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770例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妇女的临床资料,比较药物流产成功组与药物流产失败组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770药物流产中成功组710例(92.21%),流产失败60例(7.79%)。药物流产失败组剖宫产史31.67%、后倾位及后屈位子宫33.33%、孕囊直径(1.89±0.23)cm、孕产(2.32±0.78)次、月经时间(6.59±1.23)d、慢性盆腔炎23.33%高于药物流产成功组的9.58%、9.86%、(1.71±0.27)cm、(1.83土0.80)次、(4.65±1.34)d、6.67%(P〈0.05),是引起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论药物流产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败发生率,影响因素复杂应用药物流产时要充分考相关因素,严格掌握流产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药流后一定要做好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咏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70-2671
目的:探讨有无明显诱因导致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有明显诱因的早产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75例和无明显诱因的(对照组)55例。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既往史、该次妊娠及分娩状况、母婴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孕周分别为(33.00±2.38)周和(34.02±2.30)周,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t=2.46,P<0.05);观察组有不良孕产史、未定期产前检查所占比例分别为10.7%和53.3%,均高于对照组的0.0%和32.7%(均P<0.05)。观察组阴道顺产比例为33.3%,低于对照组的70.9%(χ2=17.93,P<0.01);观察组剖宫产所占比例为62.7%,高于对照组的27.3%(χ2=15.93,P<0.01)。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1947.8±629.7) g、1 min Apgar评分(8.7±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289.7±592.5) g、(9.6±1.3)分( t=3.14、2.35,均P<0.05)。结论有明显诱因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不良孕产史、未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孕周小、剖宫产等,该类孕妇所生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老年体检人群体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77例作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的77例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男性比侈t62.34%、BMI(26.02±1.18)kg/m2、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占50.65%、合并糖尿病23-38%、血脂异常58.44%高于对照组的48.05%、(24.11±1.09)kg/m^2、22.08%、22.08%%、6.49%%(P〈0.05),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因素,两组人群高血压发生率22.08%VS19.48%、高尿酸18.18%VS19.28%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素复杂,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南昊宇  刘学军  钱力 《中国医药》2013,(11):1558-156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住院治疗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住院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观察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的AECOPD患者127例,按治疗情况分为住院治疗组50例,非住院治疗组77例。先对2组可能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寻找AECOPD住院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治疗组与非住院治疗组单因素分析的比较中,前1年至少1次急诊住院[70.0%(35/50)比22.1%(17/77)]、化痰治疗[54.0%(27/50)比28.6%(22/77)]、家庭氧疗[42.9%(21/50)比10.4%(8/77)]、前1年急诊入院次数[(2.0±0.3)次比(0.6±0.1)次]、Pa02[(63±11)mmHg(1mmHg=0.133kPa)比(71±11)mmHg]、PaC02[(47±9)mmHg比(43±8)mmHg]、Sa02[(91±5)%比(94±3)%]、血红蛋白含量[(141±14)g/L比(149±14)g/L]、白细胞计数[(9.3±2.5)×10’/L比(8.1±2.2)×10^9/L]、BODE(B为体重指数,O为气流阻塞,D为呼吸困难,E为运动能力)指数[(4.9±2.3)比(3.0±2.1)]、6min步行试验距离[(315±118)m比(431±117)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1年急诊住院次数[比值比(OR):2.485,95%置信区间(CI):2.092-4.019)],BODE指数(OR:3.303,95%CI:3.054-5.610),SaO,(OR:0.658,95%CI:0.561-0.967),均为AECOPD患者需住院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较低的血氧饱和度、较高的BODE指数和前1年多次的急诊入院可能是AECOPD患者需住院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级管理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分级管理,1年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一年的分级随访管理高血压病患者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大量饮酒、缺少体力活动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从61.0%、77%、58%、56.0%上升到86%、94%、83.5%、73.0%,提高约20个百分点,分级随访管理前低危组血压[(147.9±4.46)/(87.8±3.04)]mmHg;中危组血压[(160.24±7.00)/(92.6±3.58)]mmHg;高危组血压[(172.7±9.88)/(97.0±3.80)]mmHg,分级随访管理后低危组血压[(131.5±5.75)/(81.6±4.30)]mmHg;中危组血压[(137.5±5.07)/(83.2±4.43)]mmHg;高危组血压[(141.3±5.02)/(87.3±4.62)]mmHg,各组分级随访管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血压水平明显下降,提高了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对预防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时玲 《中国医药》2013,8(2):213-214
目的探讨无潜在感染高危因素行择期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单剂量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的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收住的无潜在感染高危因素择期行剖宫产患者15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产妇断脐之后将头孢唑林钠2.0g溶于100~250ml葡萄糖溶液,20~30min内静脉单剂量应用;对照组产妇术中用药同观察组,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2.0g,2次/d输液,共3d。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应用量低于对照组[(2.00±0.11)g比(12.00±0.64)g,P〈0.05];白细胞计数、术后平均体温、术后住院时间及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2±1.5)×10^9/L比(9.0±1.4)×10^9/L,(37.13±0.15)℃比(37.16±0.13)℃,(7.0±0.3)d比(7.0±0.4)d,100%(75/75)比100%(75/75),均P〉0.05];观察组产褥病率3例次,对照组4例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潜在感染高危因素的择期剖宫产围术期第一代头孢菌素单剂量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应用呼吸机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VAP发生情况,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影响,探讨预防对策。结果120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发生VAP45例(37.50%);VAP患者年龄(63.18±12.20)岁、营养不良42.22%、应用镇静剂22.22%、质子泵抑制剂64.44%、预防使用抗生素55.56%高于无VAP组(54.03±11.87)岁、18.67%、9.33%、36.00%、24.00%(P。〈0.05),是引起VAP危险因素。VAP组发生呼吸机依赖31.11%、住院时间(30.45±6.12)d、病死率20.00%高于无VAP组的10.67%、(17.28±4.34)d、6.67%(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VAP发生率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00名脑卒中高危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干预组,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血糖、血脂、血压方面的控制情况及两组脑卒中的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在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后,血糖为(6.5±1.2)mmol/l,血脂为(2.39±1.27)mmol/l,收缩压为(135±18)mmHg,舒张压为(85±23)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4.4%;未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血糖为(7.5±1.3)mmol/l,血脂为(3.32±1.21)mmol/l,收缩压为(159±22)mmHg.舒张压为(95±31)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7.2%,干预组对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脑卒中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可更好地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基团单位妇女妇科患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州市基团单位妇女妇科患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妇女生殖道疾病普查的方法,对广州地区3000例20~59岁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000例妇女中,患妇科疾病的共2522例占84.06%,以单纯性阴道炎为最多,共1512例占50.40%、子宫增大277例占9.23%、子宫肌瘤180例占6.00%、附件炎症127例占4.23%、轻度宫颈糜烂107例占3.56%、宫颈潴留囊肿94例占3.13%;同时发现影响妇科疾病患病率的因素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减少的妇科疾病是:单纯性阴道炎、轻度宫颈糜烂(各年龄组与20~29岁比较,均P〈0.01或P〈0.001)有下降趋势。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的妇科疾病是:子宫肌瘤(P〈0.05)、宫颈息肉(P〈0.05及P〈0.01)有上升的趋势。结论重视妇女生殖道疾病的防治,有利于提高我市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更利于促进广大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讨酵母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食品添加剂产业提供新的产品。方法分离提取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酵母多糖(0.00、0.25、0.50、1.00、2.00、4.00g/L)后进行培养,对其进行增殖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量的测定以及细胞表型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加入0.50、1.00、2.00、4.00g/L酵母多糖培养3、6、9d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呈上升趋势,各组促增效果均明显超过0.00g/L组(P〈0.05或P〈0.01)。加入0.25、0.50、1.00、2.00、4.00g/L酵母多糖培养9d后,各浓度组脾淋巴细胞IL-2的分泌量均高于0.00g/L组[(9.4±1.3)、(13.4±1.2)、(13.2±1.2)、(15.6±3.6)、(10.8±1.3)μg/L比(7.3±1.1)μg/L,P〈0.05]。培养6d的2.00g/L组CD3^+、CD19^+标记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14±0.31)%、(4.47±0.55)%,明显高于0.00g/L组[分别为(5.01±0.74)%、(2.73±0.22)%,P〈0.01]。结论酵母多糖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序贯入选 AMI 患者250例,按年龄分成早发组、中老年组及高龄组。比较三组人群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结果。结果三组的男性比例、吸烟率、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糖尿病率分别是95% vs 80% vs 52%(P <0.001);84% vs 72% vs 35%(P <0.001);(92.2±7.9)cm vs (89.6±9.6)vs (84.8±10.2)cm(P =0.03);(3.5±1.4)vs (3.1±0.9)vs (2.8±0.80)mmol·L -1(P =0.04);16.3% vs 32.5% vs 40.5%(P =0.04)。冠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比例在三组中分别为56.3% vs 23.8% vs 21.4%,12.5% vs 40.5% vs 14.3%,31.2% vs 35.7% vs 64.3%(P =0.04)。三组的冠脉内血栓抽吸率分别为44%,22.8%,6.9%(P=0.005)。早发组和中老年组的心血管病家族史分别为16.7%和5%(P =0.02)。体重指数、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血糖水平在三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早发 AMI 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吸烟、腹型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 LDL-C。糖尿病是中老年后发生 AMI 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发 AMI 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血栓负荷相对重,中老年以上的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血栓负荷相对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阴道微生态变化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月正常产检的GDM孕妇256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产检正常孕妇221例和正常妇科体检妇女19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行阴道分泌物涂片Nugent评分及阴道菌群检查,进行微生态评价。结果阴道pH值在GDM、正常妊娠及体检组分别为(3.46±0.23)、(3.62±0.20)及(4.22±0.34),妊娠组低于非孕组,差异显著(P〈0.01);乳杆菌检出率分别为91.1%、87.5%及77.8%,妊娠组高于正常体检组(P〈0.0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分别为33.6%、22.5%及18.2%,GDM组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11.1%、13.2%及34.0%,GDM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妊娠组低于正常体检组(P〈0.01)。结论GDM孕妇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防治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纳入2012年6—8月海南地区体检人群806例,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806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87例(23.2%),高血压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及总体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45.8±10.5)、(43.7±11.3)、(59.8±13.6)、(50.4±10.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6±10.8)、(58.9±12.7)、(69.1±11.5)、(57.3±13.6)分,(P〈0.05)。结论与对照人群相比,海南地区高血压人群健康生命质量较低,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影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短期生存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住院治疗101例PM/DM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9例失访,随访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分析影响短期生存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男29例,女63例,其中PM41例,DM51例,死亡15例,其中PM4例,DM11例。死亡组患者年龄(59.1±10.6)岁高于非死亡组(44.3±12.9)岁,中位数病程[9(3~123)]月明显短于非死亡组[-46(4~174)]月,血清白蛋白(ALB)水平[(31.9±4.3)g/L]低于非死亡组[(37.4±6.1)g/L],死亡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46.1±32.6)mm/h]高于非死亡组(30.6±24.9)mm/h],C反应蛋白(CRP)水平[(32.5±25.4)mg/L]高于非死亡组[(18.0±11.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5和0.026)。死亡组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11/15,73.33% vs 29/77,37.66%)、心脏损害发生率(9/15,60.00%VS24/77,31.17%)及肺部感染发生率(10/15,66.67% vs 524/77,31.170)均高于非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测PM/DM患者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7%、82.3%、59.5O,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年龄[χ2=14.128,P〈0.001,RR为1.102,95%CI(1.048~1.160)]、合并ILD[χ2=4.642,P=0.031,RR为0.284,950CI(0.090~0.893)]、低ALB血症[χ2=7.543,P=0.006,RR为0.890,95%CI(0.819~0.967)]、心脏损害[χ2=4.980,P=0.026,RR为0.306,95%CI(0.108~0.866)]及合并肺部感染[χ2=5.451,P=0.020,RR为0.277,950CI为(0.095~0.140)]均是影响其预后危险因素。结论:PM/DM死亡组患者年龄大、病程短,血清ALB水平偏低,ILD、心脏损害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其中年龄、低ALB血症、合并IL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夜间23:00与24:00唾液皮质醇检测结果,以判断能否将午夜唾液皮质醇提前至23:00采集,用于临床库欣综合征的筛查诊断。方法对健康人群组(NS组)108例,库欣综合征(CS)高危人群组(NCS组)50例,库欣综合征患者(cs组)7例,分别于夜间23:00与24:00采集唾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唾液皮质醇。结果三组受试者夜间23:00与24:00唾液皮质醇检测结果分别为:Ns组:(2.01±O.91)ng/m1,(1.96±0.85)ng/ml;NCS组:(3.55±1.73)ng/ml,(3.81±1.49)ng/ml;CS组:(12.63±6.14)ng/ml,(10.98±3.98)ng/ml;三组组内两时间唾液皮质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呈良好的直线相关(r=0.924,P〈0.001);三组组间两时间唾液皮质醇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s组明显高于NS组和NCS组,NCS组高于NS组;23:00和24:00唾液皮质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5、0.996,对cs的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夜间唾液皮质醇浓度是筛查、诊断cs的一个方便、敏感指标;23:00唾液皮质醇浓度与24:00的接近,在23:00采集唾液可以满足临床库欣综合征的筛查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相关危险因素特征。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对全国23省市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入选的96729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中“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评分量表”计算所得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概率,分为低危组(≤5%,1223例)、中危组(≥6%且≤9%,2768例)和高危组(≥10%,11923例),分析比较合并糖尿病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低、中、高危组合并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为(4.3±0.8)%、(7.6±1.1)%和(25.7±16.0)%,分别是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1.16倍、1.04倍和1.28倍。低危组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收缩压水平、左心室肥厚和吸烟比例均明显低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收缩压(122±12)mmHg(1mmHg=0.133kPa)比(132±18)mmHg]、左心室肥厚0%(0例)比0.8%(218例)、吸烟1.9%(123例)比4.6%(1277例),均P〈0.05],但年龄大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54.47)岁比(53±9)岁,P〈0.05];当排除年龄评分影响因素后,合并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仍高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3.9%比3.2%,P〈0.05)。中危组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年龄、收缩压水平、左心室肥厚、吸烟及心房颤动比例明显低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58±7)岁比(59±10)岁、(132±16)mmHg比(139±19)mmHg、1.2%(33例)比3.5%(628例)、8.1%(223例)比18.5%(3355例)和0.4%(10例)比1.7%(315例),均P〈0.05]。高危组糖尿病患者中,仅其他心血管疾病比例高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65.5%比61.0%)(P〈0.05)。当排除该项评分影响因素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剩余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仍然高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19.5%比15.1%,P〈0.05)。糖尿病危险因素评分对女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低、中、高危组总评分的贡献率分别是男性的1.40、2.18和1.93倍;所有危险因素中,收缩压评分对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总评分的贡献率最高(男性44.4%,女性52.0%)。结论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糖尿病评分对女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的贡献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0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高危患者中,大部分患者IMT普遍出现增厚,其中IMT〈1.0mm有37例(23.13%);1.0mm≤IMT≤1.5mm有64例(40.00%);IMT〉1.5mm有59例(36.88%)。随着患者的IMT厚度增加,各组患者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随访2年以上)也呈现增加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血管高危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可作为患者病情转归的评价指标。此外,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微创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血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以2008年珠海市公务员健康体检中发现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1129人,女性患者165人为高尿酸组,以性别相同、年龄、职业等因素相近的为对照组,探讨其对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为(132.4±13.1)mmHg、舒张压为(82.1±7.5)mmHg、TG为(2.21±1.43)mmol/L、HDL—C为(1.22±0.31)mmol/L、FPG为(5.92±0.72)mmool/L;对照组收缩压为(128.3±12.8)mmHg、舒张压为(79.5±7.2)mmHg、TG为(1.78±1.38)mmol/L、HDL-C为(1.31±0.33)mmol/L、FPG为(5.80±0.68)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高尿酸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空腹血糖升高患病率分别为:28.12%、50.36%、25.04%;对照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空腹血糖升高患病率分别为:19.23%、32.86%、16.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血糖密切相关,应加强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19.
李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167-1169
目的分析惠州地区体检人群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方法以970例体检对象中检出的85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项CH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体检970例中,诊断CHD(冠心病组)85例(8.8%),非CHD组(对照组)338例(34.8%),健康者547洌(56.4%);85例CHD患者60~69岁、70-79岁的CHD患病率明显高于50—59岁(x^2=6.78,X^2=7.02,P均〈0.01);肥胖、吸烟、大量饮酒、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t=2.803,t=2.875,t=2.841,t=2.901,均P〈0.01);85例CHD患者集聚指数≥1%以上的占92.8%,集聚指数≥3%以上占41.2%;CHD与TC(r=0.28,P〈0.001)、TC(r=0.23,P〈0.001)、SBP(r=0.14,P=0.01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吸烟、大量饮酒是惠州地区冠心病显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心电图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中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Af)中长R-R间距差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将DCG中R-R间距≥2.0s者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持续性Af组(B组)及阵发性Af(C组),分别统计比较三组长R.R间距差异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A、B、C三组长R—RI可距分别为(4.17±1.24)8、(2.56±0.23)8、(8.85±1.12)s,组间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C组恢复窦性时无1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AVB)。A、B、C三组平均每例24h长R—R间距出现次数分别为(919±298)次、(112.5±34.2)次、(633±187.1)次,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三组中长R-R间距在22:00—06:00之间分别占50.7%、86.7%、86.7%。结论长R-R间距出现频率及时限长短差异与不同心律有关,长R-R间距多发生在夜间,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