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 ,亦称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本病发病率较高 ,是产后常见病。中医对缺乳的治疗 ,一般分为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传统方药有通乳丹、下乳涌泉散 ,应用于临床虽有效 ,但不甚理想。本人 10余年来采用八珍汤、逍遥散加味分证治之常获良效 ,具体辨治分述如下。1 泌乳重气血产后乳少 ,乳汁清稀 ,乳房柔软 ,面色少华 ,皮肢干燥 ,神疲食少 ,舌淡少苔 ,脉虚或细。多因脾胃素弱、生化之源不足或因分娩失血过多 ,气随血耗 ,因气血不足而致缺乳。《妇人规·乳少》曰 :“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 ,故下则为经 ,上则为乳 ,或…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缺乳,亦称“乳汁不足”,多由身体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滞。《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云:“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任,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之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儒门事亲》中云:“或因啼器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笔者临床治疗产后缺乳30例,效果良好。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后缺乳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之一,傅青主认为缺乳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如《傅青主女科》中说“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二是产后肝气郁结乳汁不通,“少壮之...  相似文献   

4.
崔育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19-119
缺乳是指产后哺乳期乳汁分泌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需要而言。亦称为“少乳”、“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等。《妇人良方》云:“妇人乳汁不行,皆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乳汁缺乏,多由分娩时失血过多,气随血耗;或因产母身体素弱,气血亏虚,加之产后气血更虚,乳汁化生不足,或因产后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乳络涩滞,乳汁受阻,乳少或甚至不下。  相似文献   

5.
回音必麦当乳通颗粒治疗缺乳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产妇在哺乳期,乳汁甚少或全无,称“缺乳”。“产后乳无汁”亦称“产后乳汁不行”。按古代文献记载对缺乳的病因分析,《景岳全书》中日:“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治则当补化源而兼通利。”中医认为缺乳的主要机理是气血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为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生乳药物,我院病房首选纯中药制剂回音必麦当乳通颗粒,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产后缺乳,亦称"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以致经脉涩滞,乳汁运行受阻,因而出现产后缺乳.笔者近年来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本病60余例.  相似文献   

7.
产后缺乳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根据32例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与下列病因有关。 1.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而乳汁正是由气血所化,气不足则乳汁化源不足。又复因分娩失血过多,气随血耗以致气虚血少。乳汁因而甚少或全无。 2.肝郁气滞,产后肝失疏泄、情志抑郁、气机不畅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乳汁缺少甚至不下。 3.病因与发病,脾胃虚弱导致的缺乳,在32例病例中占8例,其中因分娩失血过多占3例。由肝郁气滞引起的缺乳占14例。由此可见,肝郁气滞在缺乳的病例中占多数。  相似文献   

8.
妇女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或全无,称为乳汁不行或缺乳.缺乳多发生在产后2周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内,为产后常见之病,乳汁缺乏,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既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又给产妇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9.
孙胜利 《当代医学》2009,15(18):156-156
妇人之乳资于冲任,根据经络所属,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汁乃气血所化,乳经同源,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济阴纲目》指出“产后乳汁不行有虚实两种,一是产后失血亡津,气血虚不能化乳为虚症;二是乳腺增生证,祖国医学称积乳、乳结核等为实证,产后乳胀痛内有结块,按之疼痛有坠涨感,  相似文献   

10.
产后乳汁分泌量少而不能满足乳儿正常需要称缺乳症。缺乳多因脾胃虚弱,素体气血不足或产时失血过多,或因气滞血淤乳汁运行受阻所致。笔者用家传验方结合中医辨症分型治疗缺乳510例,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缺乳即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甚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足.祖国的医学认为本病分虚实两种,虚者多因产后体虚,气血生化不足;实者多因肝郁气滞,乳汁受阻所致.笔者从1982年至今用家父周俊清(四川省宜宾市名老中医)所传验方,辩证施治产后缺乳36 例,临床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以餐同道.  相似文献   

12.
缺乳症主要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肝郁气滞,经络不通,乳汁运行受阻等原因所致。笔者自1984年以来,用针刺经外奇穴的方法治疗缺乳症1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于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表现为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年龄最小21岁,最大4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月;初产缺乳137例,经产缺乳21例。2 治疗  相似文献   

13.
妇人乳汁乃气血所化,凡其不行者,皆由气血虚弱、邪气壅盛、经络不通所致。妇人之乳资以冲任,冲与胃经相通,脾与胃相表里,血的化生源于脾胃健运,功能依赖于肝的疏泄,乳经同源上为乳汁,下为脉。《济阴纲目》云:“产后有两种乳汁不行,血气盛壅闭不行者,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监当疏之”阐明本证有虚实两种,其原因、病机、症状、治则、方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母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是婴儿最为理想的食物。但是,并非所有的产妇都能够有充足的乳汁供嗷嗷待哺的婴儿吮吸,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缺乳寻因 1.气血虚弱,生乳乏源:乳汁由血所化,赖气以行。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平素调养失宜,或产时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不足,生乳乏源,  相似文献   

15.
产后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行",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1],其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30%[2]。乳汁分泌过少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气郁结所致。近十年来针灸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滋阴生津药治疗缺乳52例的体会沧州市人民医院刘中慧黄金秀徐敏关键词滋阴生津;缺乳乳汁乃人体气血津液所生。妇女产后由于气血津液不足造成乳少,给家长与婴儿带来很多不利。在当前提倡母乳喂养,所以,治疗缺乳十分必要。作者经过多年实践用滋阴生津药治疗缺乳收到...  相似文献   

17.
胡金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6):1027-1028
产褥期内乳汁极少,甚或兀乳者,称为“产后缺乳”,乳汁为气血所化生,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最适合喂养婴儿,故加强缺乳的防治十分重要。我院近2年来采用自拟下乳方治疗缺乳106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旁加乳对不同类型的产后缺乳患者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产妇160例,分为气血亏虚型78例和肝郁气滞型82例,采用乳旁加乳干预后,观察产后缺乳的疗效情况.结果 84.4%的产妇乳汁分泌量较前有提升,60.0%的产妇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仅有15.6%的产妇情况未改观.肝郁气滞型与气血亏虚型两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旁加乳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乳汁分泌有明显改善.从分型结果来看,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治愈率明显高于气血亏虚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缺乳症:缺乳症,凡产后乳汁少,或全无者称为缺乳症或称乳汁不足,即生产后二至三日,母乳开始分泌。但是即使母乳充分分泌,因乳管某种原因,而使母乳分泌失调。此情况下乳房会感觉疼痛,有时因乳腺发炎引起必须要注意。或者疲劳、心烦、生气、不稳定的营养状态等为原因,使得母乳分泌会减少,而造成母乳分泌不顺畅。  相似文献   

20.
《肝博士》2008,(2):51-51
产后奶少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 产后气血虚弱表现为产后奶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痛感,面色光白少华,神疲食少,舌淡少苔。对此可用具有补气养血,佐以通乳作用的中成药“通乳丹”,每次6克,日服2次,用猪蹄煮汤,或者鸡汤送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