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郜爱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65-3566
目的准确掌握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菌检出情况,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由院感科、医务科等职能科室及临床监控小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1年11月24日我院住院患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342例,实际调查334例,实查率为97.66%,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0%;其中以ICU最高,为25%;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各占28.57%;共检出病原菌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株];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42%。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反映医院感染真实情况;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应加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分析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为I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12月对我院住院患者所有2306例I类切口手术监测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及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883例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且未发生切口感染;在预防用药1423例中,有12例发生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52%,监测例数中无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不良反应记录。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大幅度下降,合理用药率大大上升;I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有用药指征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又能确保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王安萍  苟洪娟  余琳 《重庆医学》2011,40(29):2965-2966
目的准确了解本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与控制本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调查2010年7月12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和死亡病例,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上报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结果 调查病例409例,发生医院感染27例、29例次,现患率为6.6%,例次感染率为7.09%。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占33.3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57%。结论 加强本院重点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本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罗宏丽  叶云  王述蓉  肖顺林  刘丹 《重庆医学》2012,41(32):3448-3450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尤其在外科手术中,围术期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现象十分普遍,合理的预防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不合理的预防应用,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反而可引起病原菌的高度耐药,产生难以控制的继发感染[1-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的特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8月5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93例,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27%;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依次为肠杆菌属、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例、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2例;使用抗菌药物285例,抗菌药物使用率41.1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送细菌培养率20.60%.结论:该院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染色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5例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婴幼儿是否为疫苗异常反应导致。方法:选择本社区2008年1月-2011年12月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婴幼儿5例,收集其临床治疗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结果:第1例死亡婴儿,女,出生年月为2010年11月20日,为第2次接种乙肝疫苗;第2例男,出生年月为2003年7月15日,为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第3例男,2011年12月5日出生,第2次接种;第4例女,2010年2月5日出生,为第2次接种,同时接种卡介苗(BCG);第5例女,2009年11月20日出生,为首次接种。所有疫苗均未出现问题。死亡原因均与疫苗无直接关系。结论:5例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与疫苗及接种等无关,均为婴幼儿意外导致,同时说明本疫苗安全性高,无需担心,可以放心接种,预防乙肝,降低乙肝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陈泽金  杜雪梅  王芬  赵波  赵兰虹  宦鹏 《中外医疗》2012,31(24):12+14-12,14
目的为了解儿科病毒性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一步规范该院儿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抽查我科近3年住院患儿典型病毒性感染疾病600例,从中了解病毒性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原因。结果抗菌药物在该院病毒感染性住院患儿应用率约为81.67%,其中主要(约75.67%)应用于患儿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或发生多器官障碍,较少(6%)应用于单纯病毒感染性感染患儿。结论①抗菌药物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仍有应用指针,具体指针需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探讨完善。②部分儿科单纯病毒性感染的住院患儿仍在使用抗菌药物,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普内科病房感染危险因素,并寻找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于我院进行内科手术住院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接着确定患者是否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计算感染的发生率,从年龄、性别、伤口暴露时间、激素使用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500例患者发生感染58例,感染率为11.6%,为感染组;另442例患者为非感染组。普内科病房感染分别为肺部真菌感染为32例,占55.17%;消化道感染16例,占27.59%;泌尿道感染8例,占13.79%;其他2例,占3.45%。年龄高、伤口暴露时间越长、激素使用时间越长、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少、住院时间长,都易发生感染。结论:预防发生普内科病房感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是预防普内科病房发生感染对策的重点对普内科病房感染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ma,CAP)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均仍然是常见和严重的疾病。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4百万肺炎病例发生,其中有18%~36%的病例需要住院,约5万病例病死,是最常见死亡原因中的第5位,感染性疾病的第1位。近十年来,由于一些新的肺炎病原体被发现,一些原来少见的病原体已成为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因而肺炎病原学已发生改变,同时许多新的抗菌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因此对CAP应当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诊肺部感染不恰当初始抗菌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接收的因不恰当初始抗菌治疗导致治疗失败的急诊肺部感染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恰当初始治疗产生的原因。结果:55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24.8±12.2)d;住院期间,19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4.5%。HCAP患者中,60.0%因病原菌对所选抗菌药物耐药导致;HAP患者中,81.2%因病原菌对所选抗菌药物耐药所致;CAP患者中,88.9%因抗菌药物未能覆盖病原菌所致。结论:不恰当初始抗菌治疗会导致急诊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并提高病死率,而病原菌对所选抗菌药物耐药、抗菌药物未能覆盖病原菌为主要造成不恰当治疗的原因,临床制定初始抗菌治疗方案时应密切注意,保证治疗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病原微生物检测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调查本院1天的医院感染率,病原微生物检测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结果调查住院病例833例,发生医院感染27例,患病率为3.24%;例次感染30例,例次患病率3.60%。感染部位构成:下呼吸道感染21例,占70%;泌尿道感染5例,占16.7%;皮肤及软组织感染2例,占6.7%;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3.3%;其他感染1例,占3.3%。使用抗菌药物例数305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6%,其中治疗用药229例,占75.1%,预防用药69例,占22.6%,治疗+预防用药7例,占2.3%。医院感染共检出病原菌12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后期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对策。方法抗感染治疗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住院的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实时监测,并进行及时的消毒和隔离。其次,严格执行相关无菌操作的规程和手卫生消毒。第三,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传播进行控制。结果通过抗感染防治,我院从2008年至今,未暴发与流行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秦媛怡  陈雪梅  魏立平 《广东医学》2012,33(18):2812-2815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变迁,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资料,并对痰标本分离出的384株Ab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与多重耐药患者之间进行多重耐药易感因素分析.结果 2009、2010、2011年38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出Ab及其147株多重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内科及颅脑外科.2009、2010、2011年多重耐药Ab的构成比分别为35.58%、36.94%及41.96%.多重耐药菌株对多黏菌素B最敏感,其次为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对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几乎全都耐药.Ab非多重耐药菌株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都较为敏感;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约为20%.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病情转归有关(P<0.05).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合并脑血管病、病情转归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b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较为敏感,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合并脑血管病、病情转归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一般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均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离出SA共116株,其中住院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门诊患者(P〈0.05);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的SA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60%的抗菌药物分别为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头孢唑啉、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氯洁霉素;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的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耐甲氧西林SA(MRSA)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均显著高于其它感染部位分离株(P〈0.05);门诊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的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MRSA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均显著低于住院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分离株(P〈0.05)。结论:门诊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和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的SA不同于住院患者其它感染部位分离株,临床用药应区别对待;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MRSA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较高,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并防治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对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呈现明显降低,但仍高达7.18%,估计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血液、母婴及性接触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影响疾病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感染时的年龄。如围生(产)期感染乙肝病毒,则90%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则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计算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医院感染80例,其中真菌感染12例,占15%,普通细菌感染68例,占85%.G-杆菌检出率最高.大多数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耐药率相对较低,对碳青酶烯类及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真菌感染较为严重;G-杆菌是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尤以β-内酰胺酶产生的耐药菌为著,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院内下呼吸道肠球菌属感染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总结COPD住院患者院内下呼吸道肠球菌属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舟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院内发生下呼吸道肠球菌属感染的122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耐药情况。结果从合格痰标本中共分离出肠球菌122株,其中粪肠球菌占72.1%,屎肠球菌占27.9%。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但所有菌株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链霉素。高龄,合并基底节脑梗死、肿瘤、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侵入性操作,长期住院及持续应用抗菌药物均是COPD患者院内感染肠球菌属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COPD患者易发生院内肠球菌属感染,临床治疗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遵守侵入性操作的无菌原则及规范医务人员洗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对策。方法抗感染治疗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住院的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实时监测,并进行及时的消毒和隔离。其次,严格执行相关无菌操作的规程和手卫生消毒。第三,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传播进行控制。结果通过抗感染防治,我院从2008年至今,未暴发与流行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引起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2012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的198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病案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80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8例,感染率12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496%。238例患者标本培养中共检出病原菌1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3株,革兰阳性菌24株,真菌14株,分别占7305%、1773%和993%。经单因素和logistic 回归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后再次手术、住院时间等是诱发(P<005)。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中应重点关注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输血、术后再次手术等相关因素,分析患者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