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特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残留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BMI值高的患者肌瘤复发率高于BMI值低的患者,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年龄比较中,>40岁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年龄<40岁的患者(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肌瘤个数比较中,多发性肌瘤患者疾病的复发率高于单发性肌瘤患者(P=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因素与手术年龄、BMI指数、月经初潮年龄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做好高危人群的术前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80-58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15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手术患者临床、手术资料,术后残留与复发病理,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残留、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复发45例,复发率为20.93%;残留患者19例,残留率为8.84%。手术至发现患者子宫肌瘤复发平均时间为24.56±2.34个月,复发个数平均为5.46±2.31个,单发7例,多发38例,肌瘤平均直径为2.65±1.65cm。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肌瘤个数、术后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直径等因素经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肌瘤个数、子宫肌瘤直径是引起子宫肌瘤术后残留、复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诱发子宫肌瘤术后残留、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肌瘤个数、子宫肌瘤直径。  相似文献   

3.
江飞云  倪观太 《安徽医学》2016,37(8):1002-1005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0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残留复发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术后复发36例,复发率35.29%,手术至发现患者肌瘤复发时间平均为(31.26±6.93)个月,术后3个月经B超复查提示有子宫肌瘤残留16例,残留率为15.69%,残留患者接受后续药物治疗复发率22.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小、肌瘤瘤体直径大、数目多、有残留、未接受后续药物治疗是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40岁),子宫肌瘤最大径(≥8 cm)及数目(≥4个)、术后肌瘤残留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有残留患者需接受后续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43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对可能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为23.4%(101/432),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术前分娩次数、BMI、子宫肌瘤个数、肌瘤直径及术后妊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初潮年龄较早、BMI较高、肌瘤个数较多均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妊娠史是其保护性因素(P<0.01).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较多,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慎重选择该手术方式,且术后应密切随访,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与肌瘤复发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足月妊娠与肌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且年龄<40岁的患者84例进行随访。结果 84例患者中9例(10.7%)失访,75例患者平均随访(3.0±0.7)a。24例子宫肌瘤复发,复发率为32.0%。无复发生存曲线提示术后无足月妊娠史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高于术后有足月妊娠史的患者(P=0.02)。有足月妊娠史的患者复发肌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无足月妊娠史的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子宫肌瘤数目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结论肌瘤数目是复发的最重要因素,妊娠分娩不增加复发,但是足月妊娠会增加复发肌瘤的直径,可能会使复发患者更倾向于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个体化预测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苏州九龙医院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育龄期患者289例,术后3年内定期随访,最终纳入随访资料齐全的2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49)和未复发组(n=187)。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随后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纳入的236例患者中,3年内复发率为20.76%(49/23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宫腔黏连、肌瘤数目、肌瘤分型、肌瘤直径、血清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B淋巴细胞瘤-2基因水平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腔黏连、肌瘤数目、肌瘤分型、肌瘤直径、ER、PR、Bcl-2水平均为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7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及验证发现,列线图模型预测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AUC为0.971(95%CI:0.951...  相似文献   

7.
丁月红 《当代医学》2013,(10):40-4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每组各40例,对两组肌瘤存留、复发,以及妊娠影响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肌瘤残留率为2.5%,肌瘤复发率为5.0%,妊娠率为82.5%,对照组:瘤体残留率20.0%,复发率22.5%,妊娠率62.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一种可行性的微创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方法:将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进行随访研究,观察复发率,分析复发因素。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43例,复发率达43.00%;其中57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切除术中复发21例,23例患者接受阴式切除术中复发10例,20例患者接受经腹腔镜切除术中复发12例,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达43.00%,其复发率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肌瘤个数、肌瘤大小及术后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因素颇多,积极有效的手术处理措施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艳  郭宏  郝国栋 《当代医学》2011,17(17):116-1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得以随访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时年龄、孕产次、子宫大小,子宫肌瘤的病理,生长的部位、大小、数目等情况,计算术后复发率,并与复发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的96例患者中,复发4例,复发率为4.17%,无因肌瘤复发而再次手术的病例,复发时间距手术平均为20.1个月(3.5~52.0个月)。对与复发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复发有关的因素为子宫大小、肌瘤大小、生长部位和数目。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子宫大小、肌瘤大小、生长部位和数目,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聂明月  叶红 《北京医学》2021,43(8):747-750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10例围绝经期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信息.结果 310例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肌瘤复发76例,复发率为24.5%,复发以肌瘤直径<2cm者居多,大多进行观察与期待治疗,部分辅助药物治疗,2例后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肌瘤多发、子宫体≥孕12周、最大肌瘤位于肌壁间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围绝经期女性中安全可行,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高,保留了子宫,有利于女性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多发壁间内突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与开腹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2例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49例、开腹63例。比较其围手术期特点、术后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镜手术患者与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剔除最大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血红蛋白降低程度、术后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手术患者及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发生妊娠中子宫破裂。结论:对于<6 cm的多发壁间内突肌瘤,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肌瘤残留复发和妊娠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2015年7月—2016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研究组47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肌瘤残留复发率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残留7例,残留率为16.28%,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1例,残留率为2.1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复发9例,复发率为20.93%(9/43),妊娠29例,妊娠率为67.44%;观察组患者肌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6.38%,妊娠40例,妊娠率为85.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减少出血、肌瘤残留肌瘤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各3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肌瘤残留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6.3±9.7)mL,显著少于对照组(108.6±14.2)mL;对照组患者肌瘤残留复发率为2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肌瘤残留复发率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小,肌瘤残留复发率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1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巨大、多发、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在腹腔镜下,术中采用腹腔镜超声监护、输尿管插管,必要时联合宫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在全部120例患者中,多发子宫肌瘤肌瘤数目>5个者59例,单发子宫肌瘤直径>8 cm者43例(其中子宫肌壁间肌瘤29例,子宫浆膜下肌瘤14例),子宫阔韧带肌瘤9例,子宫颈肌瘤9例.剔除子宫肌瘤最多达15个,子宫肌瘤直径≥10 cm者11例,其中直径最大的达12 cm(为阔韧带肌瘤,重1800g).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4±3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6±3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1d.结论 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适当进行输尿管插管可降低输尿管损伤,术中超声的应用有助于彻底剔除肌瘤,降低术后复发率.联合宫腔镜手术可同时剔除粘膜下肌瘤,术后月经量增多症状明显缓解,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妍  继玉萍 《黑龙江医学》2007,31(5):380-380,3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03-01~2006-12内实施的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发、直径≤7.0 cm肌瘤者38例,多发、直径〉7.0 cm者17例。结果术中出血、子宫复旧、阴道流血及术后体温各项指标显示此术式并发症较少。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但对于多发及直径〉7.0 cm肌瘤,应在备血及技术熟练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后的肌瘤残留复发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2017年3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分成两组:开腹手术对照组4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40例,评定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肌瘤残留率2.5%,复发率5.0%,妊娠成功率87.5%;对照组肌瘤残留率17.5%,复发率20.0%,妊娠成功率60.0%,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预防肌瘤残留复发,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残留肌瘤直径、子宫肌瘤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留肌瘤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残留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缩小残留肌瘤直径,降低子宫肌瘤残留率和术后复发率,但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手术后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出现子宫肌瘤复发的患者为复发组,对于复发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瘤个数为多发、月经初潮年龄≤13岁、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复发的比例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瘤的数目、随访时间、月经初潮年龄是导致肌瘤复发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有肌瘤数目、月经初潮年龄、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Ang)-2、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接受为期3年随访,随访期间,根据肌瘤复发情况评估患者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术前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性激素水平[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术中将所切取肌瘤标本送检,检测组织中Ang-2、IL-6表达,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各指标与子宫肌瘤术后转归的关系。结果:随访期间总复发率为28.30%,未复发占71.70%;复发组肌瘤直径长于未复发组,组织中Ang-2、IL-6表达高于未复发组,血清P、FSH、E2、LH表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中Ang-2、IL-6过表达,血清P、LH过表达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显示...  相似文献   

20.
赵晓棠 《当代医学》2011,17(18):38-3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时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将2006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7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按剖宫产术中是否行肌瘤剔除分为剔除组39例和非剔除组39例,并且选择同期行剖宫产术的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的处理结果。结果剔除组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非剔除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组中肌瘤直径5cm的出血量与≤5cm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剔除组中肌瘤直径5cm的出血量与≤5cm的相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剖宫产术时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性质、部位、产妇情况和技术条件而定,合理正确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