心率水平分为:宽松心率控制组(心率110次/min,55例),严格心率控制组(心率80次/min,53例),心率控制不佳组(心率≥110次/min,49例);另选取35名年龄≥60岁的健康志愿者为非心房颤动组。应用千帆CSM3000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选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量(SV)/心搏指数(SI)、左心室每搏做功(LSW)/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LSWI)、射血前期(PEP)、变力状态指数(ISI)、左室射血时间(LVE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并进行定量评估。结果心房颤动组CO/CI、SV/SI、LSW/LSWI、ISI、LVET较非心房颤动组减低(P0.05),心房颤动组PEP较非心房颤动组延长(P0.05),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的SBP、DBP、MA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控制不佳组CO/CI、SV/SI、LSW/LSWI、ISI较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组减低(P0.05),心率控制不佳组PEP较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组延长(P0.05),心率控制不佳组、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组的LVET、SBP、DBP、MAP指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松心率控制组、严格心率控制住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的静息心率控制在110次/min时,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可改善左室功能,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的治疗和心功能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在鉴别老年人呼吸困难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组)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非心源性组),比较2组间无创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心源性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肌收缩指数(ICON)较非心源性组显著降低(P0.01),收缩时间比例(STR)、预射血前期(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显著升高(P0.01);2组胸腔液体水平(TFC)、校正的左室射血时间(FTC)、每搏输出变异(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CO、CI、ICON、STR、PEP对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方法便捷、无创,值得在老年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钠肽联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老年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2例正常健康老年人及53例老年呼吸困难患者进行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以及治疗的反应,将呼吸困难分为两组,其中心衰所致呼吸困难27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26例.结果 心衰所致呼吸困难患者脑钠肽、体血管阻力/阻力指数、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所致呼吸困难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加速度指数、左室射血时间、左室做功/做功指数、速度指数明显低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钠肽联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明显提高心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论 通过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并联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监测相关参数,可为临床老年呼吸困难的鉴别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光美  陈玉国 《山东医药》2012,52(38):80-81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后阻抗心动描记法(ICG)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 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6例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PPCI治疗(PPCI组),其余27例仅给予基础药物治疗(非PPCI组).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采用ICG法监测PPCI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及非PPCI组治疗后1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指标包括心排量/心指数(CO/CI)、搏出量/搏出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SVRI)、左心做功/左心做功指数(LCW/LCWI)、加速指数(ACI)、速度指数(VI).结果 PPCI组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CO/CI、SV/SI、LCW/LC-WI降低,P均<0.05.PPCI组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SVR/SVRI降低,P均<0.05.PPCI组术后1周与非PPCI组相比CO/CI、SV/SI、VI、ACI增加,SVR/SVRI降低,P均<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PCI后ICG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ICG法可用于监测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低位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李建军 《山东医药》2006,46(2):32-33
将24例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低位硬膜外麻醉组(E组)及全麻组(G组)各12例,手术分别采用低位(L1~L2)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连续无创监测麻醉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射血分数(EF)、左室射血前期(PEP)、心脏收缩功能指数(HI)、总外周阻力(TPR)、每搏作功(SW)。结果E组麻醉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G组变化显著(P〈0.05)。证实低位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抑制作用轻微,而全麻则抑制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心脏泵血功能影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应用Flo Trac/Vigileo系统监测参附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非心脏全麻手术50例,随机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参附组在麻醉诱导前静注参附注射液1 ml/k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注乳酸林格氏液1 ml/kg,5 min后麻醉诱导。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应用心电监护仪及Flo Trac分别于T0(入室时)、T1(使用参附或乳酸林格氏液后)、T2(气管插管前1 min)、T3(气管插管时)、T4(气管插管后1 min)和T5(气管插管后5 min)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结果T0、T1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2时各组MAP、HR、CO、CI和SV均显著降低(P0.05),但参附组的CO、CI、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VV显著升高,并且明显高于参附组(P0.05)。T3、T4时MAP、HR、CO、CI和SV均有所上升,MAP、HR上升幅度对照组大于参附组(P0.05);T5时参附组MAP、HR、CO、CI和SV恢复至T0时,而对照组各指标显著低于T0时(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麻醉诱导造成的心排出量降低,有效维持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老年患者的无创心功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第六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60岁患有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心衰推荐指南最佳用药的基础上将血管紧张素(Ang)转换酶抑制剂(ACEI)替换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采用心衰指南推荐最佳用药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跟踪记录两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液水平(TFC)、PWV等。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功能参考指标CI、CO、S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PWV、SVRI及TF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无创心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并且有降低患者PW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羟考酮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相比较于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急诊老年肠梗阻患者麻醉诱导阶段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身麻醉下行急诊手术的肠梗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组(OE组)和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组(SE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以及肌松监测。OE组麻醉诱导方案为羟考酮0.4mg/kg,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0.5μg/ml(Arden模型),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SE组麻醉诱导方案为舒芬太尼0.4μg/kg,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0.5μg/ml(Arden模型),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于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0min(T3),切皮前(T4),切皮后即刻(T5)6个时点分别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伤害性刺激指数(ANI)、脑电背景双频指数(BIS)、心指数(CI)、每博量(SV)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值。结果 在T0时点时,2组患者HR、SBP、DBP、MAP、ANI、CI、SV、SVRI和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SE组患者CI、SV、SVRI、SBP、MAP和DBP显著低于OE组(P<0.05);T2时点,SE组患者HR和SBP高于OE组,但CI、SV和SVRI明显低于OE组(P<0.05);在T3和T4时点,SE组患者CI、SV、SVRI、HR、SBP、DBP和MAP均低于OE组(P<0.05);T5时点,SE组CI、SV、SVRI较OE组显著降低(P<0.05);在T2和T5时点,SE组ANI低于OE组(P<0.05),但在T1、T3和T4时点,2组患者ANI值没有差异(P>0.05);2组患者BIS值在所有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用于老年肠梗阻患者麻醉诱导能够达到满意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在气管插管、切皮等强刺激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昼夜节律改变.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心衰组,同期门诊体检的无心血管疾病者20名为对照组,采用生物阻抗法每小时1次动态监测心率(HR)和每搏输出量(SV).结果 心衰组与对照组HR、SV均存在昼夜节律,但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心衰组HR明显快于对照组(P<0.5),而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R与SV呈正相关(P<0.01),而心衰组HR与SV总体上也呈正相关(P<0.01),但在凌晨100~400之间,两组HR与SV分布曲线明显不同,心衰组HR与SV分布曲线出现分离现象,HR下降而SV上升,呈负相关(P<0.01),而同时段的对照组HR与SV则仍呈正相关(P<0.01).结论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R和SV分布的昼夜节律受损,在凌晨100~400之间,HR与SV分布趋势存在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8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n=30))和丙泊酚组(P组,n=30)。麻醉诱导时,E组给予依托咪酯0.2~0.3 mg/kg,P组给予丙泊酚1~2 mg/kg。术中维持麻醉/脑电意识监测系统(Narcotrend)监测在D1-D2级,麻醉深度指数(NT)指数于40~60之间,据此调整依托咪酯或丙泊酚泵注速度。并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3)、手术开始时(T4)、气腹建立时(T5)、胆囊切除时(T6)、手术结束时(T7)记录有创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排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指数(SVV)。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麻醉用药及苏醒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E组相比,P组T2、T3时间点MAP、HR明显下降(P0.05),T2~T6时间点心输出量CO、心排指数CI、每搏量SV明显下降(P0.05),而P组T2~T6时间点每搏变异指数SVV明显升高(P0.05)。结论依托咪酯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